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精神医学领域,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尽管对它的研究很多,但至今仍然病因不明,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为探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人的抑郁与消极应对干预效果,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目标依据。方法对50例老年慢性病人的抑郁与消极应对进行了为期1a的心理干预,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应对方式问卷(WCS)对研究对象的干预效果进行自身对照测评。结果干预前GDS得分较高,为(20.93±1.90)分,干预6个月为(17.88±1.80)分,干预1a后为(11.80±1.60)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WCS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前应对方式以退避、幻想、自责运用次数较多,分别为(4.7±2.4)次、(5.3±2.2)次、(4.7±2.2)次;干预6个月时分别为(5.3±2.1)次、(4.8±1.8)次、(4.1±2.0)次,与干预前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a后,运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次数比干预前增多,而退避、幻想、自责运用次数减少,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米氯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42例,口服米氮平片,起始剂量每晚10mg,3d加至15mg,1周内加至30mg,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D-IBS胃肠道症状总体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39例完成8周的观察,至8周末有效率达97.4%。患者胃肠道症状评分、CGI、HAMD、HAMA评分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时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嗜睡、疲乏感,多出现在1周内,能自行缓解。结论:米氮平既能缓解D-IBS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又能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