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 lar smooth musc le cells,VSMC)表型转化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m itogen-activated prote in k inase phosphatase-1,MKP-1)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用HE染色、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检测假损伤组(S组)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壁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和MKP-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损伤后1 d中膜腔侧、3 d管腔内表面可见增殖的VSMC,57 d新生内膜(neointim a,NI)形成并逐渐增厚,1435 d NI进行性增厚;各组中膜均有增殖的VSMC向腔面集聚。②S组中膜VSMC及内皮细胞PCNA为阴性;中膜于损伤后114d,NI于514 d PCNA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多,14 d达高峰,28 d后开始逐渐减少,但NI阳性率多于中膜。③S组中膜SMα-actin表达为阳性,内皮为阴性;中膜阳性面积于损伤后1 d开始减少,3 d最为明显,5 d后开始逐渐增加,NI阳性表达弱于中膜。④S组中膜MKP-1呈弱阳性或阳性表达,损伤后1d即开始下降,57 d达最低,14 d稍有回升,至35 d仍未回到假损伤组水平;NI阳性表达弱于中膜。MKP-1表达变化与PCNA表达变化呈负相关。结论:VSMC增殖能力与其表型转化密切相关,MKP-1参与了损伤后VSMC表型转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