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5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37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91篇 |
内科学 | 128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09篇 |
外科学 | 30篇 |
综合类 | 192篇 |
预防医学 | 52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5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41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7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9篇 |
1961年 | 1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胆囊管低位汇入的X线诊断(附8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胆囊管低位汇入的X线表现,着重讨论胆囊管的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及其临床病理学诸问题,材料和方法:报道84例直接法胆系造影发现,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就胆囊管的长度、宽度和瓣膜的病理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84例低位汇入者中胆囊管过长52例,胆囊管明显扩张57例,胆囊管瓣膜减少40例。84例中慢性胆囊炎79例,胆囊结石33例,其他疾病45例。结论:胆囊管低位汇入为一种先天异常,术前行直接法胆系造影了 相似文献
42.
<正>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是一种主动耗能多基因参与调控的细胞自我灭亡的过程。是组织发育形成和功能维持的必需生理现象,它在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其特征为:保持完整膜结构的细胞固缩,细胞浆大泡形成,染色体浓聚,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核酸内切酶激活将DNA切割成为180~200bp片断,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特征DNA梯形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仅与瘤细胞的增殖而且与其凋亡密 相似文献
43.
概念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 相似文献
44.
45.
"木香-槟榔"制剂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木香、槟榔单独及配伍使用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胃饲树脂小球并计数的方法计算胃排空率及采用高灵敏度应片传感器记录在体胃和离体十二指肠运动在用药(木香、槟榔、木香—槟榔)前后的改变。结果 单味木香制剂不能加快大鼠胃排空;使用单味槟榔和木香—槟榔制剂后胃排空率均快于对照组(P<0.05,P<0.001),但前者作用弱于后者(P<0.05)。木香、按榔、木香—槟榔制剂均使胃运动加快,木香、槟榔的作用较木香—核榔制剂小(P<0.001)。木香使离体十二指肠运动减弱,槟榔和木香—槟榔制剂则增强十二指肠运动,前者的作用较后者弱。结论 木香—槟榔配伍使用能增强胃肠运动,效果好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46.
47.
正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更高。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眩晕"范畴,脉见迟脉、结脉。近年来,笔者采用中成药参仙升脉口服液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放弃(或)无安置起搏器指征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2-76 相似文献
48.
<正>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承办的"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中医脾胃消化病年会"于2014年8月1—3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此次会议共收到全国各省市学术论文392篇,在大会进行专题报告及学术交流的论文54篇,参会 相似文献
49.
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发展西医基础上的结合,是在两个医学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它不会代替或影响中医和西医,只会促进中医和西医的发展.在现阶段,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可以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2组均口服阿司匹林、地巴唑,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基本方组成:丹参、枳实、三七、生地黄、泽兰、牛膝、牡丹皮、茜草、蝉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76%,对照组为52.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比单用西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