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通过检测MCM7和HPV在上颌窦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maxillary sinus,MS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MS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SSCC(实验组)、癌旁组织(癌旁组)和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MCM7及HPV的表达,应用SPSS 22.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CM7在癌旁组和对照组上皮中大部分位于基底层,而其在MSSCC中呈弥散分布。MCM7在对照组(P=0.000)、癌旁组(P=0.000)和实验组(P=0.000)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②MCM7的表达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30),并且随着分化程度的下降,MCM7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③伴HPV感染的细胞无论在对照组、癌旁组或实验组中分布均无明显规律。HPV在对照组、癌旁组及实验组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0.00%(4/10)、95.65%(22/23)和78.57%(33/42)。④HPV感染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5),而与患者性别(P=1.000)、年龄(P=0.332)、吸烟(P=0.536)、临床分期(P=0.806)及肿瘤分化程度(P=0.489)无关。⑤在实验组中,伴HPV感染者,MCM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07),且呈正相关关系(rs=0.317, P=0.041)。结论:MCM7和HPV可能与MS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MCM7异常表达可作为筛查HPV感染病例的良好临床病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42.
激光美容治疗技术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治疗形式,通过将光能传递至皮肤表面这一形式,来治疗面部皮肤老化或由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病损.从根本上讲,可以将其定义为两种类型,即剥脱性方法和非剥脱性方法.  相似文献   
43.
周青  张桂荣  李瑞武  孙长伏  卢利 《口腔医学》2007,27(12):639-642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对舌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增殖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反义寡核苷酸(AS-ONS)作用于Tca8113细胞;采用MTT法测定AS-ONS对Tca8113细胞的毒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测定Tca8113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AS-ONS可明显地抑制Tca8113细胞的生长,其生长抑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具有浓度依赖性;AS-ONS对于Tca8113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AS-ONS作用于Tca8113细胞,其细胞毒性作用较弱;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AS-ONS组随药物浓度增高,细胞生长出现抑制。透射电镜观察到AS-ONS组作用的细胞细胞膜破损,细胞核内染色质凝聚,边集,并穿过核膜溢入胞质中,胞质部分溶解,线粒体空胞变性;AS-ONS对端粒酶活性抑制效果非常明显。结论反义寡核苷酸AS-ONS可明显地抑制Tca8113细胞的生长,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靶向于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地抑制Tca8113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雨课堂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2017级口腔医学专业2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设为实验组(雨课堂教学组),另一个班设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48人(男18人,女30人);对照组46人(男17人,女29人)。在完成本学期教学内容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及成绩考核。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取得显著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面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对于面神经的损伤 ,给予及时修复 ,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从 1991年~ 2 0 0 0年共收治 86例 ,其中资料完整的 4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在资料完整的 46例中 ,男 3 9例 ,女 7例。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6岁。一期修复 2 0例 ,二期修复 2 6例。损伤原因 :刀伤2 9例 ,玻璃等锐器伤 12例 ,车祸 5例。损伤面神经各分支、颞颈面干及面神经总干总计 96条神经。其中颞支 2 0条 ,颧支 17条 ,上下颊支 45条 ,下颌缘支 7条 ,颈面干 2条 ,颞面干 3条 ,总干 2条 ,合并腮腺导管损伤 2 6例。我们对二期手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4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是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OMSI病例具有耐药菌感染增多、重症感染增多、致死风险增加等特点。为提高OMSI的治愈率,其治疗原则与方法需与时俱进。因此,依据国内部分专家当前诊治OMSI的...  相似文献   
47.
微创技术在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及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及相关技术。方法:收集临床病例38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应用改良耳屏切口作为入路,借助内镜在腮腺咬肌筋膜下分离建腔,并解剖面神经相关分支,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将肿瘤及部分腺体切除。B组采用传统术式。通过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的问卷调查,面神经功能评价内镜及射频消融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术区疼痛程度、面神经功能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引流量、术区麻木程度、面部美观满意度在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实施改良耳屏切口的腮腺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安全可行,并发症低于传统术式,瘢痕隐蔽,达到了微创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8.
舌鳞癌侵润和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研究舌鳞癌侵润和颈淋巴结转移因素对肿瘤预后的影响,作者对92例舌鳞癌诸多病理因素经SPSS/PC+数据分析软件处理,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肿瘤侵润方式(MI)、癌周侵润淋巴细胞密度(PLID)、T分期和病理分级与颈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多因素分析只有MI和PLID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与侵润方式相关的因素分析中,单因素分析、T分期、病理分级和PLID与MI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分析仅T分期P=0.045。MI和PLID是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重要因素,T分期与MI相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预处理方法对在体兔颌下腺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血管夹夹闭兔颌下腺动、静脉1h后恢复血运建立领下腺I/R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施加缺血预处理(IP)因素,夹闭颌下腺动、静脉5min和10min,相对应放开血管夹恢复血运10min和15min,制作两种IP模型IP1和IP2,然后再进行I/R损伤实验。检测I/R组、IP1组、IP2组颌下腺组织缺血再灌注1,2,3,5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组织标本HE染色。结果:I/R后SOD活力升高,MDA含量上升。IP2组SOD活力显著高于I/R组,但低于IP1组。IP2组MDA含量显著低于L/R组,但高于IP1组。HE染色结果IP1组颌下腺损伤程度低于IP2组,IP2组伤程度低于L/R组。结论:IP可以减轻I/R对颌下腺的损伤,IP1较IP2减轻L/R对颌下腺的损伤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0.
��沿����580���ع��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损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04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5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3.75:1。>20~40岁为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占55.0%。骨折以5、8、9月份多发。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57.24%。颌面部骨折类型以下颌骨骨折发生率最高,占61.72%。伴有神经损伤者219例,其中以眶下神经损伤发生率最高,占47.94%。合并损伤以四肢损伤最为多见,占合并损伤患者的37.86%,颅脑损伤居第2位,占26.70%。颌面骨折治疗以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方式,占83.60%。结论颌面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