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2篇
  免费   441篇
  国内免费   24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1086篇
内科学   455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1506篇
预防医学   638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558篇
  14篇
中国医学   738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57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322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摘要:目的 研究CVB3损伤Hela细胞高尔基体结构的机制,为进一步探讨CVB3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MOI为5的CVB3感染Hela细胞,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点VP1和GM130在细胞中的定位情况,观察细胞高尔基带的变化;同时,选择CVB3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Bradford法蛋白定量后,Western blot测定VP1、GM130和GRAS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Hela细胞中GM130 和GRASP65免疫荧光呈带状分布,高尔基体结构正常;而CVB3病毒感染Hela细胞3h后,GM130的荧光呈现散点状分布,高尔基体结构损伤。与此同时,GM130和GRASP65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而VP1蛋白表达量持续上升,且6 h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CVB3感染引起Hela细胞蛋白GM130和GRASP65表达量下调,导致GM130和GRASP65荧光带弥散,高尔基带断裂,这可能是CVB3感染导致宿主细胞高尔基体结构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7、9 (TLR7、TLR9)mRNA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及25例正常人对照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 mRNA(目的基因绝对定量校正拷贝数为0.85 ± 1.90)、TLR9 mRNA(0.94 ± 2.25)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44 ± 1.18和0.11 ± 0.31,P < 0.05和 < 0.01);稳定期与进展期、局限型与泛发型白癜风患者TLR7、TLR9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PBMC中TLR7、TLR9 mRNA的表达均上调,TLR7、TLR9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3.
苯丙酮尿症是最常见的一组遗传代谢病,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导致,以血苯丙氨酸浓度增高为特点.苯丙酮尿症患儿一经诊断需早期、合理治疗,若未及时诊治,将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治疗旨在降低血液苯丙氨酸浓度,减轻神经系统症状.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严格限制饮食苯丙氨酸摄入量.由于患儿长期饮食限制治疗依从性差、家庭负担重,选择应用新的营养和药物治疗,如四氢生物喋呤辅助因子、糖巨肽、大量中性氨基酸等均能改善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状态.此外,重组苯丙氨酸裂解酶、肝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益生菌等新型治疗方法也为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994.
介绍李斌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及其用药经验。认为诊治本病应衷中参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瘀、虚为两大关键病理因素,治以生肌化瘀、清利湿热、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995.
正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为主要功能的一个器官,并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解毒等作用。当肝脏受到诸如病毒、乙醇、药物等因素引起严重损害时,会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的诸多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引起肝脏功能衰竭,导致以凝血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肝脏疾病中非常严重的肝衰竭症状。《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痛泻要方主要有效成分构建多靶点网络和机制分析,以阐明痛泻要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理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出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基因,结合文献与数据库获取痛泻要方的目标成分和靶点,通过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靶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利用网络数据集成、分析和可视化(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泻要方的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的相关网络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痛泻要方中25种主要有效成分,相关靶点37个。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目标成分-有效靶点(C-T)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C-T-P)网络,获得重要成分12个,核心靶点11个,关键通路26条,功能涉及胃肠道血管平滑肌、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结论:痛泻要方不同有效成分作用于多靶点网络,通过炎症反应调节、肠道感觉功能调节、免疫反应调节、精神心理调节和肠道感染与菌群紊乱调节等多途径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计算四元联系数疗效面积与全偏联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排序。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比对法分析两种方法排序的可信度,将排序号为同(可信度高)的药物按照疗效面积的排序进行再次排序,确定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清热凉血药中的优选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排序号为同的为蛇莓、荆芥、地肤子,其中蛇莓、荆芥的疗效面积排序靠前,为优选药物,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于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种算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内皮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VlP、Wanfang Data、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7个数据库,查找关于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用药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内皮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涉及1325名患者。经Meta分析发现治疗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术后各内皮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具体为指标NO[MD = 9.57,95%CI(8.22,10.93),P <0.00001]、指标vWF[MD = -31.60,95%CI(-41.47,-21.72),P < 0.00001]、指标ET[SMD=-0.92,95%CI(-1.49,-0.35), P < 0.01]、指标ET-1[SMD = C-2.19,95%CI(-3.11,-1.27),P < 0.00001]、指标FMD[MD = 1.81,95%CI(1.26,2.37),P < 0.00001],各个指标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更能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的内皮功能。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且存在异质性较大问题,上述结论仍需通过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99.
为增加复方甘草汤中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其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该实验拟将其制成微乳制剂。以挥发油为微乳油相,提取液为微乳水相,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微乳区域面积与体系的最大容水比,进而确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二者的质量比K_m。以微乳粒径、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进而考察了优选处方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显示,微乳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选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和无水乙醇效果最好;K_m为1时,形成微乳区域面积最大;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5 g·m L-1时,对微乳的粒径分布影响最小。优选处方为9.4%Tween-80,9.4%无水乙醇,1.0%薄荷油,80.2%的0.5 g·m L-1提取液,所制得微乳黏度较小、稳定性良好,药物皮肤滞留量较高;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对于甘草酸、甘草苷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表达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75例SLE患者(SLE组)和44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m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统计分析TLR2和TLR4阳性率和MFI与相关临床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TLR2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阳性率和MFI均低于对照组;而TLR4在SLE组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MFI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TLR2阳性率与SLE活动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TLR2和TLR4在SLE患者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有显著变化,提示可能与SLE的发生及病情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