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9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15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脐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分化后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分别收集同一份脐血分化培养前CD34+细胞和培养后CD41+细胞,提取总RNA。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两组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用RT-PCR技术验证芯片结果。结果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共筛选出3522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1705个,下调1817个。3522个差异基因中,与细胞信号相关的基因有343个,与转录调节相关的有150个,与分化相关的有21个。其中,CD61基因的表达增加了369.83倍,CD41基因的表达增加27.38倍,PF4基因的表达增加24.06倍;MAPKs、GPCRs(G蛋白偶联受体)、RAS家族相关的基因多数表达上调;与STAT通路相关的基因中,SOCS1、JAK2表达上调,STAT5A表达下调。结论TPO等造血生长因子可能主要通过GPCRs-Ras-MAPK途径,促进脐血干细胞向巨核细胞系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02.
研究证实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和帕尼单抗是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药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GFR表达强弱与临床疗效无关。介绍了目前有可能预测从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治疗中受益的标志物,包括KRAS突变、EGFR拷贝数、EGFR配体(EGF、表皮调节素和双调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IgG FcγR(FCGR2A-H131R和FCGR3A-V158F)和核因子κB。这些标志物将在避免抗EGFR治疗毒性、减少治疗费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肿瘤的复发与停止治疗时患者体内仍存在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出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有关,关于MRD的研究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B细胞所特有的基因重排等遗传学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可用于检测B细胞淋巴瘤(B NHL)MRD的分子标志,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IgH、bc1- 2 /IgH检测B NHLMRD的理论基础B NHL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具有克隆性的特征,它的所有的子代瘤细胞都是从同一个恶变的细胞演化而来的,即这个恶变的B细胞及其所有的子代细胞是一个克降,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编码,当患者经治疗达CR(完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及受体的变化,探讨可溶性MICA(sMICA)对NK细胞受体及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sMICA的含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细胞百分比、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抑制性受体KIR(CD158b)表达。MTT法检测NK细胞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杀伤活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乳腺癌患者中81.6%表达sMICA,含量为(205.36±71.27)ng/L,且sMICA含量与TNM分期呈正相关。乳腺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所占百分比无明显差异,但血清sMICA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中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降低,NKG2D表达下降,CD158b表达增高。当N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sMICA阳性的乳腺癌血清时,其杀瘤活性明显降低【(76.2±6.7)%与(48.4±4.1)%】,NKG2D的表达明显下调[(92.5±7.1)%与(62.5±6.4)%],而CD158b的表达明显上升【(10.6±3.2)%与(43.6±3.4)%】。sMICA阳性的乳腺癌患者NK细胞与细胞因子IL-15共培养,NK细胞的杀瘤活性、NKG2D的表达明显升高,KIR(CD158b)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乳腺癌外周血血清中sMICA可通过下调NK细胞NKG2D表达以及上调KIR表达,降低NK细胞杀瘤活性。IL-15可逆转sMICA对NK细胞的免疫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的纳米微粒对树突细胞的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NP)及包含有黑色素瘤抗原肽gp100-154-162的纳米颗粒(NP-gp100-154-162),用扫描电镜、Nano Plus粒度测定仪检测NP表征。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用纳米微粒负载树突细胞,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对NP的摄取情况及DC摄取NP后的表型变化。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负载NP的DC及单纯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负载NP-gp100-154-162的DC刺激效应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观察纳米微粒对DC递呈抗原的影响。结果:PLGA-NP为圆形,粒径约为180~230 nm,该纳米微粒能被DC有效摄取;负载PLGA-NP后DC表面标志HLA-DR、CD80、CD86、CD83等明显增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负载纳米微粒的DC(DC/NP)能刺激T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I)显著高于单纯DC组和单纯纳米微粒组。ELISPOT检测显示:DC细胞负载NPgp100-154-162在第4天时刺激效应细胞产生分泌IFN-γ的斑点数显著高于其在第2天时产生的斑点数,二者均显著高于DC负gp100-154-162产生的斑点数,表明纳米微粒能促进DC成熟,增强DC递呈抗原的能力。结论:PLGA纳米微粒能促进DC成熟和活化,增强并延长DC对抗原的递呈作用,提高树突状细胞免疫应答能力。 相似文献
106.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对脐血CD34+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不同组合对脐血CD34 细胞短期体外扩增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高纯化脐血CD34 细胞,培养于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于第4,7,10,14天检测CD34 细胞百分率和有核细胞(NC)总数。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各组的NC扩增倍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虽不同程度的增加,干细胞在FL、TPO,GM-CSF、SCF、IL-6、G-CSF、EPO和IL-3等因子作用下,NC扩增倍数在培养第14天达高峰,为328.96倍;而CD34 细胞扩增倍数在培养第7天达最高峰,但在FL、TPO、GM-CSF、SCF,IL-6、G-CSF等因子作用下,CD34 细胞扩增倍数最大,7d后达25.23倍,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脐血CD34 细胞在HGF作用下,扩增时间以7-10d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外周血癌胚抗原(CEA,eareinoembryonic antigen)、细胞角蛋白19(CK19,cytokeratin 19)m1RNA的表达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FQPCR法,并以β-actin为内对照,测定19例乳腺癌组织中特异性mRNA表达情况,以及测定28例健康女性体检者、1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和51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CEA、CK19mRNA的表达。结果19例乳腺癌组织中CEAmRNA的阳性率为78.9%(15/19),CK19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100%(19/19)。本研究应用FQ-PCR检测外周血CEA、CK19mRNA的表达来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以上有一项为阳性即判定为转移。正常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CEA、CK19mRNA的表达均为阴性,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前2组。结论FQ-PCR技术是高度灵敏、高度特异的快速定量检测CEA、CK19mRNA的方法,可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与S期比值、DNA倍体间的关系.方法:取43例经组织学确诊的NHL(其中低度恶性12例,中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24例)石蜡包埋标本,制成单细胞悬液,染色并行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并对35例病人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低度恶性NHL12例,S期比值均数为13.56%±6.89%,中度恶性NHL 7例,S期比值均数为34.55%±36.20%;高度恶性NHL24例,S期比值均数为31.93%±16.14%;低恶组与中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恶组与高恶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中恶组与高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NA倍体分析显示,43例NHL中,低度恶性者12例,全为二倍体;中度恶性者7例,二倍体6例,异倍体1例;高度恶性者24例,二倍体15例,异倍体9例;从低恶组至高恶组DNA异倍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对随访的35例病人,其中异倍体组9例,S期比值为38.65%±16.72%,有8例复发(其中1例于复发后6个月死于NHL);DNA二倍体组26例,S期比值为19.40±18.02%,有2例复发,二组病人复发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合S期比值与DNA倍体分析,有助于NHL恶性程度的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