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25篇 |
预防医学 | 17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Chinese drugs combined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gene transfer on angiogenesis in ischemic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Methods: Forty Japanese giant-ear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 model group, a Chinese drug group, a gene group, and a combined group.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rate of VEGF positive cell expression in the synovium of the femoral head was measured using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and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in the femoral head was measured by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Results: The rate of VEGF positive cell expression in the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hinese drug group (P〈0.05) and ver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P〈0.01); but in the combined group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Chinese drug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in area A between the model group and other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owever, in area B,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gene group and the combined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0.05), and in the combined group the number of blood vessels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in the gene group (P〈0.05); but in the Chinese drug group it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an the mode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ither the 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Chinese drugs or VEGF gene transfer can promote the angiogenesis and building of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or femoral head ischemic necrosis, and the combined therapy with Chinese drugs or VEGF gene transfer may show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with the blood-activating and stasis-removing Chinese drugs and VEGF gene transfer.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究左乙拉西坦联合康复治疗用于儿童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于宁波市康复医院的癫痫患儿122例。所有入选病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口服液治疗。所有患儿均采用对应治疗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后来该院随访。收集并对比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癫痫持续时间及癫痫发作时间等,评价患儿粗大运动评分(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精细运动评分(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 FMFM)、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入组时年龄、性别、BMI、癫痫持续时间及癫痫发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总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35.21±4.37)%vs.(56.75±3.97)%;(35.20±4.24)%vs.(48.23±4.89)%,P<0.05],且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GMFM总百分比更高[(56.75±3.9...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C型臂透视与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成像系统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45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C型臂透视辅助内固定患者25例(C型臂透视组)及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成像系统辅助内固定患者20例(三维成像组)。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Pauwel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置入次数、术中透续时间、透视次数、后上方螺钉穿出例数、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等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三维成像组比较,C型臂透视组导针置入次数多、透视时间长、透视次数多、末次随访VAS评分高,后上方螺钉穿出发生率高,而三维成像组手术时间、患者透视次数大于C型臂透视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均骨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三维成像辅助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置钉精确性高,患者术后疼痛轻,医师接触射线减少,但手术时间较长,且相较于C型臂透视辅助可能使患者吸收更多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在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47例C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CD患者293例,分析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随访其变化趋势。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D确诊前后肛周病变的相关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特征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 86.3%(253/293)的PCD患者在CD确诊前出现肛周病变,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72个月(36~108个月)。与CD确诊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相比,CD确诊前出现肛周病变患者肛周病变首发年龄小[(36.0±12.6)岁比(24.2±10.2)岁],男性、非狭窄非穿透型、肛周手术治疗患者比例高[分别为62.5%(25/40)比77.9%(197/253),32.5%(13/40)比56.9%(144/253),55.0%(22/40)比76.7%(194/253)],而腹部手术率低[37.5%(15/40)比13.0%(33/... 相似文献
56.
吴亚玲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9,(5):352-355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并具有生长和侵袭的能力,以慢性盆腔痛、痛经及不孕为主要症状,发病率逐年上升。关于其发病机制,尽管提出了很多假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炎症反应、免疫异常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黏附、侵袭、血管生成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环节。最近的研究显示,趋化因子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趋化、黏附、侵袭、血管形成及细胞生长分化等多个重要环节。现就趋化因子在EM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为降低并发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全身体检,感染因素包括:妇科检查、流血未干净有性生活史、阴道B超、输卵管通液术或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以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粘连阻塞占首位,其次为子宫因素。结论:药物流产的并发症是直接导致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药物流产的并发症,加强性卫生宣传教育,是降低药物流产后继发不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及产妇精神因素。晚期产后出血多数发生在剖宫产术后2周左右,且有反复阴道出血,其中1次出血量>500 ml。结论: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操作技术,有效地防治感染、促进子宫收缩是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高热是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常见症状,为内科急重症之一,其中医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热毒壅滞,郁血化热。我们运用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功效的“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高热3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为观察剂型与疗效间的关系,我们采用随机单盲法将“清开灵注射液”与“安宫牛黄丸”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清开灵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