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5.31暴恐袭击事件中,中国赴马里维和二级医院收治伤员16名,其中四肢伤10例,头面伤6例.实施门诊外科处置9例,门诊手术2例,手术室内手术1例,其中全身麻醉1例,超声引导下实施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1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1例.文章总结了此次事件中实施紧急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针对战场环境紧急手术的伤情特点、麻醉方式、气道管理、战场急性疼痛干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战场环境更好的实施麻醉救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成软骨的可行性,以及能有效促进BMSCs的软骨向分化混合培养的比例.方法 以全骨髓法及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幼兔BMSCs、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软骨细胞,并分别对这2种细胞进行培养、扩传,将P2 BMSCs与P3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分为:BMSCs/软骨细胞为2/1及4/1的2个共培养组,软骨细胞组,BMSCs组,分别于第1,3,5,7,9 d以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分别于第1、2、3周对4组的细胞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以RT-PCR方法检测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2种分离培养方法所得BMSCs及软骨细胞增殖旺盛,细胞形态正常,各组增殖情况良好,1,3,5,7,9 d时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1与4/1共培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1及4/1共培养组在3周时以软骨样细胞为主,细胞呈均一异染,细胞被染成紫色,核仁染成深蓝色;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在1,2,3周时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组和软骨细胞组3组之间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与BMSCs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BMSCs与软骨细胞体外共培养,可以被有效地诱导为软骨细胞,软骨微环境在B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破裂的诊断及外科的各种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肝破裂诊治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肝破裂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其中手术治疗91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修补、清创性肝切除、部分肝叶切除、肝周填塞止血或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非手术治疗25例.结果 手术组 治愈83例(其中2例为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死亡8例,其中手术死亡4例;非手术组 治愈25例,均无死亡.全组治愈108例,死亡8例,死亡率7.4%.结论 Ⅰ~Ⅱ级单纯性肝破裂可保守治疗;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积极处理合并伤,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患者3例。结果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5~15个月。术后8周的X线片显示有连续骨痂通过截骨线,16周已达骨性愈合。负重行走无疼痛,髋膝功能不受限。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一期截骨刮除矫形、打压植骨、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纤维结构不良伴严重弯曲畸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6.
叶春  胡先贵 《上海医学》2005,28(10):887-889
胰腺癌发病率占常见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明显增多趋势,美国每年约有27 000例新发病例,上海近20年发病率增加了4倍.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预后并未改善[1],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其5年生存率低于5%,总中位生存期不到20个月,出现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则小于6个月.因此,胰腺癌的治疗一直是基础和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为胰腺癌开辟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就近年来胰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接触放射线对男性医用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方法:建立放射组和对照组,建立工龄组,比较各组间外周血象异常率及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工龄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象中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男性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象异常率与暴露时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外周血象指标均偏低,提示需加强健康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即XELOX化疗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老年晚期胃癌转化治疗中的初步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1例行XELOX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观察患者转化治疗后的缓解情况及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21例患者经转化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9.5%),部分缓解13例(61.9%),病情稳定6例(28.6%),缓解率为71.4%(15/21)。转化治疗后21例均行腹腔镜探查术,其中行R0切除20例(95.2%),单纯探查术1例。手术时间为124~185 min、中位数为152 min,术中出血量100~210 mL、中位数120 mL,清扫淋巴结数为12~54枚、中位数为32枚。留置胃肠减压时间为51~134 h,中位数为102 h,恢复胃肠功能时间为70~98 h、中位数为78 h,腹腔术区放置引流的时间为4~9 d、中位数为6 d,术后住院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骨康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1.7%)(P0.05)。两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LP和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骨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阿里地区不同海拔及不同驻守时间驻地官兵的血常规指标。方法选取2021年8—9月某部参加体检的148例男性官兵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拔,将研究对象分入3800 m组(n=67)、4500 m组(n=33)、5300 m组(n=29)、5500 m组(n=19);根据不同驻守时间,将研究对象分入1年组(n=30)、2年组(n=77)、5年组(n=31)、8年组(n=10)。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常规指标,分析不同海拔、不同驻守时间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300 m组、5500 m组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总数与3800 m组、4500 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总数2年组较1年组升高,5年组较2年组升高,8年组较5年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2年组较1年组降低,5年组较2年组升高,8年组较5年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总数2年组较1年组升高,5年组较2年组升高,8年组较5年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年组较1年组降低,5年组较2年组降低,8年组较5年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海拔(5300 m和5500 m)驻地官兵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入驻时间呈正相关(r=0.068、0.098、0.105,P<0.05),红细胞总数与入驻时间呈负相关(r=-0.022,P<0.05);低海拔(3800 m和4500 m)驻地官兵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与入驻时间呈正相关(r=0.162、0.142,P<0.05),红细胞总数与入驻时间呈负相关(r=-0.068,P<0.05)。结论高原环境下不同海拔及不同驻守时间驻地官兵的血常规指标会发生明显改变,应根据海拔及驻守时间对高原驻训人员实施具有针对性的高原卫勤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