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3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67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72篇
  4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生长抑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免疫调节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时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从免疫角度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用雄性SD大鼠分 3组 :(1)正常对照组 (n=6 ) ;(2 )用开腹胰管注射 5 %牛黄胆酸钠 (1 0ml/kg)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 (n =8) ;(3)胰腺炎诱导成功后皮下注射生长抑素 (3μg/kg) ,12h重复一次。手术后 2、 6、 2 4h处死动物 (每时段 n =7) ,分别抽血查TNF α、IL 1、IL 6 ,IL 10 ,TGF β及胰淀粉酶、胰腺湿重、血中白细胞计数。结果 在急性胰腺炎时血中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 ,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后 ,上述因子均下降 ,TNF -α、IL 1、IL 6在 2、 6、 2 4h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IL 10和TGFβ在 2 4h时段下降最为明显(P <0 0 5 )。 1组、 2组和 3组动物 2 4h胰腺湿重分别为 (0 5 3± 0 0 9)g ,(1 5 3± 0 13)g ,(0 6 8± 0 15 )g。 3组动物 2 4h淀粉酶分别为 (374 2± 92 84 )U/L、 (1817 2 5± 4 5 9 35 )U/L、 (797 4± 2 2 5 9)U/L ,对比生长抑素治疗前后 ,可见反映胰腺炎病情严重性的胰腺湿重和淀粉酶两项指标均明显好转 (P <0 0 5 )。结论 生长抑素可以同时抑制急性胰腺炎时血中过高的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 ,从而  相似文献   
62.
网织血小板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织血小板 (reticulatedplatelet,RP)与网织红细胞一样都是刚从骨髓中释放出来的未成熟细胞[1] ,RP与正常血小板相比胞浆内含有少量mRNA ,体积较大 ,而且有更强的活性[2 ] 。随着血小板的成熟 ,胞浆内mRNA逐渐消失 ,体积逐渐变小。RP可以比较精确地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情况。荧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逐步完善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的机制,有效控制我所区域内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评价吸入异丙托溴胺(ipratropium bromide,IPB)是否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静态肺功能,运动通气功能和运动耐量.方法 随机抽取稳定期COPD患者12例,吸入IPB溶液2 mg,吸人前后分别进行静态肺功能和运动肺功能测定.结果 吸入IPB后,COPD患者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耗氧量(VO2max)、最大运动时每分钟通气量(Vemax)和比潮气量(Vtmax/IC),较吸人前均有显著增加;死腔通气(VD/VT)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max/VCO2max)无明显改变.Vtmax/IC的变化(⊿Vtmax/IC)与VO2max的变化(⊿VO2max)有显著相关性(r=0.598,P<0.05);⊿Vtmax/IC与最大运动功率的变化(⊿Wmax)也存在显著相关性(r=0.743,P<0.05).结论 吸入IPB能够增加COPD患者的运动耐量,COPD患者吸入IPB后,⊿Vtmax/IC可能是运动耐量增加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5.
吴浩  朱颉 《新中医》2015,47(3):54-55
目的:观察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治疗组给予克感利咽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5.83%,对照组64.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头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6.
骨组织对其所处的应力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其形态总是能够最好地满足其应力要求。骨骼的这种适应性展示了一系列有趣的问题。骨组织如何感知应力信号? 哪些细胞组成感知系统? 什么样的应力信号能够刺激这种感知系统? 什么受体负责应力信号传导? 应力刺激的分子学基础是什么? 目前,应力环境在细胞水平的研究、骨骼细胞对应力刺激的识别、细胞对应力刺激的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以惊人的速度展现出大量新信息。本文从机械应力、应力感应、细胞内信号途径等方面对骨骼的应力传导过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7.
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六例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6例经脊髓MRI及DSA检查确诊的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枕下后正中入路,电凝阻断瘘口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先行血管内瘘口栓塞,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结果术后椎动脉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影消失。3例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大小便能够自控,未见复发;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1例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直视下切除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口,疗效较栓塞治疗更为确切。早期诊断并及时消除引起静脉高压的始动因素,保证脊髓静脉引流的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血清TNF-α、IL-6和IL-10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价值。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ANP组和奥曲肽组。ANP模型以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液(0.1 mg/100 g体重)复制。奥曲肽组为ANP模型建立后30 min经股静脉注射奥曲肽0.9μg/100 g体重。假手术组为胆胰管逆行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ANP 诱导术后3 h、6 h血清TNF-α、IL-6、IL-10、血清淀粉酶、腹水量、胰腺大体和组织学的病理改变。结果(1)ANP组3 h、6 h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也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1)。(2)奥曲肽组血清淀粉酶、IL-6、IL-10和胰腺组织学评分与ANP组比较无差异,但ANP后3 h、6 h血清TNF-α水平降低(P<0.01),6 h时的腹水量较ANP组减少(P<0.05)。结论奥曲肽降低了ANP时血清TNF-α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69.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历摘要 患者 女,34岁,因突发左侧肩背疼痛不造伴短暂性意识障碍2个月,于2006年6月29日和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脂及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65岁的1 6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不同BMI分为Ⅰ组(1 155例,BMI<24 kg/m2)、Ⅱ组(397例,24 kg/m2≤BMI<28 kg/m2)、Ⅲ组(85例,BMI≥28 kg/m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脂及血压检测。结果Ⅱ、Ⅲ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较Ⅰ组显著升高(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HDL-C异常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随BMI升高,高血压分级逐渐升高。结论积极控制BMI对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