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蜜源花粉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蜜源花粉是一种营养滋补剂。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本文选择它的抗衰老作用加以探讨。由于抗衰老机理较多,我们仅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剂,并考察促渗剂对银杏叶透黏膜吸收作用。方法以卡波姆934、HPMC为凝胶基质制备pH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剂,对粘度、粘附性及药物离体透黏膜吸收进行研究。结果0.8%卡波姆934和1.5%HPMC可制备原位凝胶。3种促渗剂黏膜渗透速率为:1%氮酮〉1%吐温〉0.5%冰片。随氮酮浓度的增大,药物黏膜吸收逐渐增加,吸收过程符合Weibull动力学方程。结论本银杏叶鼻用原位凝胶剂制备工艺可行,氮酮能有效地促进银杏叶的鼻腔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白芨多糖疏水改性,并测其分子量和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 以白芨多糖为原料,合成胆甾醇琥珀酰基-白芨多糖;用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分子量。结果 合成了胆甾醇琥珀酰基白芨多糖;分子量为650 kDa;其理化性质:pH 6.89;黏度130 mPa·s;等电点 5.07;溶解度 0.9 g。结论 合成方法可行,得率稳定,为进一步扩大试验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H2O2作用于大鼠胰岛瘤细胞INS-1细胞构建凋亡模型,通过Transwell装置实现INS-1细胞与BMSCs共培养。实验分为4组:单独INS-1细胞培养组(A组);INS-1+H2O2处理组(B组);BMSC+INS-1Transwell共培养组(C组);BMSC+INS-1+H2O2Transwell共培养组(D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V/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H2O2显著降低INS-1细胞存活率,引起INS-1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通过Tran-swell与BMSCs共培养后,由H2O2诱导的INS-1凋亡细胞比例下降,与单独H2O2刺激组相比,细胞凋亡率下降了约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通过Transwell共培养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INS-1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MSCs旁分泌作用有关,为进一步利用BMSCs防治糖尿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蛋白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阵发性房颤(PA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AF患者115例及健康对照者102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原理设计引物,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RGS2基因C1114G等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两组间RGS2基因C1114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GG基因型及1114G等位基因型频率在PAF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RGS2基因C1114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AF相关,1114G等位基因可能是PAF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大脑中动脉主干梗塞的CT与临床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109例大脑中动脉(MCA)主干梗塞急性期的CT检查,治疗及病因进行了回顾性探讨,本病主要病因是栓塞,栓子来源主要为心房纤颤(AF)和心肌梗塞(AMI),其他病因亦不可忽视,如下肢深静脉炎、癌栓、颈内动脉血栓。本病的临床表现以偏瘫、凝视麻痹、各种失语和意识障碍为主。讨论了梗塞前CT的表现,指出本病引起出血性脑梗塞(HI)发病率较高,提出本病的急性期治疗以脱水,自由基清除剂、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不宜扩容,慎用溶栓。  相似文献   
17.
单极标测技术是一项发展成熟的技术,所记录的单极电图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局部电活动,其形态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单极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有指导作用,并可作为其他标测手段的重要补充。本文就单极电图的产生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一个家族性心脏传导疾病并房颤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先证患者所在家系的家族成
员进行常规临床体检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X线胸片、生化、自身抗体等检查。同时对先证者行双腔起搏器安置术
联合口服胺碘酮治疗3个月,期间监测患者甲功及肺部情况,治疗完成后随访3个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家系中所
有成员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先证者反复头晕、胸闷,以活动后较明显,静息心电图表现为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其叔叔于30岁时因晕厥发现“心房纤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安置起搏器治疗;其爷爷死于“心脏病”(具体不详);其他家
族成员心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亦未发生明显的心脏事件(晕厥、猝死)。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及动态心
电图均未见心房纤颤,起搏器工作良好。结论心脏传导性疾病并心房纤颤可呈家族聚集性发病,双腔起搏器联合胺碘酮治疗
可作为家族性心脏传导疾病并心房纤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谢波  余萍  刘福强  周波  罗庭  崔小娇   《四川医学》2022,43(12):1250-1254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在成人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文献报道成人AF患病率为2%~4%[1],2019年全球约有AF/房扑(atrial flutter,AFL)患者5970万人[1],造成沉重医疗负担、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近期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可促进AF的发生和进展[2-5],且在AF人群的危险分层,包括预测血栓风险[6-7]、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风险[8]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抗药性肺结核对于肺结核病的控制方案来说是一个威胁.不恰当地使用现有的药物、HIV-肺结核合并感染以及抗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这一切形成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在过去的几年中,对抗结核药的作用机制及抗药机制的认识有了显著的进展,并在确立为防止治疗失败进行的观察治疗的评价方面取得了进步.然而,在研究新的活性药物和快速诊断方面还做得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