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及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显微手术夹闭组(n=46)和血管介入栓塞组(n=50)。比较住院时间、术后1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管介入栓塞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0.3±2.9 d)明显短于显微手术夹闭组(13.5±4.1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21,P 0.001)。两组患者术后1周平均GOS评分(3.26±0.43分vs.3.34±0.54分)和预后良好的患者比率(93.48%vs.9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3个月BI得分(46.31±10.32分vs.48.91±11.31分)和生活依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夹闭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与血管介入栓塞组(8.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827)。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均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冷冻消融术(cryoballoon ablation,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参数特点,并探讨消融参数与房颤治疗有效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在2019年1-6月内完成了5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CBA,记录每支肺静脉冷冻的相关参数和并发症。随访术后6个月内CBA的安全性、患者再住院率、房颤发作率,并和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CA)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 CBA组6个月内消融成功率为92%,RFCA组6个月消融成功率为90%。CBA和RFCA的患者中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无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发生。CBA组无再次住院的事件发生,RFCA组有4名患者因持续性房扑不能终止而住院治疗。CBA组总手术时间为(108.7±25.8)min,总冷冻时间为(14.6±3.1)min;RFCA组总手术时间为(207.7±34.2)min,射频消融总时间为(152.5±33.8)min。CBA组平均每根肺静脉冷冻(1.7±0.3)次,右下肺静脉(righ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RIPV)消融(2.1±0.7)次。平均冷冻消融最低温度为(-52.9±3.2)℃,左上肺静脉(lef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LSPV)、右上肺静脉(right superior pulmonary vein,RSPV)、左下肺静脉(left inferior pulmonary vein,LIPV)和RIPV消融的最低温度分别为(-49.2±5.1)℃、(-50.1±6.7)℃、(-41.8±4.6)℃和(-39.1±6.2)℃。RIPV消融的最低温度高于其他肺静脉(LSPV:P<0.000 1,LIPV:P=0.016,RSPV:P<0.000 1)。LSPV消融时间最长,平均为3.9 min,高于其他肺静脉(LIPV:P=0.36,RSPV:P=0.42,RIPV:P=0.38)。结论 CBA在阵发性房颤中的治疗安全有效,术后6个月内的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少。RIPV的消融温度可能与房颤术后的短期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索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植骨术在治疗牙周骨下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20例牙周骨下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每例患者取1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A组给予翻瓣术治疗,B组给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C组给予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治疗。比较三组术前和术后1年的牙周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术前牙周探诊深度(PPD)(6.81±0.36)mm,牙龈退缩量(GR)(1.26±0.39)mm,临床附着丧失(CAL)(8.03±1.08)mm,术后1年分别为(4.39±1.35)、(1.90±0.77)、(6.72±1.06)mm;B组术前PPD(6.89±0.42)mm,GR(1.38±0.33)mm,CAL(8.41±0.97)mm,术后1年分别为(3.03±1.35)、(2.21±0.59)、(5.12±1.13)mm;C组术前PPD(6.92±0.51)mm,GR(1.35±0.45)mm,CAL(8.36±0.68)mm,术后1年分别为(2.57±0.21)、(2.41±0.23)、(4.23±0.24)mm。术前,三组PPD、GR、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和C组PPD、GR、CAL均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75.0%,B组总有效率92.5%,C组总有效率97.5%;B组、C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可更好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能够尽可能的保存牙根、牙髓,是较好的牙周疾病治疗方法,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4.
突然心慌,有“落空感”,脉搏忽强忽弱,心慌时伴有头晕、眼前发黑,这些提示您可能有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病理性的,也有功能性的。要想确诊需要做检查.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在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术前体脂肪健康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未复发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女性未复发患者1 498例,分别对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进行生存分析.结果:绝经前未复发乳腺癌患者中,TNM分期早、淋巴结转移数少、ER阳性、PR阳性的患者较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数多、ER阴性、PR阴性的患者OS更长(P<0.05);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TNM分期早、淋巴结转移数少、ER阳性、Ki-67阴性较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数多、ER阴性、Ki-67阳性的患者OS更长;在绝经后未复发乳腺癌患者中,超重或肥胖患者较正常体重患者OS长,低体重患者OS最短.结论:对绝经后的乳腺癌幸存者而言,术前BMI< 18.5kg/m2的患者总生存预后不好.足够的营养和控制体重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初步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Fox D2-AS1与胶质瘤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的关系,并探索莪术醇逆转胶质瘤替莫唑胺耐药与Fox D2-AS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生物信息学分析胶质瘤lncRNA表达谱;以胶质瘤A172、U25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建立耐药细胞系A172/TMZ、U251/TMZ;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Fox D2-AS1对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莪术醇以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处理耐药细胞后,以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不同浓度莪术醇处理后耐药细胞中Fox D2-AS1的表达水平。[结果]lncRNA Fox D2-AS1在胶质瘤患者瘤体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敲除Fox D2-AS1可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对TMZ的敏感性并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周期发生S和G2/M期阻滞;莪术醇和TMZ联用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凋亡的典型变化。RT-qPCR结果显示,莪术醇处理后耐药细胞内Fox D2-AS1的含量明显下降,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敲除Fox D2-AS1基因可以逆转胶质瘤细胞TMZ耐药。莪术醇可抑制胶质瘤耐药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下调Fox D2-AS1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PBL结合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专业的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名。实验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PBL结合微课教学,对照组则单独采用PBL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结果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教学中,合理利用PBL结合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99a的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_H17)、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 Treg)比率失衡的关系。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RA患者80例,分为活动期RA组(42例)和稳定期RA组(38例),以体检健康者42例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外周血PBMC中T_H17、Treg细胞数;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IL-6、TFN-α、IFN-γ、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测定T_H17和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 mRNA以及RA患者PBMC中miR-99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RORγt和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活动期和稳定期RA患者的T_H17细胞数、RORγt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Treg细胞数及FoxP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IL-6、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IL-4和IL-10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1)。此外,活动期RA患者T_H17细胞中miR-99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reg细胞中miR-99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A患者T_H17细胞中miR-99a与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1,P0.01),Treg细胞中miR-99a与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15,P0.01)。结论 RA患者T_H17和Treg细胞中miR-99a的表达与T_H17、Treg细胞发育分化关键转录因子RORγt、FoxP3密切相关,miR-99a可能通过影响RORγt和FoxP3,参与RA患者T_H17/Treg细胞比率失衡。  相似文献   
89.
目的:太乙神针(实按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规律研究。方法:将4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灼痛组和温热组,于十七椎穴施太乙神针实按灸;采用COX痛经量表(Cox Menstrual SymptomScale,CMSS),比较在两种不同灸量下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的即刻效应。结果:①两组均能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主症,小腹痛症状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均能缓解腰背痛、乏力、恶心、食欲不振和面白症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均对眩晕、易激惹和全身疼痛症状无明显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抑郁、腿痛症状在温热组有明显缓解,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灼痛组反之。结论:太乙神针实按灸的两种不同灸量对于缓解原发性痛经伴随症状有一定疗效,其中温热刺激对抑郁、腿痛症状缓解更佳。  相似文献   
90.
慢性鼻窦炎(CRS)是一种具有复杂表型和内在型的异质性疾病。根据是否有鼻息肉,CRS的表型可分为伴或不伴息肉。CRS的其他表型分类还包括是否伴有过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近年来,关于CRS内在型致病机制的研究如2型炎症和非2型炎症取得突破性进展,为CRS的治疗引入了有效的生物制剂。阐述慢性鼻窦炎最新表型和内在型分类和基于表型和内在型的最新治疗进展,为临床更好地结合内在型和表型,对慢性鼻窦炎更精确的诊断和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