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搭桥(CABG)对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1周、1月和3月应用SRI技术对23例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I周左心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主动排空分数(LAAEF)及被动排空分数(LAPEF)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LAVp、LAVmax、LAVmin和LAAEF减小,LAP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SRs、SRe和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SRs和SRe升高、SRa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Rs和SRe升高更为显著,SRa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月、3月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率分别与SRa的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r=-0.751,-0.783,均P<0.01).结论 CABG术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表现为储蓄功能和辅泵功能减低,管道功能增加.SRI可以评价左心房功能,动态观察CABG手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肌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背向散射积分联机分析技术检测 3 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前间隔标化平均背向散射积分值 (AII% )以及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 (CVIB)。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肌AII %明显增高 (2 2± 0 2vs 1 6± 0 4,P <0 0 5 ) ,而CVIB则明显降低 (5 2± 1 0vs 7 1± 1 2 ,P <0 0 5 )。结论 :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可以定量客观地评价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肌病变 相似文献
55.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年龄≤65岁的患者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298例年龄≤65岁患者(其中122例年龄≤55岁,176例年龄>55岁)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随着SDHVD钙化部位数的增加,患者年龄(P<0.01)、高血压(P<0.001)和糖尿病(P<0.05)的发病率均呈进行性增加;②随着SDHVD钙化部位数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发生率逐渐增加(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DHVD是冠心病有价值的预测因子之一(P<0.01),且预测力大于年龄(P<0.05)和高脂血症(P<0.05);对于女性患者和年龄≤55岁患者而言,SDHVD仍然是冠心病有价值的预测因子(P<0.05,P<0.001),而对于男性和年龄>55岁患者而言,则无预测价值(P>0.05)。结论:SDHVD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且钙化部位数越多,其预测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