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多因素、病理机制复杂的常见恶性肿瘤.该病多发于非洲、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全世界每年约50~100万人死于肝癌.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对短肠大鼠小肠粘膜吸收功能的影响。材料和方法 :研究选用 40只手术成功的SD短肠大鼠 ,按 2× 2析因实验设计随机分为四组 ,分别给予常规全肠外营养、附加谷氨酰胺、附加生长激素及附加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全肠外营养 ,持续 6天。应用生化酶学的方法测定各组小肠粘膜上皮Na+ ,K+ ATPase的活性。结果 :谷氨酰胺组小肠粘膜Na+ ,K+ ATPase的活性较常规组明显增高 ;生长激素组Na+ ,K+ ATPase的活性无明显增高 ;而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组小肠粘膜上皮Na+ ,K+ ATPase的活性较常规组亦有显著性增高。结论 :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能够有效的增加小肠粘膜上皮Na+ ,K+ AT Pase的活性 ,从而提高其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肝原位种植肝癌裸鼠模型在肿瘤发生与转移过程中E-选择素在肝、肺、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人肝癌组织块直接种植于裸鼠肝内,术后15、17、19、21、40天取材,免疫组化法观察。结果:肝癌种植后第15-17天,肝、肺、肾组织中微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呈弱阳性表达,种植后第19天,肝血窦内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种植后第19天,肺组织内E-t选择素表达增强。至40天时,表达最强,结论:E-选择素的表达和增强与肝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 (IFN α)和全反式维甲酸 (ATRA)联合应用对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原位接种人肝癌裸鼠转移模型 ,于不同时间切除移植瘤后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IFN α和ATRA ,治疗 5周后处死动物 ,测量复发瘤大小 ,观察转移情况。结果  7d切除 ,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瘤大小、播散灶数目分别为 10 0 %、(6 4.74± 9.0 5 )mm3、(2 .5 0±0 .85 )个 ,治疗组为 6 6 .7%、(2 .73± 1.76 )mm3(P <0 .0 1)、0个 (P <0 .0 1) ;10d切除 ,对照组肺转移率、肝内复发瘤大小、播散灶数目分别为 10 0 %、(3 2 2 3.93± 1.97)mm3、(34.2 0± 1.30 )个 ,治疗组为 5 0 % (P <0 .0 1)、(10 6 6 .70± 8.0 1)mm3、(3.6 0± 1.14)个。结论 联合应用IFN α和ATRA能抑制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肝内复发、播散和转移。  相似文献   
95.
β肽防治肝癌转移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β肽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侵袭粘附能力和对裸鼠移植人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细胞侵袭实验观察β肽对SMMC-7721细胞侵袭能力及对已与FN粘附的7721细胞脱落的影响。以MTT法测量β肽对7721细胞与FN(fibronectin)粘附的影响。以细胞粘附实验观察β肽对7721-7721细胞,7721-内皮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为探讨整合素蛋白 β3亚基在胚胎着床期的作用 ,本实验应用特异性抗整合素蛋白 β3抗体 ,采用免疫和 Western印迹法 ,二氨基联苯胺显色 ,VDS扫描等技术 ,检测妊娠 d3、5、7、1 5小鼠子宫内膜及人分泌期子宫内膜和妊娠早期中整合素β3亚基的表达量。结果 :小鼠子宫内膜整合素蛋白 β3亚基表达量在妊娠 d5明显上升 ,至 d7时达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 ,P<0 .0 1 )。此后下降 ,d1 5时 ,整合素蛋白 β3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 ,无明显差异。人蜕膜组织和分泌期子宫内膜均有整合素蛋白β3的表达。蜕膜整合素蛋白β3的表达量与胚囊大小无关 ,但比分泌期子宫内膜高 4~ 5倍 (P<0 .0 0 0 1 )。这些结果提示 :整合蛋白 β3亚基在子宫内膜中的特异性变化 ,可能启动、促进胚胎的粘附和着床 ,在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7.
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筛选肝癌自发抗体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采用血清蛋白质组分析技术(SERPA)筛选、鉴定肝癌自发抗体。方法双向电泳分离肝癌细胞系HCCLM3的总蛋白后将其转膜,肝癌、肝炎和正常组血清各8份与膜免疫印迹,图像分析确定不同血清免疫印迹图谱间的差异点及其与双向电泳图谱的对应关系,最后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高重复性HCCLM3的双向电泳图谱及其肝癌、肝炎及正常组血清的免疫印迹图谱,图谱均点数分别为603、70.75±24.25、68.50±23.44和41.38±15.05,肝癌、肝炎组图谱点数明显多于正常组,但肝癌与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质谱鉴定确定了核蛋白、细胞骨架、代谢酶及热休克蛋白等五类肝癌自发抗体。结论SERPA是一种高通量筛选、鉴定肿瘤自发抗体的新技术,大量肝癌自发抗体的发现为肝癌进一步的免疫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应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寻找肝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的特征性糖谱。方法  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诱导建立肝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细胞模型。通过凝集素芯片比较诱导前后细胞膜的糖谱改变,采用凝集素印迹和荧光细胞凝集素免疫组化方法验证芯片结果。结果  诱导后细胞对凝集素ACL、BPL、JAC、MPL、PHA E、SBA和SNA的亲和作用减弱,而对凝集素AAL、ConA、DBA、GSL Ⅱ、ECL、HAL、LCA、LTL、NML、NPL、PHA L、PTL Ⅱ和WFL的亲和作用增强。提示诱导后肝癌细胞表面出现了黏蛋白T/Tn抗原、平分型N-乙酰葡萄糖胺、α 2,6唾液酸和末端α或β连接的N-乙酰半乳糖胺结构减少;而末端和核心岩藻糖、高甘露糖、N-乙酰葡萄糖胺β 1,6分支和复杂型寡糖分支结构增多。结论  肝癌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细胞膜表面糖链结构改变,提示糖链结构与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为有效控制肝癌转移、改善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原癌蛋白18(Oncoprotein 18,Op18)在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 N A干扰,抑制人肝癌细胞HCCLM3中Op18的表达,RT-PCR和Westernb l o t评价干扰效率;通过细胞粘附分析、体外Transwell分析法检测Op18表达缺失后对HCCLM3细胞粘附、运动和侵袭能力的改变;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别在48例未伴转移的肝癌组织和48例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解析Op18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HCCLM3细胞中行RNAi后Op18表达被有效抑制,抑制率达到80%以上;Op18表达缺失后,在不同时间点(20、40和60 min)实验组细胞粘附能力(0.616±0.057、0.740±0.0713和1.001±0.083)较阴性对照组(0.944±0.068、1.196±0.115和1.441±0.053)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提示:经RNAi后实验组细胞运动、侵袭能力(运动:0.145±0.011,侵袭0.127±0.008)较阴性对照组(运动:0.206±0.008,侵袭:0.168±0.012)显著降低(P<0.01);分别在伴转移和未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检测Op18的表达,RT-PCR(Op18与GAPDH相对比值:0.560±0.128vs 0.414±0.086)和IHC(积分吸光度值为:624.771±100.032 vs 413.786±71.833)实验结果均提示Op18在伴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更高(P<0.01).结论:Op18在肝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用ELISA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产物M_1,适合于大规模的流行病现场调查。由于主要试剂和酶标板都靠进口,难于在国内推广。我们改进了测定方法,并使用国产试剂和器材的稳定性、可靠性、重复性与进口抗体和酶标板相同。 材料与方法 材料 黄曲霉毒素B_1(AFB_1),黄曲霉毒素M_1(AFM_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抗AFM_1抗血清和AFB_1-HRP(见方法),ABTS(2,2'-azino-diethy bentiazoline-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