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丁一  吴景兰 《解剖学报》1995,26(1):85-90
用Southwestern印迹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大鼠肝细胞DNA结合蛋白(DBP)的组成成分,大鼠周围血白细胞、腹腔肥大细胞和肝细胞的DBP形态学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λDNA探针检测的肝细胞核和胞质的DBP均比鼠DNA探针检测的信号强,提示λDNA较鼠DNA具有较多的DBP结合位点。这两种探针所检测的DBP,除分子量较高和较低的DBP仅位于胞核以外,胞核和胞质中所含的DBP分子量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quercetin)诱导的Eca-109细胞p16基因启动子特异性结合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DBP)的定位。方法:应用DBP定位改进方法,以制备的特异性DNA探针检测目的DBP在细胞内的定位;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纲胞PCNA免疫反应性,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生物标志。结果:DBP定位信号以胞核为主,胞质有阳性信号的细胞.胞膜也呈阳性信号;2实验组信号比对照组强;各组信号均以大细胞更强;PCNA免疫细胞化学阳性呈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胞核.对照组强于实验组。各组均以大细胞阳性信号更强。结论:2实验组与p16基因启动子结合的DBP主要位于胞核,但核外存在结合潜力的蛋白质。2实验组:PCNA免疫反应性均下降。捉示这些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结合的DBP在一定程度上可诱导细胞恶性逆转化。  相似文献   
13.
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凋亡中P38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8-Br-cAMP和槲皮素对Eca-109细胞凋亡中P38、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贴壁培养的Eca-109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只加DMEM(Sigma)培养液(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培养48 h.②Br组终浓度为2×10-5 mol/L 8-Br-cAMP的培养液培养48 h.③Q组终浓度为43 μmol/L槲皮素的培养液培养48 h.对以上3组细胞以TUNEL法染色计数细胞凋亡率.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3组细胞的P38 MAPK-IR和Caspase-3-IR反应性.结果Br组及Q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Br组及Q组细胞的P38 MAPK-IR高于对照组;Br组及Q组细胞的Caspase-3-IR亦高于对照组.P38 MAPK-IR与Caspase-3-IR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P38 MAPK及Caspase-3参与了8-Br-cAMP及槲皮素诱导的Eca-109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人食管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β与XRCCl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XRCC1及DNA聚合酶 β(POLB)在人食管癌、癌旁及相邻的正常组织内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17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邻的正常组织中POLB和XRCC1的免疫反应性 (IR)进行定位及表达水平的比较。结果 :POLB IR和XRCC1 IR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依次减弱 (P <0 .0 1或P <0 .0 0 1) ,2者在上述组织中定位相似 ,且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POLB和XRCC1在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提高可能为癌变的早期事件 ;2者表达的定位近似 ,提示 2者在形态和功能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对64只豚鼠的血淋巴细胞,分别在电针、给予纳洛酮或外源性阿片样肽(OLP)等不同条件下,以PAP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甲脑啡肽(MEK)、亮脑啡肽(LEK)及β-内啡肽(β-EP)的免疫反应(IR)。另对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标本,随后显示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约96%的血淋巴细胞呈强弱不等的OLP阳性反应。甲脑啡肽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MEK-IIRL)和β-E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均呈显著正相关;但LEK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与ANAE的点型淋巴细胞的相关不显著。电针豚鼠“足三里”穴后,MEK、LEK及β-EP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提高。将电针组、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做比较,见3组间的OLP(包括脑啡肽和内啡肽)的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差别皆不显著。但当分别加10~(-7)mol/L MEK、LEK和β-EP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纳洛酮对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有抑制效应,纳洛酮组和电针组的OLP强阳性反应淋巴细胞计数均呈显著差异。在外加10~(-12)~10~(-3)mol/L MEK体外孵育淋巴细胞后,可见电针组比对照组在10~(-10)~10~(-3)mol/L浓度间MEK免疫反应呈现一个明显高峰,提示电针可能提高潜在未结合的MEK受体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睡眠剥夺是否引起细胞变性,其信号传导是否与某些基因调控有关。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引起的神经元凋亡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郑州大学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成年健康SD大鼠,雌雄不限,体质量(200&;#177;20)g,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干预:采用TUNEL染色观察了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应用原位杂交检测了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bcl-2.bax 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海马bcl-2和bax mRNA表达。结果:快眼动睡眠剥夺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阳性凋亡细胞数增多,异相睡眠剥夺组海马CA1~CA4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60&;#177;2.24)%,(1.69&;#177;0.45)%,(6.87&;#177;1.32)%,(1.74&;#177;0.98)%。CA1,CA3区细胞凋亡率和CA2,CA4区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6~6.95,P&;lt;0.05)。bc1-2mRNA阳性信号表达积分值较强,四个区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ax mRNA表达增强[CA1为(211.12&;#177;59.85);CA3为(205.56&;#177;56.99)]与CA2和CA4区[(123.42&;#177;22.80)。(124.21&;#177;20.4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0~4.36.P&;lt;0.05)。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凋亡相关的bc1-2。bax 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涉及神经元的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是一组与神经元的存活凋亡有关的蛋白激酶,睡眠剥夺可以引起神经元凋亡。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大鼠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表达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意义。设计:完全随机分组的前瞻性研究。单位:郑州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神经研究室。材料:实验于2000-06/2002-10在郑州大学完成。选取成年健康SD大鼠24只。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快眼动睡眠剥夺组、快眼动睡眠剥夺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3组,每组8只。睡眠剥夺组从早晨8点始,连续剥夺睡眠72h。正常对照组则置饲养笼中饲养,维持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另取24只大鼠分组同上用于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的检测。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睡眠剥夺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的变化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②观察海马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快眼动睡眠剥夺组大鼠CA1和CA3区可见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的锥体细胞层。CA2区仅见极少量凋亡细胞,CA4区偶见凋亡细胞。正常对照组和快眼动睡眠剥夺对照组海马组织切片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②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的变化:快眼动睡眠剥夺组明显低于快眼动睡眠剥夺对照组和对照组(1764.00±941.56,6139.67±2863.62,566.700±2763.41,t=3.2111,0.9863,P<0.05)。③c-Jun氨基末端激酶的阳性表达:快眼动睡眠剥夺组明显高于快眼动睡眠剥夺对照组和对照组(87.5%,25%,75%,t=3.4121,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板层状鱼鳞病(L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有关生长、分化的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LI患者与健康人各8例,分离外周血白细胞,采用原位杂交和RNA斑点印迹方法,检测c-fos、ras、c-myc、EGFR、iNOS 基因的表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蛋白质斑点印迹方法,检测MAPK、CyelinD1、Filaggrin、Involucrin及K10蛋白的表达.结果:LI组外周血白细胞c-fos、ras、c-myc、EGFR、iNOS基因和MAPK、Filaggrin、Involucrin、K10蛋白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而CyelinD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有关生长、分化的基因多旱现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9.
细胞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是存在于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的基因 ,它们的表达受到严格的时空控制 ,在调控细胞正常的生长、增殖、分化和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细胞生长过程中 ,原癌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扩增、染色体移位、插入及点突变等途径被激活转变成癌基因(oncogene) ,使细胞获得不死性和恶性增生的能力 ,这对肿瘤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cutemyelogenousleukemia ,AML)是由于髓性造血细胞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发生恶性转化 ,引起细胞的恶性无限制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槲皮素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Eca-109细胞随机分为两组①槲皮素(Q)组;②不加药物对照(C)组,同时培养48h,分别进行Bcl-2、Bax和XRCC1免疫组化和免疫斑点印迹检测.以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细胞凋亡率,C组为4%,Q组为35%(P<0.001);Q组的Bcl-2和XRCC1的免疫反应性(IR)皆低于C组(P<0.001),Bax高于C组(P<0.001);Bcl-2与XRCC1呈显著正相关,与Bax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槲皮素可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同时下调Bcl-2和XRCC1的表达,上调Bax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