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情况及其对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55例(55眼)玻璃体切除进行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厚度、边缘厚度和黄斑总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后不同炎症程度和不同原发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术后1个月,术眼最佳矫正视力(10gMAR)平均值为0.62±0.49,较术前的0.93±0.62提高(t=8.67,P=0.000),黄斑水肿平均发生率67.27%。术后炎症程度≤2级的术眼与术后炎症程度≥3级的术眼相比,其黄斑中心厚度(t=-2.22,P=0.03)、边缘厚度(t=-2.25,P=0.03)及黄斑总体积(t=4.17,P=0.0001)均明显减少。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较高且影响视力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降低玻璃体切除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异物的视力、手术结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方法:20眼眼内异物(15眼磁性异物,5眼非磁性异物),做了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和眼内异物摘除,3眼视网膜脱离做了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8眼外伤性白内障同时做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20眼均一次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提高16眼(80%);不变3眼(15%);仅1眼(5%)视力减退;最佳矫正视力0.8~0.7。结论: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异物是一安全、有效的手术。在有选择的眼穿通伤合并眼内异物病例中,联合白内障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免做两次手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一次手术就较快地恢复视力,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费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美国眼外伤协会制定的眼外伤评分(OTS)标准,对眼外伤进行国际标准化分级,以对眼外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指导我们准确而快速地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统计251例252眼眼外伤患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眼别、受伤时间、受伤类型、致伤物及并发症等),对眼外伤患者伤眼进行OTS评分(对就诊初视力、是否有眼球破裂、眼内炎、是否为穿孔伤、是否伴发视网膜脱离、是否合并相对传入性瞳孔阻滞等进行评估),根据OTS评分数据表推算出最终视力的概率;对比本组患者的终视力概率与OTS评分表的终视力概率。对不同级别眼外伤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计算出的终视力概率与由美国眼外伤协会提供的OTS评分表计算出的终视力(无光感、光感/手动、0.005~0.095,0.1~0.4,≥0.5)的概率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终视力与初视力呈明显正相关(r=0.772,P=0.000)。OTS-1级的终视力是0.5者的例数为0,OTS-5级的终视力为无光感的例数也为0。结论:对眼外伤患者进行OTS评分可以很好地为眼科医生对伤情初判及快速制定出治疗方案提供较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成戴镜组和对照组各23例23眼,两组均实施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d的眼部疼痛程度及术后7d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3、7d两组患者眼部疼痛程度评分:戴镜组分别为0.44±0.26、0.26±0.14、0.12±0.08分,对照组分别为1.26±0.44、1.02±0.38、0.68±0.26分,两组同一时段的眼部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患者角膜上皮缺损情况:戴镜组角膜上皮完全修复21眼(91%),对照组上皮完全修复14眼(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能有效缓解角膜深层异物取出术后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能加速术后角膜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于强等开发的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AQOL - DVI)对眼外伤术后无晶状体眼98例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术前2d、术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比较,以配对t检验,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 植入术后3个月量表得分明显高于术前2d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手术后得分改变的首要独立因素是患眼视力的变化.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主要影响因子:术后3个月视力(Bs =0.408)、用眼时间(Bs=-0.172)、社会保障(Bs=0.324)、晶状体位置(Bs=-0.216)、术后眩光(Bs=-0.143).结论 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外伤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根据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子,不仅要重视患者的单纯的视力提高,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职业、经济状况及术后舒适度等. 相似文献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