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年有研究表明,肢体创伤性应激可导致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1],而对脑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水平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此文报告肢体创伤应激后小鼠脑内IL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针对精神分裂症的自身免疫假说卜‘,人们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了免疫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碍「’-人也有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存在细胞因子(CK)异常,但结论不尽一致,也未见细胞因子与皮质醇关系的报道。本文对白细胞介素2(卜二)、肿瘤坏死因子(TNFa)、粒细胞-淋巴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与皮质醇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报告如下。1 资料回.回 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为2000年3月至10月我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符合CCMDZ.R诊断标准,共69例,其中男38例,女刀例;1型52例,11型11例,混合型6例;年龄19…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通过比较芪参复康胶囊与红景天高原环境下抗焦虑抗抑郁,观察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焦虑抗抑郁的效果。方法 从某部高原外训部队抽取一个连队86例,随机分为芪参复康胶囊组35例,红景天组30例,安慰剂组21例。进驻高原前两周开始预防性服药,进驻高原继续服药两周(海拔4300m),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 官兵在进驻高原后均引起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进驻高原后,芪参复康胶囊组的焦虑分数显著低于安慰剂组(t=3.61,P0.05),与红景天组相比,焦虑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2)。芪参复康胶囊组的抑郁分数比安慰剂组与红景天组均降低(P0.05)。结论 芪参复康胶囊具有明显的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抗焦虑作用与红景天相当,抗抑郁作用优于红景天。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电生理机制差异。方法对28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患者(首发组)、32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测定,测量其错误数和反应时,潜伏期和波幅,并与30名健康志愿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患者组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照组(t=8.25,P0.05);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在C3、C4电极处,潜伏期均显著延迟(t=2.47,2.56;P0.05);Fz、Cz、C3、C4点波幅均显著降低(t=3.12,4.14,4.27,3.08;P0.05);③与首发组相比,复发组在C3、C4、Fz点的潜伏期显著延迟(t=2.58,3.07,6.78;P0.05);C3、C4、Fz、Cz点波幅均显著降低(t=5.13,4.55,8.35,4.70;P0.05)。结论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均受损,且复发患者受损程度大于首发患者。提示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是一个累积下降的过程。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急进高原部队官兵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观察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抑郁抗焦虑的能力.方法 对常驻高原部队官兵54例(A组)和急进高原部队官兵76例(B组)均进行抑郁和焦虑的评估,并把B组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芪参复康胶囊干预组36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组进驻高原前2周开始预防性服药,进驻高原(海拔4 600 m)继续服药2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情绪状态.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显示出更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P<0.01).干预组较进驻前没有引起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反应,而对照组则引起较显著的抑郁和焦虑情绪(P<0.01).结论 急进高原官兵存在较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芪参复康胶囊在高原应激条件下抗焦虑抗抑郁的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36 h睡眠剥夺对青年军人心理旋转的脑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15名健康青年军人在36 h睡眠剥夺条件下,分别在睡眠剥夺前后进行心理旋转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测定。测量P500的潜伏期、波幅及其错误数和反应时。结果:①与SD 0 h[正像:23%±6%,(522.64±14.26)ms;镜像:25%±5%,(542.61±12.31)ms]相比,SD 36 h正像错误率(24%±6%)差异不显著(P>0.05),镜像错误率(27%±8%)显著升高(P<0.05),正镜像反应时[正像:(589.10±16.73)ms,镜像:(616.10±14.69)ms]均显著延长(P<0.05);②与SD 0 h波幅[正像:(8.67±2.34)μV;镜像:(6.69±2.63)μV]、潜伏期[正像:(474.17±24.65)ms;镜像:(483.51±25.12)ms]相比,SD 36 h正像波幅(8.58±3.51)μV差异不显著(P>0.05),镜像波幅(6.04±2.45)μV降低,正、镜像潜伏期[正像:(490.31±34.68)ms;镜像:(498.56±35.15)ms]均延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6 h睡眠剥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心理旋转能力,正镜像受损程度不一致,其中镜像心理旋转能力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应付方式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9名健康人群(对照组),分别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应付方式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艾森克人格在P、E、L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91,-6.378,-4.630;P〈0.01),在N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20;P〈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应付方式在解决问题、求助因子上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734,-3.219;P〈0.01),在自责、幻想、退避因子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02,3.583,3.036;P〈0.01);研究组中,EPQ在N、E、I。维度上与应付方式解决问题、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关系密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强迫症患者性格内省,常常焦虑、悲观,往往采取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强迫症患者的性格与应付方式之间关系密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9.
目的在幻觉的18个属性中,了解幻觉属性分类.方法应用幻觉量表对83例有幻觉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评定,进行18类属性的聚类分析.结果认为幻觉的18项属性可以分为4类,即效应类(13、14、12、3)、体验类(10、11、15、17、8)、特征类(6、7、4、5、2、9、1)和伴随属性类(16、18).结论幻觉的18类属性可以从4个方面来认识,其中前3类可能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60.
睡眠剥夺后大鼠大脑5—HT1A和5—HT2A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相关脑区5-HT受体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大鼠睡眠的5-HT机制。方法 以大平台作为对照组,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对大鼠进行睡眠剥夺,根据5-HT1A和5-HT2A受体互补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PCR法观察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和5-HT2A受体表达。结果 大鼠睡眠剥夺后海马和中脑5-HT1A受体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脑区5-HT2A受体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A与大鼠的睡眠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