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59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9篇 |
药学 | 1篇 |
出版年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HCV基因同源性分析在输血后丙型肝炎因果关系鉴定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在输血后丙型肝炎因果关系鉴定中初步应用HCV基因同源性分析方法 ,为确定HCV传播途径 ,有效指导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RT PCR、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和序列测定等方法 ,对 2名输血相关丙型肝炎患者和献血者感染的HCV中包含 2个高变区在内的包膜 (E1和E2 /NS1)区基因片段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一名患者与献血者体内HCV同源性为 99.2 1%以上 ,其同源性显著超过与无关者体内HCV的同源性 ,证实该病例为输血后丙型肝炎 ;另一名患者由于在相关献血者的HCVRNA的检测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其所患丙肝与输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 使用同源性分析方法能初步鉴定不同来源的病毒 ,能为正确诊断输血后丙型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2.
血小板输注的同种免疫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输注的同种免疫反应是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笔者对 2 1 71例血小板输注患者进行输血反应调查 ,结果发现 1 791例随机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发生输血反应的有 5 1例 (2 .8% ) ;而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有 3 6例 (2 .0 % )。在 3 80例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清学技术 (SEPSA) [1 ] 进行配合性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 ,输血反应率为 0 .8%。说明血小板 SEPSA技术对预防免疫性输血反应意义重大。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2 1 71例临床输注单采血小板患者来自上海市 1 3家医院。2 试剂 SEPSA 试剂盒 (批号 :1 9991 1 0 2和2 0 0 0 0 5 1 0… 相似文献
63.
65.
HLA-DM和HLA-DO同属于HLA-Ⅱ类相关抗原加工递呈基因,又被称作HLA-Ⅱb类分子.在获得性免疫中,DM分子通过形成二聚体复合物参与肽交换以及Ⅱ类经典分子荷肽(Peptide-loading of MHC classⅡmolecules)[1],然后启动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并调节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清除体内病原体;而DO分子是DM分子功能的负向调节蛋白,两者通过相互作用影响抗原递呈过程,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免疫至关重要,把二者基因敲除后将导致严重的免疫缺陷或者自身免疫病.现对DM和DO基因从定位、功能及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血小板血型与早期流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血小板血型与早期流产关系的研究200051上海市血液中心刘达庄丁苏鄂王健莲包于勤金丽陆萍上海国际妇婴保健院施婴婴陈惠英刘兴国母婴间红细胞Rh系或ABO系血型不合,可引起Rh或ABO新生儿溶血病,与此发病机理相类似,母婴间血小板血型不合的妊娠免疫可导致... 相似文献
67.
HLA-A,B,DRB1单体型频率计算及其在骨髓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从群体资料计算HLAA,B,DRB1三座位单体型频率,并用于骨髓库寻找HLA匹配供者。方法根据HLA表型群体资料,使用最大数学预期值算法(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计算HLA三座位单体型频率。通过实例运算介绍HLA表型频率以及发现HLA匹配无关供者的概率。结果①使用DNA基因分型技术鉴定12193例无关汉族健康个体HLA表型,计算求得HLAA,B,DRB1单体型频率。②预期概率与观察结果吻合,并用于评估骨髓库的最适大小。结论使用EM算法估计大样本汉族群体HLAA,B,DRB1三座位单体型频率,结果可靠,可用于评估骨髓库的最适大小和组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血小板谱抗原,鉴定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和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为血小板血型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人群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HPA)-1-HPA-1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资料,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技术对O型血小板供者进行HPA-1-HPA-6、HPA-15分型,筛选合适的供者,组成血小板谱抗原。通过建立的血小板谱抗原,利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鉴定同种免疫反应产生的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结果从O型血小板供者中筛选出11名供者,建立了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谱抗原。其可鉴定HPA-1-HPA-6,HPA-15抗体的特异性。在所筛检1 120份样本中,有3例患者检出HPA抗体,其中HPA-4b(Penb)抗体1例,HPA-15a(Govb)抗体2例。结论通过血小板谱抗原鉴定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输注血小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预防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
70.
Zhao Tong-mao赵桐茂 Chi Zhi-sheng池芝盛 WangHeng王姮Shen Mi-fang沈咪芳 Zhou Zong-jun周宗骏 BuKun-ju步坤钜Gu Wen-juan顾文娟 Liu Da-zhuang刘达庄 Zheng Su-qin郑素琴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82,95(8):609-612
31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DD)
and 50 insulin-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lID)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HLA-A, B and DR
antigens. 128 and 105 healthy unrelated Chinese
served as, A, B and DR antigens controls.
The frequency of DR3 antigen was 54.81T。
among IDD patients as compared with 13.33% in
the controls (RR.=7.89, corrected p=4.14Xl0-5).
The A9 antigen frequency in IDD patient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R - 4.15, corrected
p = 0.0124). The frequencies of Bw54 antigen in
both IDD and lID patients were also increased,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
ficant.
The distribution of HLA-A, B and DR an-
tigens. in the lID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