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抗癌胚抗原(CEA)抗体C50进行放射免疫显像(RI)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对152例临床怀疑为各种肿瘤的患者做了RI检查,包括卵巢肿瘤115例,肠道肿瘤26例和肺肿瘤11例。②用2巯基乙醇还原法标记99mTcC50,其标记率达90%以上,单抗用量1~15mg。③静注地塞米松防过敏,99mTcC50静脉注射后4~6h采集平面或断层图像。④以病灶处有放射性浓聚或T/NT比值大于12为阳性判断标准。⑤全部病例均做了病理检查,其中卵巢肿瘤组同时进行了B超诊断,肠道肿瘤组做了免疫组化实验。结果:99mTcC50在恶性病变灶中有较多的滞留,诊断敏感性882%,特异性832%,准确性为849%,转移灶的检出率达844%,其诊断效能明显优于B超。而RI的质量与血清CEA水平无关,与肿瘤的大小、肿瘤细胞CEA反应及肿瘤细胞分泌的CEA在组织中的分布有关。结论:认为99mTcC50RI对肿瘤的定性诊断和转移灶的检出有价值,是一种安全、简便和实用的影像诊断新方法  相似文献   
92.
量化放射性核素活度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多参数量化放射性核素活度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的可行性。方法:197例经确诊为Graves′病的患者,86例行多参数量化^131I治疗,另111例以传统的单位甲状腺重量吸收剂量法治疗,并进行比较。结果:多参数量化^131I剂量治疗组与单位甲状腺重量吸收剂量法治疗组的有效率皆为89%,治愈率分别是91.8%和86%、复发率分别是3.4%和5.4%、早发性甲低发生率分别为3.4%和4.5%。结论:多参数下利用^131I治疗Graves′病是可行的,可规范和指导^131I治疗Graves′病,提高总活度的准确性,减少复发率和早发性甲低。  相似文献   
93.
^99mTc—HL91肿瘤乏氧显像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Tc-HL91在肿瘤组织内的摄取,评估99mTc-HL91肿瘤乏氧显像的临床价值,并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比较分析.材料和方法:对17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成像及99mTc-HL91乏氧显像.结果:1、4小时99mTc-HL91断层显像与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放射性比值(T:N值)分别为1.60、2.60、4.73.以T:N值1.5作为截断点,99mTc-HL91显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80.0%、87.5%、96.0%、57.1%,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发现的恶性肿瘤病灶中,均见99mTc-HL91摄取.结论:99mTc-HL91显像对探测肿瘤乏氧有意义,与18F-FDG显像一样为临床判断肿瘤预后和采用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94.
脑梗死后乏氧组织长时间存在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脑梗死后长时间存在的乏氧组织与患者病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意义。方法46例起病14d内的完全或部分前循环梗死的患者,行99mTc—HL91 SPECT脑乏氧显像及同机cT扫描。在乏氧显像当天和起病21d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在起病30d和90d行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修订的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乏氧显像阳性与阴性患者的NIHSS、MBI、MRS评分,分析乏氧组织体积与这些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患者乏氧阳性;②乏氧显像时NIHSS评分值及其与起病21d时的NIHSS评分的差值在乏氧阳性与阴性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4,0.00)。该差值与乏氧组织体积和脑梗死亚型呈线性关系(β=0.02,1.58;P=0.02,0.03);③乏氧组织体积与起病90dMBI、MRS评分呈等级相关性(r=0.39,P=0.03;r=43.39,P=0.03)。乏氧组织体积与起病90dMRS评分呈线性关系(β=-0.01;P=0.02)。结论脑梗死后存在的乏氧组织可作为估计患者早期病情好转的一个新指标,而且可能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95.
导向化疗对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献平  李宝金  陈声乐 《癌症》2000,19(4):331-333
目的 :探讨导向化疗对肠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 0例大肠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A组单纯手术切除 ;B组术前静注化疗药物 ;C组术前静注导向化疗药物。术中取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肠道组织进行AgNORs染色及检测。 结果 :1 手术组 (2 0例 )、化疗组 (13例 )、导向化疗组 (17例 )癌细胞AgNORs/核颗粒分别为4 18± 0 5 0、3 13± 0 2 0、2 2 9± 0 6 9,两两比较其差异存在显著性 (P <0 0 0 1) ;正常肠道细胞AgNORs/核均数分别为 1 81± 0 32、1 86± 0 2 5、1 80± 0 33,(P >0 0 5 )。 2 手术组、化疗组、导向化疗组肿瘤细胞AgNORs颗粒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分别为 :0 2 85 8± 0 0 6 74、0 2 0 2 6± 0 0 5 93、0 2 0 0 9± 0 0 35 5 ,化疗组、导向化疗组与手术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化疗组与导向化疗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 手术组、化疗组、导向化疗组肿瘤细胞AgNORs颗粒光密度与肿瘤细胞核总光密度比值分别为 0 36 6 8± 0 0 6 0 3、0 30 36± 0 0 5 18、0 2 5 12± 0 0 374,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导向化疗与化疗均影响大肠癌细胞的增殖动力学 ,导向化疗对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比化疗更明显。  相似文献   
96.
^99mTc—MIBI与^99mTc—PPM肺肿瘤阳性显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分析^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与^99mTc-培普利欧霉素(PPM)肺肿瘤显像的特点与诊断效能。方法:对48例使用^99mTc-MIBI与39例使用^99cTc-PPM肿瘤阳性显像的结果通过目测观察,T/N(肿瘤与非肿瘤)比值测定,储存指数RI测定,延迟显像摄取指数DUI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目测观察,^909mTc-MIBI显像对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4.12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肾定量指标和生化检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2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肾显像,并分析GFR和^99mTc-亚锡喷替酸肾图定量指标,同时与血BUN、尿蛋白和β2-m等对照。结果:^99mTc-亚锡喷替酸肾显像定量指标GFR和血肌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中早期诊断上有显著的作用。结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应以各种生化检查配合^99mTc-亚锡喷替酸肾显像和其定量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98.
目的评价肾动态显像和Cockcroft-Gauh公式法在肾功能不同分期时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价值。方法选择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4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GFR〈60ml/(min.1.73m^2)(24例),GFR〉60ha/(min.1.73m^2)(17例)。以双血浆法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为金标准,将肾动态显像法所测值分别于双血浆法测得的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3(P〈0.01)。肾动态显像法所测肾小球滤过率(单位:ml/(Min.1.73m62)分别为,1组(20.62±10.54)、2组(65.86±20.05),肾动态显像法所测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与双血浆法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较低的估计了真实值。结论肾动态显像法与双血浆法测得GFR有较好相关性,肾动态显像不同程度的低估了肾小球滤过率。  相似文献   
99.
不同滤波函数对^99mTc—MIBI心肌SPECT图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探讨两种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41例因怀疑恶性肿瘤或有骨转移病人在4周内同期行18F-FDG显像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9例恶性肿瘤,确诊骨转移瘤19例,11例良性骨病变,9例正常,2例良性肿瘤。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4.7%、85.0%、87.1%、93.7%和89.7%,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分别为84.2%、55.0%、65.3%、76.5%和69.2%,两组仅准确率(P<0.05)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两种显像在判断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的效果基本相同,都是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但18F-FDG显像对骨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高于骨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