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评价T形锁定加压钢板(T-LCP)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125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T-LCP内固定组(A组,65例)和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围定组(B组,6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7个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A组复位质量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B组,优良率(95.39%vs.63.33%)(P<0.05).结论 T-LCP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23.
背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膀胱重建方法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有差距.目的为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手术时脊神经前根和吻接平面的选择以及脊神经前根的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单一样本观察.单位一所市级医院的骨科.对象实验于1999-05/2000-01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20具尸体标本,男14例,女6例,40侧.干预在20具尸体标本上追踪骶丛和坐骨神经的脊神经根来源、相应的脊神经根在坐骨神经和其他神经之间的分布.主要观察指标硬膜内L4~S4脊神经前根排列的位置关系、相互重叠长度和横截面积.结果①骶丛主要由L4,L5和S1-5脊神经根组成,其中L5脊神经根(46%)的贡献最大.②S2~4前根出脊髓的平面均高于L4,L5和S1前根出硬膜的平面,前根的横截面积L4(2.19±0.39),L5(2.58±0.58)和S1(2.19±0.42)mm2均显著大于S2-4前根.③在脊髓圆锥平面,前后根的辨别和序列的确认较圆锥下容易.结论①利用跟腱反射重建膀胱功能时宜选用L5前根与S3或S4前根交叉吻接.②吻接平面宜选择在脊髓圆锥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经动力髋螺钉(DHS)侧孔注入骨水泥强化固定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均采用带侧孔 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的加强技术治疗.术后观察早期活动能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至骨折愈合,按照Harris标准评价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创伤指标与单纯DHS手术相同;所有患者术后2~3 d即行髋关节屈伸锻炼和完全坐起,6例患者术后1周可利用助行器锻炼行走功能,围术期未发生卧床和PMMA方面的并发症;骨折于术后3~6个月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切割破坏股骨头等并发症.术后半年14例患者恢复到手术前的生活能力,Harris评分:优4例,良10例,中1例,平均83分. 结论 采用DHS固定和经DHS侧孔注入PMMA的加强技术治疗可增强DHS在股骨头中的固定强度,且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可以早期功能锻炼,适合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25.
Hangman骨折,即第二颈椎椎弓骨折(fractures of pedicles of the axis),据国外文献报道占颈椎骨折的4%~20%.国内文献报道的例数均较少.本单位自1996年8月~2005年6月收治22例,其中10例经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量髋动力螺钉(DHS)拧入股骨头的最大扭力矩和螺钉在股骨头中的最大把持力,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10具新鲜尸体的成对股骨标本20根,复制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行标准DHS固定,测量DHS拧入时的最大扭力矩Tmax,然后测试DHS从股骨头中沿DHS长轴方向拔出时的最大抗拔出力Fmax,回归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20组Tmax-Fmax数据中,Tmax平均值为(5.75±0.99)Nm(4.3Mm~7.4Nm),Fmax平均值为(1249.2±138.3)N(1023N~1476N);将螺钉的Tmax及Fmax设为自变量与应变量,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r=0.86,经验公式:Fmax=115.5×Tmax+584.3。结论髋动力螺钉(DHS)拧入股骨头的最大扭力矩和螺钉在股骨头中最大把持力呈正相关,通过经验公式在测得Tmax后就可以准确计算出Fmax。  相似文献   
27.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提高脊髓型颈椎病 (CSM)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度的经验。方法 回顾 2 0 4例临床手术治疗病例 ,对其中 74例有 1年以上随访结果的资料作综合分析。结果  2 0 4例手术未发生因为手术致死或致脊髓损伤。 74例术前JOA评分为 10 89± 2 30 ,术后随访时达到 14 96± 1 84 ;其中前路减压使用环锯组 2 7例 ,术前JOA11 2 6± 1 2 5 ,术后随访 14 5 2± 1 80 ;前路减压使用磨钻组 34例 ,术前JOA11 36± 1 76 ,术后随访 15 2 1± 2 0 0。结论 从严掌握手术适应证 ,因人而异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改进工具是提高手术治疗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预防膝关节黏连方面的作用。[方法]56例因股骨远端骨折行膝关节开放、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9例,术中关节腔内涂布2%几丁糖4 m l作为几丁糖组;另27例常规手术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双盲法观察术后6周和1年时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度。[结果]56例均获随访,术后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几丁糖组伸屈104°±23°、对照组伸屈72°±16°,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1年几丁糖组伸屈161°±30°、对照组105°±28°,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用几丁糖能有效预防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膝关节黏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为颈椎单开门手术中微型钢板侧块固定螺钉更为安全的钉道和置钉方向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取50套C3~7椎骨标本,确定微型钢板固定侧块时上、下两枚螺钉在颈椎侧块上的进钉点A和B,测量垂直颈椎侧块表面进钉的钉道长度A1和B1,以及头倾15°进钉的钉道长度A2和B2。 结果 A1的平均值C3(9.4±1.2)mm、C4 (11.7±2.8) mm、C5(12.9±2.5)mm、C6(12.0±2.3)mm、C7(10.4±1.8)mm;A2的平均值C3(11.9±1.6)mm、C4(15.3±1.7)mm、C5 (15.7±1.7) mm、C6 (14.2±1.3) mm、C7 (13.5±1.0) mm均大于11 mm; B1的平均值C3(4.7±0.6) mm、C4(5.0±1.1)mm、C5(5.8±0.9) mm、C6(5.5±0.6)mm、C7(5.3±0.4)mm,钉道长度<5 mm的占比分别为57%、46%、28%、27%和35%。B2的平均值C3 (6.8±0.8) mm、C4 (7.0±2.1) mm、C5 (7.8±1.4) mm、C6 (8.5±0.8) mm、C7 (7.6±0.6) mm均大于5 mm。 结论 微型钢板颈椎侧块固定时,为避免螺钉尖端穿出颈椎侧块前方,宜按头倾15°建立钉道,头端一枚可选择长度9 mm的螺钉、尾端一枚宜选择长度5 mm的螺钉,头倾15°建立钉道可以增加钉道的长度并避免螺钉尖端突破侧块前方而破坏小关节的关节面。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讨论腹腔镜下骶前方植入骶神经电刺激电极手术入路解剖及手术可行性。 方法 在2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模拟腹腔镜下显露骶骨前第2~4骶神经前支手术,观察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的形态特征和骶孔周围可能损伤重要血管的区域。 结果 第2~4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至汇成骶丛的长度:S2左(32.62±3.15) mm,右(31.46±3.28) mm;S3左(21.96±2.59) mm,右(20.61±3.14) mm;S4左(15.04±1.64) mm,右(16.09±1.38) mm。骶外侧动脉的脊支动脉进入骶前孔的方位主要为内上象限。臀下动脉穿过神经时比较偏外侧靠近神经汇合处。骶椎旁静脉在第2~4骶前孔处与骶外侧动脉伴行,脊支静脉出骶前孔的位置与动脉一致。 结论 骶骨前方第2~4骶神经前支游离的长度能够达到硬膜外型骶神经电刺激器电极植入的要求。手术中骶前孔内侧为血管易损伤的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