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6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30种常用蔬菜的抗突变作用 应用SOS显色试验鉴定了30种蔬菜对甲基亚硝基胍(MNNG)、苯(并)芘[B(a)P]、紫外线(UV)诱发的SOS反应的抗突效应。结果表明,蔬菜水溶性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均有不同的抗突变作用。大部分蔬菜的丙酮提取物具有抗突变作用;6种蔬菜的水溶性提取物具有抗突变作用。它们对抗致突物具有专一性。韭黄、大蒜叶、韭菜、蒜瓣水溶性提取物是典型的强抗突变物,能抑制MNNG、B(a)P、UV引起突变;而生姜和花菜只能抑制MNNG引起的突变。SOS显色试验获得的结果与Ames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2.
人mes试验是应用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作为遗传指示物的一种回复突变试验,因而,在培养基中,只允许加入痕量组氨酸,否则,活菌得以生长,影响获得正确结果。然而,某些食品常富含包括游离组氨酸在内的各种氨基酸。测定血、尿样品时,也会遇到组氨酸的干扰。因此,检测此类样品,须去除样品中所含的组氨酸。我们应用非极性树脂XAD-2处理了两个含组氨酸的样品,即高蛋白营养冲剂和“地龙液”。它们在经XAD-2滤过前的组氨酸含量分别为30.13mg/100ml和29.00mg/100ml。滤后为0.49mg/100ml和0.7mg/100ml去除率达97.6%和98.4%,而残留率仅1.6%和2.4%,符合可直接进行Ames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3.
LS-4100是在医用质量控制下合成,并经过严格的理化性能测定和生物学检测证明无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是长期体内种植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4.
开展人群监测研究,精确评定环境诱变剂对健康的危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预防人类的健康问题,遗传毒理学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接触遗传毒物及其对健康危险度评定的精确资料。人群监测研究是评价人类接触环境诱变剂及其生物效应,以及对人类健康结局的重要步骤。当前,在开展人群监测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下见解:(1) 应用人类细胞评价接触和健康危险度以往普遍应用人类血细胞(如淋巴细胞、红细胞)作为“岗哨”细胞,用于测定接触的生物标记效应并提供健康危险的早期警示信号,然而在危险度评定及疾病预防研究中,该方法尚不具备充分的可信性,因此应用其它易于获得又更能代表疾病靶细胞的人…  相似文献   
45.
煤烟致大鼠肺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煤烟导致细胞体系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方法:以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甘露醇等不同作用位点的抗氧化剂作为实验干预手段,采用MTT比色法和溴乙锭荧光法观察煤烟所致细胞毒性和肺细胞DNA交联形成作用。结果N-乙酰半胱氨酸(NA)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烟气致的细胞毒性和细胞DNA交联形成作用;而甘露醇却没有观察到上述作用。结论煤烟在细胞内经代谢活化后产生的某些代谢产物可以降低氏内谷胱甘肽含量,引起  相似文献   
46.
韭黄的抗突变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应用SOS显色试验和Ames试验研究了韭黄水溶提取物的抗突变作用,并以一些特殊的菌株研究了抗突变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韭黄水溶性提取物具有抑制SOS反应作用,在Ames试验中能抑制致突物的致突变作用,能在大肠杆菌GW1060,GW1104中抑制温度诱发的SOS反应,但不能抑制SOS网络开放型菌株GW277的SOS反应,因此,其抑制SOS反应的机理为在细胞内抑制RecA蛋白酶调控的LexA抑制体的  相似文献   
47.
二甲苯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二甲苯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取新生SD大鼠的海马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培养 2周后 ,用二甲苯染毒 ,染毒浓度分别为 3、6和 9mmol/L ,染毒时间为 4、12和 2 4h ,并设阴性对照组和神经节苷酯组 ,染毒后 ,观察神经细胞的存活率、LDH活性以及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结果 :染毒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下降 (P <0 .0 5 ) ,并有浓度 -效应关系。LDH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5 )。结论 :二甲苯母体对神经细胞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8.
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新的转基因小鼠致突变检测模型.选用xylE基因作为诱变的靶基因,以pESnx穿梭质粒作为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将线状pESnx导入ICR小鼠制备G0小鼠.将显微注射后存活的352/549枚受精卵分别移入24只受体雌鼠的输卵管中,共产生41只仔鼠,存活30只(G0),经过整合检测,检测出转基因小鼠17只,阳性率为57%.从中筛选出2只完整整合了pESnx的转基因小鼠作为首建鼠(foundermouse)进行繁育,目前已繁殖到第三代(G3).经过逐代整合检测,证明转入的基因可稳定地遗传.上述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制备了在基因组中整合了pESnx质粒携带xylE的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49.
致癌机制的当前认识:遗传毒物与非遗传毒物印木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200433自Ames发表“致癌物和致突物”一文后不久,他建立了用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组份掺入的致突变试验,以此证实肿瘤是由突变引起的细胞复制的疾病。这种评价接触致癌物危险度...  相似文献   
50.
据各国对死亡原因的统计资料表明,癌症已是主要的死因之一。究其原因,发现在人类环境中,许多潜在的致癌因素存在于吸入的空气中、饮水中和食物中,以及生活和生产环境中接触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据Weisburger统计,人类肿瘤的病因,85~90%与环境因素有关(见表1),因而人们对物质毒性的关注,除原来所要求的急性、亚急性(亚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