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81.
如何掌握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指发生于骨髂成熟后的脊柱畸形,多南椎间盘退变、骨质疏松引起的病理骨折及椎间失稳所致。畸形常见于胸腰段和腰段,主要发生于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部酸困、疼痛,根据椎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不同,患者可表现不同的下肢症状:神经根性疼痛主要与侧隐窝狭窄和畸形凹侧神经根受压或凸侧神经根受牵拉有关。中央管狭窄可导致间歇性跛行,部分患者有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总结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折块形态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的骨折块处理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对136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观察,将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根据占椎管容积、完整性、部位分为A、B1、B2和C型,并总结不同分型的减压方式。结果 A型利用后纵韧带的弹性张力进行骨折块间接复位,B1型用骨刀切碎分离并去除骨折块,B2型用异形骨冲将骨折块直接冲入椎体后方,C型采用骨折块分离、切碎后取出。本组病例手术前后伤椎椎管狭窄明显改善,椎管减压充分,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随访时14例ASIA分级A级患者仅有部分神经根功能恢复,其余病例分别提高1-3级。结论 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3.
椎管环形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伴有脊髓损伤的脊柱爆裂骨折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后,常因椎体后缘骨折块的存在,使神经压迫得不到完全解除。前路侧前方椎管减压同样很难解除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1993年以来,作者采用后路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53例,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84.
膝关节镜下多种钢丝固定方法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探讨不同骨折情况各种钢丝穿入和固定方法,总结此种技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髁间棘骨折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的微创治疗方法。根据骨折情况,固定方法包括单钢丝、多钢丝、三角形或交叉钢丝固定方式。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随访9—30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例单钢丝固定者术后4个月钢丝自打结处断裂,骨折移位不明显;2例膝关节活动度受限,其中1例未完成康复治疗,1例为陈旧性骨折。余患者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为恢复膝关节稳定,避免髁间窝撞击等并发症,对明显移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应早期实施固定治疗。比较开放手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利于功能恢复等优点。根据骨折情况,可采用单钢丝、多钢丝、三角形或交叉钢丝固定等方式。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以来56例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48例,随访平均20个月(6个月~62个月), 其中29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级~3级(平均1.8级).A级16例有2例恢复到B级,1例恢复到C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5例,有2例出现轻度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螺钉松动, 无1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8° (11°~35°)矫正到术后10° (0°~15°),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32°(15°~55°),恢复到术后88°(72°~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6.
目的总结动态中和系统( dynamic neutralization system,Dynesys )作为融合或非融合器械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 )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应用 Dynesys 治疗 DDD 患者51例,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38~74岁,平均54.6岁。本组病例单节段34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2例,使用方法包括非融合、融合和混合应用,其中单节段融合12例,非融合22例,双节段非融合5例,混合应用10例,三节段1例非融合,1例混合应用。共固定70个节段,其中融合23个节段,非融合47个节段。手术方法:融合节段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切除、PLIF (自体骨或混合骨粒),非融合节段仅行椎板开窗减压、侧隐窝开放、间盘有限切除。通过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 )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评估临床疗效,并通过侧位 X 线片和 CT 二维重建评估融合节段的椎间融合率,动态侧位 X 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运动功能保留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23个月。VAS 腰痛评分术前5.9±1.7,术后2.0±1.5( P<0.05)。下肢痛评分术前7.3±1.6,术后1.6±1.5( P<0.05)。ODI 指数术前(61±19)%,术后(22±13)%( P<0.05)。47个非融合固定节段中有31个(66%)节段保留有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3.5°,但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 P<0.05)。23个融合节段均无椎间活动度,融合率56.5%。无不可逆性神经症状加重、内植物失败、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结论Dynesys 治疗 DDD 的近期疗效满意,可在融合、非融合、混合应用不同方式中个体化选择。作为非融合器械使用仅能够部分保留椎间活动度。作为融合器械使用,能够提供椎间足够稳定,但植骨融合率低于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87.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模拟腰椎侧凸矫形手术,探讨内固定螺钉位置对脊柱侧凸矫形的效果。方法:利用Simpleware软件建立L1~L5侧凸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侧凸角40°。在此模型上设计6组(A~F组)凹侧椎弓根螺钉置入计划,其中A-E组为5个椎体依次空缺1个螺钉,F组作为对照行5个椎体置钉,连接矫形棒。应用ANSYS和ADAMS软件,计算矫形过程中反旋转和回弹时置入物所受载荷(最大扭矩及最大拔出力)以及脊椎的应力应变场。结果:6组矫形结束后的侧凸角分别为30°、23°、25°、22°、29°、21°。所需最大扭矩分别为3.1N·m、3.3N·m、4.6N·m、3.4N·m、4.2N·m和3.3N·m。螺钉所承受最大拔出力分别为418N、383N、437N、395N、420N和380N。结论:在保持一定固定范围条件下,间断减少非弧顶固定螺钉,在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可得到较好的矫形效果。  相似文献   
88.
针对重度脊柱侧凸,传统的分期矫正手术不仅治疗周期长,在畸形矫正过程中,往往会因脊髓受到过度牵拉而增加神经损伤的机会。全脊椎截骨术是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展的治疗重度和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主要方法,它能使矫正手术一次完成,并随着畸形矫正,脊髓相对短缩,只要局部椎管减压充分.很少引起不可逆性的神经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89.
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手的解剖及功能特点,设计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骨骨折。方法:于骨折两端、指背伸肌腱两侧各固定2根交叉半螺纹骨针并与外固定架连接,通过调节螺杆中央万向轴使骨折端复位。所有患者均未辅助其他外固定。结果:治疗63例,平均固定27.1天,随访6.7月,与健侧比较,伤指无明显成角和旋转畸形,X线片显示骨愈合平均时间54.2天,无不愈合。结论:生物力学试验表明固定器稳定性良好,临床能满足术后早期手指功能锻炼要求。操作简单,固定范围局限,不影响相邻关节活动  相似文献   
90.
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断表述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 (MSF)的诊断表述与手术治疗。方法 总结Scofix器械治疗的 4 6例MSF ,按ASIA分级、感觉运动评分、伤椎椎体中央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4 6例MSF ,累及椎体 10 0个节段 ,关键损伤部位骨折类型以爆裂骨折和骨折脱位为主 (82 .6 % )。平均随访 2 .5年。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病例的ASIA分级分别提高了 1~ 2级 ,感觉运动评分行t检验 ,B、C级术前与随访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例 (A级 )的ASIA分级无改善 ,感觉运动评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但分别平均提高 19.3分和 15 .9分。结论 MSF的诊断表述应明确多节段骨折的关键部位及骨折的性质 (按关键损伤部位排序 )、脊髓损伤的程度 ,以便于临床比较 ;固定节段应根据骨折类型 ,选择不同的固定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