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美容整形外科专业特点,笔者不断制定、修改、完善我科美容整形手术同意书,对达到术后求术者满意和预防医疗纠纷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美容整形手术同意书基于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位求术者如实说明手术有无必要、术后可能达到的效果以及各种并发症等手术风险,这不仅  相似文献   
102.
慢性前列腺炎为青中年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效果难以满意。患者大多应用数种抗生素治疗,但难以显效或疗效不稳定。本院近年收治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30例,有效率为86.7%。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刘通  卢雨霖 《广东医学》1997,18(5):346-347
胃癌病死率占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23%,居首位。我国多数病例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病人,对于不能切除者以及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人们正探索应用化疗、免疫、放射和中医中药等新的综合疗法模式以减少或延迟复发,延长生存期。我科于1992年6月至1996年5月应用FEP方案与生脉注射液配合治疗晚期胃癌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1全部病例为姑息术后、根治术后复发或不能进行手术者,有明确病理诊断,并可进行病灶测温,能客观判定疗效,共55例,其中男40例,女1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52岁,发病部位:贡…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以15只家犬为受试对象,以左或右胸膜间注射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为处理因素,采用动脉直接测压和无创伤性心功能测定方法测量HR、SV、CO、VPE、HOI、MAP、CCP、VER和CMBR作为实验指标,就胸膜间注射布比卡因对心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左或右胸膜间注射布比卡因对心功能均无明显抑制,与某些作者的临床观察资料相符,为临床上进一步应用该法于镇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激痛点动伸推拿治疗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斜方肌M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激痛点动伸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治疗。2组均予前3d每日治疗1次,之后隔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2~3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随访期(治疗结束后2周、4周、6周)进行VAS评分,在治疗后6周随访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周、4周、6周,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结束时有缓慢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VAS评分在随访各时间点均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升高(P0.05),但仍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后4周、6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周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激痛点动伸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斜方肌MPS均有显著疗效,但动伸推拿长期疗效优于传统推拿,值得推广且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6.
冯力  袁勇  李飞  胡永毅  李明星  刘通 《广东医学》2012,33(9):1211-1212
目的探讨心肌线粒体KATP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药物后适应对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体外细胞水平缺氧复氧模型,设立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n=6):细胞缺氧30、60 min后,复氧10 min。尼可地尔组(n=6):细胞缺氧30、60 min后,立即加入浓度100μmol/L的尼可地尔,复氧10min。5-羟基葵酸盐加尼可地尔组(n=6):细胞缺氧前即刻加入500μmol/L 5-羟基葵酸盐,随后步骤同尼可地尔组。复氧10 min后观察细胞台盼蓝染色情况。计算每组中每个标本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数占整个被计数的细胞数的百分比,即为死亡细胞百分比。结果在对照组中,缺氧30、60 min,死亡细胞百分比为(29±2)%及(40±4)%,在尼可地尔组发现在复氧即刻给予尼可地尔,可以明显减少细胞的死亡百分数,缺氧30、60 min死亡细胞数分别为(17±2)%及(2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入5-羟基葵酸盐则可以取消尼可地尔这种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缺氧30、60 min死亡细胞数分别为(30±3)%及(42±4)%。结论尼可地尔是通过开放线粒体KATP通道模拟缺血后适应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  相似文献   
107.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of nerve root decompression approach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applied on minimal invasion between vertebral p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183 case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sease, and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e assess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 ) at 6 months and 1 year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such a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ospital stays and etc. Results: The surgical results were good. The preoperative VAS and JOA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6 months and 1year after the surgery.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between vertebral plates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 disease.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静脉双蒂岛状组织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的方法。方法:对上颌窦、额窦开放性缺损12例患者,利用同侧颞浅动脉、静脉作为供养血管,形成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通过皮下组织隧道将组织块移植到缺损的副鼻窦区,进行副鼻窦窦腔的充填和皮肤缺损的修复。结果:12例患者,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及额支额部岛状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随访观察9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凹陷区填充效果满意,两侧对称性好。3例患者失访。结论:利用颞浅动脉顶支颞筋膜岛状组织瓣和额支额部岛状皮瓣修复副鼻窦开放性损伤,不需吻合血管,操作较简单,易于成活,术后外观满意,是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9.
背景 阿是穴是针灸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常用穴位。然而,其在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的干预时机尚未有相关报道。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电针阿是穴对腓肠肌钝挫伤大鼠腓肠肌高频超声成像评分、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将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6)、模型组(n=18)、24 h电针组(n=18)、72 h电针组(n=18)。除空白组外,模型组、24 h电针组、72 h电针组均参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的方法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并采用超声成像技术进行评定。由于动物无言语表达能力,研究中阿是穴的选取以局部病灶(即腓肠肌肌腹的中点,辅以超声进行病灶定位)作为针刺部位。除空白组外,各组造模后3、5、7 d分别抓取不同的6只大鼠进行以下操作:24 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24 h进行1次针刺治疗,72 h电针组在钝挫伤后72 h进行1次针刺治疗。模型组与2个电针组同步抓取与固定,但不做电针干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 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评分后处死,记录各组大鼠造模后3、5、7 d血清CK水平。结果 模型组、24 h电针组、72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即刻、3、5、7 d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3 d、24 h电针组大鼠不同时间点造模后即刻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与干预后超声分级评分表评分差值大于模型组、72 h电针组(P<0.05)。模型组大鼠造模后3、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24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72 h电针组大鼠造模后3 d血清CK水平低于模型组,5、7 d血清CK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 电针阿是穴能有效促进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的组织修复,损伤后24 h电针阿是穴治疗能较早地促进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通过对乌苏地区近5年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 425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病原菌的来源以伤口分泌物、尿液和痰液为主,分布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占51.22%,革兰阳性(G+)球菌和真菌各占45.65%和3.13%。主要的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肠球菌等。大多数病原菌除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外(耐药率<20%),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和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超过70%,对三代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超过30%;非发酵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肠杆菌(除氨曲南和妥布霉素外);酶抑制剂能明显降低G-杆菌的耐药率;多重耐药菌呈逐年上升趋势;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乌苏地区近5年细菌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结合本地耐药监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防止耐药的孳生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