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采用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cine MRI)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异常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于排卵期行盆腔常规T1、T2轴位,T2矢状位及cine MRI扫描;医师A、B分别对cine MRI图像行双盲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子宫是否存在正常蠕动、蠕动方向及频率,医师B记录肌瘤患者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肌瘤位置及数量;比较肌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比较肌瘤患者中正常蠕动存在者与不存在者子宫平均体积及肌瘤特点.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子宫肌瘤患者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存在正常蠕动肌瘤患者子宫平均体积及最大肌瘤平均体积均小于不存在正常蠕动肌瘤患者,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129).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排卵期子宫蠕动明显降低,不利于排卵期精子快速运输至输卵管,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该类患者子宫蠕动异常可能与肌瘤引起子宫体积明显增大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MR T2*技术定量测定多发性硬化(MS)患者肝脏的铁含量,探讨MS患者肝脏铁含量是否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方法 对35例MS患者(MS组)及1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肝脏T2*扫描,测量肝脏各段的T2*值,并计算其平均值。结合实验室检查检测血清铁、铁蛋白水平,综合评估MS患者机体的铁负载水平。 结果 MS组与对照组肝脏平均T2*值分别为17.46±2.82和17.17±3.69(P>0.05)。MS组中9例(9/35,25.71%)、对照组中4例(4/17,23.53%)出现铁过载,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5.0~15.8 ms),两组铁过载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05)。MS组与对照组血清铁、铁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S组及对照组的T2*值与铁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0.448,P=0.032;r=-0.742,P=0.009),与血清铁未见相关性(P均>0.05)。 结论 MS患者机体中的铁负载水平与健康志愿者无明显差异,提示MS患者脑内过度的铁沉积并非由整个机体的铁过载引起。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提高对睾丸感染性和肿瘤性病变的CT认识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睾丸感染性和肿瘤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睾丸化脓性炎症8例,3例合并脓肿形成.CT表现为患侧睾丸明显肿大,实质内密度明显减低,增强扫描睾丸内坏死液化区无强化,周围包膜明显环形强化,同时累及附睾和周围皮肤软组织.睾丸结核7例,2例合并结核性脓肿形成.CT表现为患侧睾丸肿大,形态不规则,实质密度不均,可见结节及坏死区,增强扫描实性结节持续明显强化,合并脓肿者可见多发环状厚壁强化,与附睾及阴囊隔粘连、分界不清.睾丸肿瘤25例,精原细胞瘤(13例)CT表现为患侧睾丸稍低密度的均匀或不均匀密度肿块影,轻中度持续强化,散在少许坏死;淋巴瘤(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睾丸肿块,密度均匀,呈中度均匀强化;另有腺泡状横纹肌肉瘤2例,畸胎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内胚窦瘤2例,胚胎性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结论 睾丸感染性病变(化脓性炎症、结核)和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如发病时间、年龄、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3D-ESWAN)在研究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内病灶铁沉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2例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和22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常规MRI和3D-ESWAN检查,患者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为0~8.5分,病程为0.5 ~15.0年.ESWAN数据经后处理获得幅度图和相位图,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肓法评定MS病灶在常规MRI和ESWAN的表现,并在相位图分别测量患者半卵圆中心和正中侧脑室体旁之间层面的病灶和健康志愿者相应ROI的相位值.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MS患者病灶和对照组相应ROI相位值的差异,相位值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表示,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S病灶相位值与EDSS评分、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ESWAN后处理的幅度图和相位图分别观察MS病灶:共观察到650个病灶,其中213个(32.8%)病灶在幅度图和相位图同时显示,164个(25.2%)病灶单独在幅度图显示,273个(42.0%)病灶单独在相位图显示,较常规MRI(608个病灶)多观察到42个病灶.在相位图显示的486(273 +213)个病灶中,205个(31.5%)病灶表现为均匀低信号,45个(6.9%)病灶表现为环形低信号,236个(36.4%)病灶表现为不均匀低信号.(2)424个(65.2%)侧脑室体旁病灶显示有“穿通静脉”,其中,198个(30.5%)急性病灶内“穿通静脉”扩张、延长,208个(32.9%)慢性病灶内“穿通静脉”变细、变短,但在5例稳定期MS患者中,12个(1.8%)慢性病灶显示“穿通静脉”扩张、延长.(3)MS病灶和对照组相应ROI相位值分别为- 0.05±0.08、0.06±0.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2.30,P<0.01).(4)MS病灶相位值与MS患者EDSS评分和病程均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8、0.99,P值均<0.01).结论 ESWAN所测的相位值能量化MS病灶内铁含量,为研究MS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利用CT血管成像(CTA)技术观察星点的位置,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解剖依据,同时评价减影CTA 技术在观察星点与横窦和乙状窦连接部(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关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重建100例行头部CTA检查患者的星点影像资料,观察星点与体表骨性标志及静脉窦位置的关系.结果 星点到乳突尖、颧弓根、颞鳞-顶乳缝交点、外耳道口的距离分别为(49.6±4.3)mm,(55.6±4.6)mm、(24.6±4.1)mm,(44.1±3.6)mm,横窦和乙状窦连接部内角到乳突尖、颧弓根、星点、外耳道口、颞鳞-顶乳缝交点的距离分别为(35.4±4.9)mm,(41.4±4.7)mm,(17.6±4.2)mm,(27.8±3.8)mm,(15.2±3.9)mm,星点及TSST位置男性高于女性,左侧TSST位置较右侧靠后.星点主要位于横窦末段,右侧星点3%位于TSST前上方,83%恰好位于TSST水平,14%位于TSST后下方,左侧分别为5%,79%,16%.结论 减影CTA可以清楚显示TSST与星点的关系,乙状窦后人路手术第一钻孔点应选在星点后下>17mm以上位置,减影CTA术前检查获得个体解剖资料与传统定位TSST方法结合,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及缩短手术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6.
PD/T2 WI和FLAIR序列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病灶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MR扫描序列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灶检出率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将符合2001年McDonald MS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的74例有脑部病灶的MS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用国际MS中心推荐的MR扫描序列,比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和质子密度双回波(PD/T2WI)序列对MS病灶的显示差别.结果 (1)皮质及皮质下病灶,FLAIR较T2WI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幕下病灶,PD/T2WI较FLAIR的检出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周围以及深部白质区病灶的检出率比较,FLAIR、T2WI和P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进展型MS较复发-缓解型MS幕上皮质的病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扫描序列对MS患者不同部位的病灶检出率各有差异,针对受检部位选择合适的序列,可提高对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7.
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特点,分析骨挫伤、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隐性骨与软骨损伤,其中骨挫伤70例,隐性骨折13例,关节软骨损伤18例。观察病变的MRI特点、分布,检出骨挫伤的序列敏感性。结果T1WI,STIR或PDWI(f/s)检出骨挫伤的敏感性为95.7%及100%。骨挫伤病变在关节主要分布于骨骼的边缘,脊椎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平均宽度为1.8 mm,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变薄、断裂或缺损,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结论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均合并有骨挫伤,MRI是诊断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相关性,分析骨赘常见MRI信号类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腰椎MRI检查的20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别记录腰椎有无骨赘形成、最长骨赘长度及信号、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并分析所有患者及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各自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2例腰椎图像包括1010个椎体,其中156个椎体有肉眼可见骨赘形成,MRI上骨赘主要表现为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低信号,平均最长骨赘长度为(5.80±2.40)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为(6.17±2.64)mm,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平均最长骨赘长度分别为(6.61±2.49)mm和(5.06±2.06)mm,平均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分别为(7.28±2.80)mm和(5.13±2.00)mm,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最长骨赘长度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9、0.83,P<0.05)。结论腰椎骨质增生与椎间盘膨出或突出间有很强的相关性;T1和T2等或高信号,STIR低信号为MRI上骨赘的主要信号类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多体素2D1~H-MRSI(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imaging,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在星形细胞胶质瘤恶性程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58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的术前多体素2D1~H-MRS检查资料,利用机器自带的Functool(2)spectroscopy-2D Brain分析软件,获得1~H-MRSI-解剖叠加伪彩图,包括Cho、Cr、NAA、Lip或Lac代谢-解剖叠加伪彩图以及Cho/NAA和Cho/Cr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观测这些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依据上述相对值分布-解剖叠加伪彩图,在其相对值分布最大区分别测定(Cho/NAA)_(max)和(Cho/Cr)_(max).结果 上述代谢物以及相对值在瘤体内分布均呈现出异质性,其中Cho/NAA、Cho/Cr以及Cho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升高,相反NAA和Cr在瘤体内呈非均匀性减低,且这种异质性在恶性程度越高胶质瘤中越明显.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Cho/NAA)_(max)和(Cho/Cr)_(max)比值存在显著筹异性(P<0.01);胶质瘤的(Cho/NAA)_(max)、(Cho/Cr)_(max)相对值与病理级别相关,尤以(Cho/NAA)_(max)相对值反映胶质瘤级别较稳定(相关系数rs分别为0.923、0.802).结论 多体素2D1H-MRSI-解刮叠加伪彩图能间接反映胶质瘤内部肿瘤组织的异质性,依据其所测量(Cho/NAA)_(max)、(Cho/Cr)_(max)在胶质瘤恶性程度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果:新生大鼠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具有连续传代和增殖能力,表达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结论: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保持了干细胞的未分化属性,具有自我更新和多项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