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胃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候与凋亡相关癌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癌前病变(PLGC)中医证候与bcl-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PLGC病例共40例,其中中度异型增生24例,重度异型增生9例,不完全性结肠化生7例;兼气滞证10例,兼胃热证12例,兼血瘀证18例。采用原位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bcl-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结果】本组PLGC中,bcl-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在转录水平均有过度表达,并随病变的进展而表达逐渐增高。在不同的兼证中,bcl-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mRNA的表达强度依次为兼气滞证<兼胃热证<兼血瘀证。【结论】bcl-2癌基因和p53抑癌基因在PLGC中有异常表达,其表达与不同兼证有关且可能有一定的证候特异性。  相似文献   
82.
胃炎消治疗胃癌前病变对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炎消、维酶素对胃癌前病变治疗前、后细胞凋亡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胃炎消治疗后(25例)细胞凋亡指数从10.1±9.1升至19.3±16.4(P<0.05)。维酶素组(15例)细胞凋亡指数无明显改变(P>0.05)。胃炎消能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从52%下降至28%(P<0.05);维酶素对此无影响。胃炎消和维酶素对P53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胃炎消可明显抑制Bcl-2蛋白表达,并可诱导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3.
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这一类疾病的主要治疗的手段,其可以减轻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症反应,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的复发,部分病例报道还可能使胃粘膜组织相关性淋巴瘤消退。  相似文献   
84.
[目的]总结劳绍贤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临证用药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记录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从疾病的诊治思路及经验方药方面论述劳教授治疗脾胃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其常用药对和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佐证。[结果]劳绍贤教授临证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通过舌诊将脾胃疾病分为脾胃湿热、气滞胃肠、脾胃气虚、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依据证型选用药对,同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验用药和处方。脾胃湿热证者,治以清热祛湿;气滞胃肠者,治以调畅气机、疏肝和胃;脾胃气虚证者,治以健脾祛湿;气阴两虚证或兼瘀热互结者,治以气阴双补、瘀热并清,临床治疗脾胃病收效显著。所举验案中患者辨证为肠道湿热、气血凝滞,予以清热祛湿、理气行血治疗后,疗效良好。[结论]劳绍贤教授病证结合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疗效良好,其临床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用清热化湿复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21例,并对治疗前后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D肠道细菌比例: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革兰阳性杆菌明显上升(P〈0.01);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P〈0.01)。②肠道菌群密集度: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密集度无明显上升(P〉0.05)。③肠道菌群多样性: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明显改变(P〉0.05)。(少需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下降(P〈0.05,P〈0.01)。⑤厌氧菌:与治疗前比较,脾胃湿热证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明显上升(P〈0.01)。结论清热化湿复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86.
总结劳绍贤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在治疗中,劳绍贤并不主张单纯以补虚的角度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建立了自己的诊治思路。诊断方面以舌诊为主,根据舌象确定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辨证分型为湿热中阻、肝气犯胃以及脾气亏虚,并对应其经验方清中安浊汤、疏肝和胃汤和香砂六君子加减。治疗方面,随症加入自己的经验用药,疗效显著,对中药救必应、五爪龙及丝瓜络的使用也颇具岭南特色;另外对方剂整体的寒热温凉颇有心得,能较好地适应患者的各种体质。  相似文献   
87.
治胀以理气为要除满以降逆为先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所(510407)劳绍贤胃脘胀痛或腹满是临床常见症状,多伴随有胸膈烦闷、嗳气吞酸、胃纳不振,或大便不畅,甚至便秘等症状,属祖国医学“痞满”范畴。脾胃升降失常是其症状产生的主要病机。从现代消化道病理生理角...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现代医学和中医学两个角度就近二年来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认为:胃癌的流行病学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胃癌细胞动力学、肿瘤酶学、肿瘤免疫学,以及在基因水平寻找胃癌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是近两年的研究重点;对胃癌癌前病变仍以追踪观察为主要措施;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9.
胃十二脂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尤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但是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ar Py-lori,HP)的发现为慢性胃炎的病因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举世瞩目。 自1983年Marshall首次分离出HP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基础到临床,在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药理学等领域.对HP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90.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证治研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