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9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69例冠心患者(反搏组31例,药物组38例)和35名正常人血清中NO2-和NO3-的含量,以反映NO的浓度,同时检测血清中MDA的含量,观察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过程中及反搏后血清NO和MDA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反搏组和药物组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38.88±17.03) μmol/L,(40.78±7.38) μ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水平(70.86±7.61) μmol/L,P<0.05.经过3个疗程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患者血中NO含量明显增高(105.47±25.58) μmol/L,P<0.05,对照组经过6周药物治疗,血中NO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48.52±10.04) μmol/L,但仍低于正常水平.与此相反,治疗前反搏组和药物组冠心病患者血清MDA含量(5.74±0.53) nmol/L,(5.71±0.59) nmol/L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3.87±0.65) nmol/L,P<0.05.经过3个疗程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患者血中MDA含量明显降低(4.04±0.65) nmol/L,P<0.05,但药物组经过6周药物治疗,血中MDA无明显变化(5.60±0.55) nmol/L.在增强型体外反搏过程中,随着疗程的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清NO含量逐渐升高,而MDA浓度则逐渐降低.结论:提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促进NO的释放,从而调整内皮功能,并降低MDA的产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为增强型体外反搏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我急性心肌缺血犬循环及局部组织中血管张素转换酶(ACE)的影响。方法:结扎犬冠脉 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徨及局部组织ACE活性。结果:急性心肌缺血时循环ACE持续上升,165min时,上升幅度趋于平缓,经反搏治疗后60min,未见对ACE有影响,120min时AC E睛降,但仍高于下沉水平。局部ACE在缺血时均被激活,反搏120min后,各组织A  相似文献   
383.
钱孝贤  吴伟康 《新医学》1999,30(1):9-10,57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1例冠心病患者和34名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并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及反搏后血清VEGF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84.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1例冠心病患者和34名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并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及反搏后血清VEGF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含量(272±142)ng/L明显高于正常人(122±30)ng/L,P<0.001。在体外反搏治疗第一疗程末患者血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但在随后的两个疗程中VEGF又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但仍低于反搏前水平。结论:本研究从VEGF的角度发现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并对VEGF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55例冠心病(CHD)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CHD患者血清VEGF水平(498.98±304.50)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49±30.29)pg/m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组血清VEGF水平(809.21±191.16)pg/ml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组(292.14±148.56)pg/ml,P<0.01,而且两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提示VEGF可能是反映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86.
近年来,人们对药物拮抗心肌缺血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对中药的探讨愈加深入。四逆汤是《伤寒论》记载的名方,可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心肾虚寒证。本研究所经过多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其有较好的促进冠脉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经过现代提取加工,制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保心胶囊,为了研究该药能否阻断缺血心肌向坏死方向发展,进一步验证保心胶囊保护缺血心肌的药理效应,我们采用垂体后叶素(pituitrin,以下简称 Pit)在大鼠上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并通过心电图,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透射电镜来观察保心胶囊对 Pit 所致大鼠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7.
目的:观察四逆汤制剂-保心胶囊抗心肌缺血的药理效应。方法:运用垂体后叶素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运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造大鼠瘀血模型,观察保心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ST段和瘀血模型血液流变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保心胶囊低,高二个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改善缺血心电图ST段和低切变率的全血粘度(P〈0.05)。结论:保心胶囊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冠脉循环,保护缺血心肌。  相似文献   
388.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率、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降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自发性高血压大鼠16只,分为电针组、空白组,电针组电针双侧“足三里”,3个疗程后测量颈动脉插管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电针可降低SHR血压,颈动脉插管测得电针组血压 (161±14.86)mmHg,空白组(190±21.21)mmHg,电针组血压较空白组血压显著下降(P<0.01);②电针组血清NO为(37.67±10.4)μmol/L,明显高于空白组的(25.72±4.53)μmol/L(P<0.05);③电针组血浆ET为(154.39±51.69)pg/ml,空白组(145.517±31.74)pg/ml,两组SHR的血浆ET含量无明显差异。④两组 SHR大鼠心率分别为(360±32.51)次/min和(365 ±23.3)次/min,两组SHR大鼠心率无明显性差异。结论 电针可降低SHR血压及调整外周NO含量,但对心率、血浆ET含量无明显影响。而SHR血压与外周NO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9.
目的 采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探讨吲达帕胺(indapamide)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硫氮卓酮组、吲达帕胺组。比较3组动物在再灌注前、后心肌细胞凋亡率等变化。结果 吲达帕胺组、硫氮卓酮组在缺血30min,再灌注240min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吲达帕胺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0.
治法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温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里药物的药理研究方面,研究各种寒证神经-体液-代谢脏腑功能的特点.对于阐明温里法的实质,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同的角度阐述温法的研究和发展,希望为治法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