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SSd)对H2O2诱导L02细胞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①L02细胞分别用SSd 0.5,1和2μmol·L-1预处理6 h,加H2O2800μmol·L-1处理24 h,同时设细胞对照和H2O2800μmol·L-1(模型)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检测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GOT)...  相似文献   
32.
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低钠血症可分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SIADH )和脑耗盐综合征 (CSWS)。现就近 2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血管病合并SIADH和CSWS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SIADH组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62~ 78岁 ,平均73 8± 4 2岁 ;经头颅CT诊断 ,脑出血 6例 ,脑梗死 5例。脑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 3例 ,丘脑 2例 ,脑干 1例。出血量 <3 0ml 2例 ,3 0~ 5 0ml 3例 ,>0ml 1例。脑梗死部位为基底节 2例 ,丘脑 2例 ,大面积脑叶梗死 1例 ,合并高血压 7例 ,糖尿病 2例 ,冠心病 2例。1 1 1 临床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178名老年男性骨密度与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178名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测量受试者腰椎1-4(L1-4)、左侧股骨颈(femeralneck,FN)、Wards三角(Wards)、大粗隆(troch)、左侧股骨上端(femur)的骨密度,并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根据骨密度水平将受试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每组受试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25OHD进行统计学描述,并进行方差分析。分别对3组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进行充足(75~375nmol/L)、相对缺乏(50~75nmol/L)、绝对缺乏(<50nmol/L)的描述。结果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人数分别为70例(39.33%)、66例(37.08%)和42例(23.59%)人。各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25OHD充足的比例分别为22.86%、18.18%、19.05%,血清25OHD在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平均值分别为60.00、59.88和52.88nmol/L,3组之间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人群中广泛存在骨质疏松及维生素D缺乏,应注意加强宣教及防治。骨密度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呈负相关,尚未发现25OHD与骨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关系,需扩大样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构建“党员—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工作”为一体的基层党建考核体系,推动公立医院基层党建质量持续提升。方法党员实施“100分+20分”积分量化考核,党支部书记实施“1+1”述职评议考核,党支部工作实施“532”量化考核,注重三者考核结果运用的深度融合。结果2020年党员积分量化考核中,总分100分以上者占比由2019年5...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极端高温灾害诱发的各类山林火灾在全球多地发生,灾害应急救援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考验地区乃至国家的应对能力。以2022年中国川渝地区重大山火和2023年加拿大严重森林火灾为背景,阐析灾害条件下应急响应行动的时空差异,反映了急态环境中救灾力量释放状况及不同的应对效能,侧面折射出背后的制度体制深层影响。极端高温引发大规模火灾是一项复合性风险,灾害应对需要强化协同基础上的全过程响应和多维度应急联动。  相似文献   
36.
连翘花醇提物保护线粒体及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连翘花醇提物(FFE)对自由基所致的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活性及抗衰老机制.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线粒体的肿胀度,并以还原型辅酶Ⅰ-氮蓝四唑-吩嗪硫酸甲酯(NADH-NBT-PMS)为超氧阴离子生成系统测定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100 mg/(kg·d),连续给药7周造衰老模型,利用钼酸胺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比色法、Fenton反应显色法分别测定FFE对小鼠肝匀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抗羟自由基活力的影响.结果:FFE可明显抑制肝匀浆及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线粒体肿胀,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显著,且能明显增强CAT、SOD、GSH.Px及抗羟自由基活力.结论:FFE能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来保护线粒体,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抗衰老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EBV)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因其症状繁多、复杂,易误诊、漏诊,尤其是患者发生扁桃体肿大并覆有脓苔时,更容易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导致一系列错误治疗策略和方案的制定,延误病情甚至影响预后。文章综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特点,并通过分析报道的临床误诊病例,归纳误诊原因,为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损伤19例,皮瓣面积最大15 cm×13cm,最大5 cm×4 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9例,未吻合但在蒂部结扎6例,未吻合也未结扎4例。结果大部分皮瓣成活,小隐静脉吻合者皮瓣全部成活,未吻合但在其蒂部结扎者部分坏死1例,未吻合也未结扎者均短期内肿胀淤血且大部分坏死1例。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术中若能将小隐静脉与修复区静脉吻合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调查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危人群潜伏结核感染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结核菌暴露程度将与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纳入高危组,无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健康人群纳入低危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并采用ELISPOT的方法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结果 高危组的IG-RA阳性率为24.4%(11/45),高于低危组的4.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7,P=0.018).高危组中医务人员的IGRA阳性率为24.1%(7/29),与结核患者家属的25%(4/16)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30岁(OR=21.250,95%CI=0.005~195.804)和结核菌暴露时间≥3年(OR=6.429,95% CI=1.201~34.407)为高危人群LTBI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 结核菌感染高危人群的LTB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人群,并且与年龄和暴露时间呈正相关,应加强LTBI的早期筛查;医务人员与结核患者家属的LTBI发生率相当,应建立系统的医务人员结核感染和患病筛查制度,改善防护设施,加强监督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PBK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前列腺癌的组织芯片,包含98例前列腺癌及81例对照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BK的表达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免疫组化芯片及Taylor数据库中PBK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PBK在前列腺癌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且在Gleason高评分组的表达比低评分组表达升高(P=0.001).Taylor数据库得到相似结果,且运用Kaplan-Meier分析发现PBK与无生化复发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7),最后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发现在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队列中,PBK高表达(P=0.041)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都是前列腺癌生化复发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PBK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