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目的:观察川蛭通络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蛭通络胶囊.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  相似文献   
4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和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亚硫酸盐修饰测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细胞脾酪氨酸激酶的甲基化状态以及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法研究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与启动子活性的关系;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处理脾酪氨酸激酶甲基化失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株,观察处理前后细胞内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状态和表达情况。结果:(1)23个结直肠癌细胞中,9个细胞启动子发生甲基化而失去蛋白质表达;其余则正常表达,甲基化发生率为39.2%;(2)9个甲基化的细胞中,7个存在微卫星不稳定;而14个未发生甲基化的细胞中,仅有4个存在微卫星不稳定。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3)脾酪氨酸激酶启动子全长和未甲基化启动子荧光素酶的活性分别是甲基化组的4.5和4.7倍;5-Aza-CdR可恢复甲基化启动子的活性;(4)5-Aza-CdR可去甲基化而使脾酪氨酸激酶基因重新表达,而且具有时间依从性。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中,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导致Syk基因丧失表达,5-Aza-CdR可以去甲基化而恢复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33.
我院 197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完成 10 17例尸体肾移植 ,其中老年患者 (≥ 6 0岁 ) 96例。本文回顾性分析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情况和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1 对象与方法1.1  患者一般情况  10 17例尸体肾移植术中年龄≥ 6 0岁属于老年组 ,年龄 <6 0岁属于成年组。老年组肾移植 96例 ,其中≥ 6 5岁 10例 ,最大年龄 72岁。成年组肾移植 92 1例。1.2   观察项目  10 17例移植肾存活时间 ,存活时间≥ 1年、3年、5年、7年的移植肾存活率 ,比较老年组和成年组患者肾存活率 ,观察 1994年 8月前后老年组移植肾存活率的变化 ,分析老年组…  相似文献   
434.
背景: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激活引起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可能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抗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激活,及其对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作用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干预。设计:随机、平行对照、开放性实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呼吸科及泌尿外科。材料:实验于2004-05/2005-05先后在中国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科实验室完成。以肾肿瘤行单侧肾切除患者正常部分的肾皮质(由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向军主任提供,征得患者同意)作为实验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来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为(5.3±1.0)nmol/100μg(购自协和医科大学生化研究所,批号20040711);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批号45837088);p38丝氨酸蛋白激酶单克隆抗体(Santa Cruz)。方法:①取肾肿瘤行单侧肾切除患者的正常部分肾皮质6.0~8.0cm3,分离制备肾小球系膜细胞,待生长单层达80%培养面积后进行消化传代。传至第2代时,观察细胞形态,行DAB染色,胞浆内出现棕黄色团块或泥沙样颗粒为DAB染色阳性。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吞噬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情况。取传至4~10代的细胞用于实验。②按5×103个细胞接种于96孔板,200μL/孔。实验共分5组:阿托伐他汀1.2,6,12mg/L浓度组分别加入对应浓度的阿托伐他汀溶液,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此时仅加入培养基,6个平行孔/组。各组预处理30min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均暴露于终浓度为80mg/L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中,24h后每孔加入四甲基偶氮唑蓝,在492nm波长的酶标仪上检测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③将1×106~3×106细胞接种于6个200mL培养瓶中,随机数字表法选1瓶作为空白对照组,第2~4号瓶均加入适量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使其终浓度分别为10,40,80mg/L,第5号瓶加入阿托伐他汀12mg/L。各组预处理30min,然后加入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使其终浓度为80mg/L常规培养24h。所获各组细胞用半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法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激活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鉴定结果。②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③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④人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激活情况。结果:①细胞传至第2代时,细胞体积大,多数为梭形、不规则的星形或树枝状,细胞内有大量的平行于中轴的微丝,密集处细胞可重叠生长。DAB染色后胞浆内肌动蛋白、波形蛋白为阳性,角蛋白为阴性。油红“O”染色后细胞内可见红色颗粒,为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吞噬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证明培养传代的细胞为人肾小球系膜细胞。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1.2,6,12mg/L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升高(0,-17.4%,6.4%,22.5%,61.5%,P<0.05或0.01),并呈剂量依赖性。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10,40,80mg/L组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和激活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其中80mg/L浓度组最为显著(P均<0.01);阿托伐他汀则可明显抑制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作用下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增加与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蛋白活性,与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80mg/L浓度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对抗p38丝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蛋白活性、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抑制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从而在预防和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35.
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肾移植的体会刘龙,向军,刘淑芳(沈阳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沈阳110015)我院从1988年4月至1994年12月为33例50岁以上的尿毒症患者施行了肾移植,效果满意。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50~64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1例,多...  相似文献   
436.
中药茯苓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茯苓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药理一室冯文茹,孙向军,胡人杰本品为多孔菌科卧孔菌属植物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菌核。味甘淡,性平,有健脾补中,养心安神,利水渗湿的功能。主治水湿停滞,小便不利,水肿胀满,食少便...  相似文献   
437.
伤后24h内削痂对深二度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对深二度烧伤创面局部炎症反应以及组织进行性损害的影响。方法:12例烧伤患者深二度创面在伤后24h内削痂手术,每例患者实验创面分为3个研究区域,即手术前,手术后和未手术实验区,手术前标术取自削痂术前创面,而手术后和未手术实区标本则于伤后5-7d获取,采用组织培养和ELISA技术测定创面组织释放,IL-8的水平,并对创面组织中炎性反应和创面组织坏死程度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后,创面组织局部释放IL-8的水平虽较手术前有显著升高(P<0.01),但与未手术创面比较则呈现明显降低(P<0.001),此外,创面局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削闸手术后创面局部的炎症在反应较未削痂创面明显减轻(P<0.05),未手术创面除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外,坏死组织范围亦较削痂后创面明显扩大。结论:伤后24h内削痂手术可以改善创面局部的炎症反应,改善创面进行加深的发生,有利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38.
目的探讨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h内削痂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2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h内实施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实验组,并选14例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4~6d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人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期休克征象发生上无显著差别,而实验组创面愈合天数为(19.08±5.31)d,较对照组(29.36±7.03)d明显减少(P<0.01),同时实验组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平均愈合天数.  相似文献   
439.
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9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瘢痕形成而言,其变化及相互调控等诸多环节可能属于后续的“连锁”或“瀑布”效应,是一种修复的“中间过程”,而非导致瘢痕超常增生的始动因素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40.
社会期烧伤患者综合健康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琰  向军 《现代康复》2000,4(6):856-857
了解烧伤患出院后的综合健康状况与烧伤程度的关系。方法:以ABSH量表评定67例社会期患。结果:大、中面积与小面积烧组各评定指标间存在显或非常显的差异;大、中面积烧伤组间生理状态有显差异;头面手部位烧伤与非头面手部位烧伤两组间除生理状态外,余指标间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