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国内外对于腰椎生物力学改变可导致下腰痛有较为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通过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腰背肌和核心肌群的锻炼优化脊柱节段活动的控制和腰椎的稳定性可以预防和治疗下腰痛。本文总结了腰椎骨、椎间盘、小关节、软组织等生物力学特点及其与下腰痛的关系,对下腰痛的发生和复发的预防及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使用分布法建立汉化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DRS)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MCID)和最小可测变化值(MDC)。方法:由同一评定员及不同评定员使用HDRS对6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前后2次评定,记录评定结果,使用等级间相关分析(ICC)来检验HDRS的组内及组间重测信度,使用SPSS软件计算出组内信度系数r,使用分布法计算出MCID,进一步根据公式计算出90%置信度下的MDC值(MDC(90%CI))。结果:HDRS的组内重测信度为0.983,组间重测信度为0.975。依据公式计算出的MCID分别为1.3和1.5(分),MDC(90%CI)分别为3.0和3.5(分),占总分值的百分比分别为5.9%和6.9%。结论:汉化版HDRS的组内及组间重测信度优良,其MCID和MDC的确立有助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识别群组及个体的变化值是否真实,是否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救治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84例慢性铅中毒临床资料,观察络合剂CaNa2-EDTA驱铅疗效。结果对于慢性轻、中度铅中毒患者,一般经2~5个疗程驱铅治疗,同时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所有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充分认识慢性铅中毒对人体多系统的危害,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5.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的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因此,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但目前仍是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成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规检查技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对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分类外,还可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本文结合尿流动力学理论就近些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述,总结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复杂的综合工作,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尿流动力学特点,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86.
郝曼  吴建贤 《安徽医学》2012,33(5):611-614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新模式的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性、实用性。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98~03级本科康复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大学四年级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专业课双语教学,课后要求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四部分,每项分别以A、B、C、D代表由好到差4个等级。完成双语教学学习和评定量表的学生作为入选标准,对符合要求学生的课前作业成绩和评估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年级学生对教学评估表中显示:A所占百分比均较高,并呈现增长态势;学生对教师评估表中除教学内容项外,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虽存在提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对双语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需求,说明在康复医学专业课程中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是新世纪教育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7.
88.
背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足踝肿胀及切口愈合一直是手术医生关注的重点,临床医生也一直在试图缩短手术等待期并降低切口感染率。目的 探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40例(40足)跟骨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体位摆放、冰敷消肿、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肢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阳性所需时间、术后切口恢复情况、术后肿胀、踝周径差值、疼痛、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转阳性所需时间为(6.4±0.7)d,短于对照组的(8.2±1.2)d(t=-5.794,P<0.001)。观察组切口治愈率为70%(14/20),高于对照组的35%(7/20)(χ2=4.912,P=0.027)。观察组Ⅱ度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584,P=0.018)。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踝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5天、术后第5天,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应用红外线联合气压治疗,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促进术后切口愈合,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9.
下腰痛症状与巨细胞病毒感染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下腰痛存在的相关性,旨在进一步阐述下腰痛的可能病因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2—01/2004—04的文章,检索词为“back pain,human cytomegatovirus.virus”,限定文章浯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http://www.wanfangdata.com.cn/1998—01/2004—12的文章,检索词为“腰痛、人巨细胞病毒”,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腰痛的病因学研究。②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疼痛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③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181篇巨细胞病毒感梁与下腰痛相关文献,其中25篇符合标准,排除的其余文章系同一类的重复性研究、较陈旧的及综述文献。资料综合:①下腰痛简介:成年人中60%~80%有下腰痛史,但85%的下腰痛原因不明,临床上不能针对病因开展有效治疗,由此导致5%~10%的下腰痛转为慢性或致残,因而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Muneshige等指出病毒感染理论是揭开慢性局部疼痛之谜有吸引力的假说。②人巨细胞病毒简介:成年人群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普遍,其抗体阳性率为40%~100%。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类型分为亚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和症状性感染。③人巨细胞病毒可能引起下腰痛的途径:有先天性感染、围生期感染和后天性感染;试验研究显示许多脊柱结构,包括韧带、平面关节、椎骨骨膜、椎骨周围的肌肉和筋膜、血管、纤维环和脊神经根病变可导致下腰痛。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下腰痛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其确切关系尚待进一步观察验证.  相似文献   
90.
吴建贤  王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718-5720
背景: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多为被动对症治疗,有关主动运动早期干预治疗的报道较少。目的:研究定量有氧运动早期干预加功能重建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地点和对象:资料收集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亚洲医学中心1996-01/1998-12门诊收治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患者189例,其中男112例,女77例(均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干预:189例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A组(137例)主动运动早期干预加推拿治疗,B组(52例)推拿治疗;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腰痛问卷调查量表(OSW),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分析评估。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VAS和OSW评分指数变化。结果:两组VAS和OSW指数都有下降,A组指数下降明显大于B组[A组VAS治疗前后的值分别为(59.64&;#177;1.19),(28.98&;#177;0.95),B组为(63.33&;#177;1.91),(36.86&;#177;1.47),t=36.644,19.785,P&;lt;0.01;A组OSW治疗前后的值分别为(26.781&;#177;0.492),(11.649&;#177;0.357),B组为(27.098&;#177;0.756),(15.625&;#177;0.570)(t=42.216,18.202,P&;lt;0.01)。6个月-2年随访表明A组复发率(15.08%,19/126)低于B组(35.42%,17/48)。结论:运动疗法早期介入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可缓解疼痛,改善和重建腰部功能,预防机体功能下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