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4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几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3年5月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2.
刘渠  甘莉萍  陈应坚  杨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54-4656
[目的]了解深圳龙岗地区沙门菌的流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对从本地区2003~2007年食物中毒和伤寒,副伤寒疫情中分离的67株沙门菌进行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实验。[结果]沙门菌主要流行菌群为D群,以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食物中毒占总暴发疫情的40.30%,51.85%食物中毒由肠炎沙门菌引起;沙门菌对氟哌酸,氯霉素,氨基糖苷类及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完全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完全耐药,头孢氨苄的耐药率高达41.79%,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达到了37.31%,37.31%,25.37%,25.37%和2.99%;非伤寒沙门菌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强力霉素,四环素,哌拉西林,美满霉素的耐药率显著性的高于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多重耐药率为13.00%。[结论]沙门菌引起的暴发疫情在逐年增加,其对除四环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新诺明外其他常用抗生素都敏感,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在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3.
深圳龙岗区职业性噪声与听力损失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调查深圳市龙岗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的评价指标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6家企业的稳态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386名接触噪声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听力测定参照《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2),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结果 386名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74.09%,语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50.52%;随CNE增加,听力损伤发生率有增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频、语频听损发生率与CNE呈显著相关,而与工龄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在特区经济模式下CNE作为听力健康的评价指标比工龄史敏感。  相似文献   
134.
江伟  张茂棠  方梅  刘海文  刘渠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3):325-326,328
目的:研究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方法:按《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的方法分离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健康人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63.33%)萘啶酸(49.33%)磺胺甲基异[口恶]唑(40.67%)氨苄西林(38.67%)复方新诺明(35.33%)较耐受,对头孢菌素类及头孢美唑和氨曲南很敏感.121株(80.67%)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对两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87株(58%),36株(24%)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有2株对9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深圳市健康人群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并继续做好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我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培养、鉴定结核分支杆菌;应用药敏试验、单链探针反向杂交试验技术(LiPA)和基因测序分析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与基因突变情况. [结果]50株结核分支杆菌中,12株耐INH,7株耐RFP,15株耐SM,2株耐EMB.LiPA检测耐RFP阳菌株,4株rpoB基因531位TCG→TTG突变;耐INH菌株中5株KatG基因315位AGC→ACC突变;酎SM菌株中6株、SM敏感株1株rpsl基因43位AAG→AGG突变,1株耐SM菌株rpsl基因88位AAG→AGG突变;rrs基因未检测到突变;1株耐EMB菌株与1株EMB敏感株的embB基因306位发生ATG→GTG突变. [结论]我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增加趋势显著,加强监测与综合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快速分离和测定食品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等的方法.[方法]样品经沉淀蛋白、超声提取、离心、过滤等预处理,采用乙酸铵(0.02 mol/ml)-甲醇(体积比93:7),检测波长230 nm,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外标法定量.[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样品处理简单,测得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在0.2~20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回收率在90.1~105.3之间,检出浓度为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0.02 mg/kg,糖精钠、脱氢乙酸0.04 mg/kg.[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食品中安赛蜜、脱氢乙酸、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7.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8年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9776例,年报告发病率为29.56/10万~237.6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3岁以下婴幼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77.65%,其中1岁以下小儿占全部报告发病总数的47.78%。每年10月至来年1月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疫情的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9.48%,轮状病毒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的62.67%和90.21%。[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4~2008年其他感染性腹泻以3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为主,应高度重视对儿童轮状病毒腹泻防治工作的管理与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的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5年1月~2009年6月,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手足口病暴发疫情22起(报告病例180例),占全区暴发疫情总数的12.29%;以托幼机构暴发为主(81.82%);疫情暴发高峰为3~6月(81.82%);2005-2006年手足口病暴发阳性标本均为Cox-A16型(10/10,100.00%),而2008-2009年则以EV71型为主(32/50,64.00%);暴发疫情的持续时间与疫情的非及时处理(r=0.482,P=0.023)及暴发疫情的发病人数(r=0.640,P=0.001)呈显著性正相关;在控制发病人数的影响之后,疫情持续时间与疫情非及时处理的相关性明显增强(r=0.765,P〈0.001);暴发疫情每延迟处理1.14 d或发病人数每增加1.31人,疫情持续时间均会延长1 d:y=-7.16+1.14 x1+1.31 x2。结论近年深圳市龙岗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显著增多,托幼机构是疫情暴发的主要场所,而及时处置则是暴发疫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研究深圳市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携带的质粒与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离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K-B法测定细菌对16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分析细菌的质粒图谱,对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分子分型.结果 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萘啶酸、磺胺甲基异恶唑、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3.33%、49.33%、40.67%、38.67%、35.33%、35.33%,全部菌株对头孢美唑和氨曲南敏感.122株菌(81.33%)耐一种以上抗菌素,88株菌(58.67%)耐2种以上抗菌素,44株菌(29.33%)耐5种以上抗菌素,2株菌耐10种抗菌素.结论 深圳市健康人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其耐药性与所携带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脾结肠韧带入路的腹腔镜或机器人胰尾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6年9月为22例胰尾良性或交界性占位病变患者经脾结肠韧带入路行腹腔镜与机器人胰尾肿瘤剜除或胰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12例,机器人手术10例(1例为单孔机器人胰岛素瘤剜除术),无一例中转幵腹。剜除术13例(59.09%),Kimura术7例(3L82%),胰尾联合脾脏切除术2例(9.09%)。术中出血量平均(77.0±87.67)ml,手术时间平均(122.47±24.02)min,术后平均住院(6.65±2.02)d。术后并发A级胰瘘2例(9.09%),未出现B级或以上胰瘘。结论:脾结肠韧带入路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微创胰尾手术的技术难度。对于有丰富腹腔镜与机器人胰腺切除手术经验的团队,胰尾的良性或交界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入路可优先选择脾结肠韧带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