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作者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研究了糖皮质激素及组织浸液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简称CRF)神经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室旁核CRF神经元内CRF免疫反应性(CRF-IR)物质光密度值与正常组(63.10±1.15)比较,经氢化可的松给药后可减少为48.52±2.78,而经组织浸液给药后可增加至69.65±1.68。提示糖皮质激素和组织浸液对室旁核CRF神经元的合成分别具有抑制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特点,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151例眼眶内侧壁骨折.全部病例采用横断扫描,其中20例并行冠状扫描.结果眶内壁骨质向鼻侧凹陷骨折137例中,轻中度凹陷最多见,占88.3%.骨折类型中,以爆裂性骨折最多见,占151例眶内壁骨折的50.9%.中后段骨折较多,占75.9%.结论曲度改变应是诊断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主要依据.眼肌的增粗、移位及嵌顿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法及预后,对临床有较大的帮助,观察时应予以重点描述.CT检查因扫描层面薄、密度分辨率高,一次扫描即可明确诊断,是最佳的诊断方法.对于眶内壁的骨折,常规以水平位扫描为佳,如若辅以冠状扫描则临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3.
内侧腓肠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膝部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侧腓肠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膝部创面黄明1高博文1王开明1冯磊1刘汉武2我院自1990年1月以来,采用内侧腓肠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膝部创面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岁~27岁,平均22岁。左侧2例,右侧3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卵巢切除大鼠小脑中δ-连环素(δ-catenin)的表达特征及雌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雌激素替代组和安慰剂组.卵巢切除后人工注射雌二醇或安慰剂,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δ-连环素在小脑的定位表达;用免疫印迹法做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和雌激素替代组相比,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均显示安慰剂组大鼠小脑中δ-连环素表达最低,假手术组和雌激素替代组δ-连环素表达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结论 雌激素可上调卵巢切除大鼠小脑δ-连环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内侧腓肠肌岛状肌皮瓣修复膝部创面5例。散弹枪击伤3例,爆炸伤2例。创面最大10cm×12crn,最小6cm×10cm。用内侧腓肠肌岛状肌皮瓣转移修复膝部伤口,获Ⅰ期愈合,膝关节功能正常。作认为,采用该皮瓣修复膝关节前侧及内侧软组织缺损简便、安全,成功率高,不影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10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先作平扫后再进行增强扫描,对CT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患者共累及区域26个,好发区域为颈内静脉链上组(Ⅱ区)、颈内静脉链中组(Ⅲ区)以及颈后三角区(Ⅴ区),增强扫描可以较好的反映颈部淋巴结不同的病理改变。结论 CT平扫及增强可以对颈部淋巴结的部位、数量、大小以及形态进行明确,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病理改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充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伤性胰腺炎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提高对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致胰腺损伤的CT表现。男11例,女4例,年龄16~53岁,平均年龄(28.6±11.32)岁。结果:胰腺局限性或弥漫肿大10例,明显局限性血肿形成2例,网膜囊积液8例,胰周积液及左侧肾前筋膜增厚11例,其中3例主胰管损伤中仅1例CT检出。假性囊肿5例,于伤后5—7天内出现3例,于外伤3周后出现2例;而其中1例患者于1周内出现囊肿的基础上,在3周后出现多发囊肿。4例首次CT检查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胰腺损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早期可对多数病例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铅致大鼠海马结构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实验观察铅中毒大鼠海马酸性磷酸酶(ACPase)活性和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了酶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发现(1)实验组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ACPase活性增强,其中CA3区图像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灰度值分别为99.80±1.75和86.43±1.2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实验组海马CA1和CA3区锥体细胞细胞器减少,排列稀疏.胞质内出现明显增多的脂褐素.核内出现空泡变性.此外,实验组海马内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出现变形改变.文内还讨论了铅中毒致海马的结构改变对其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加压素样神经元在树丘脑室旁核中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并同时对比了加压素样神经元在大鼠和豚鼠室旁核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加压素样神经元在室旁核中的分布有较大的种属差异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室旁核内侧区的位置,内外区和后区加压素样神经元的密度,距离第三脑室的距离等方面.此外,3种动物室旁核所含大、中、小加压素样神经元的比例亦有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