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83篇
内科学   21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809篇
预防医学   250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272篇
  9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与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rpoB全基因突变特征的差异.方法 测定rpoB全基因序列,比较278株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rifampicin/rifabutin cross-resistant,RIF/Rfb-R)株和40株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rifampicinresistant/rifabutin-susceptible,RIF-R/Rfb-S)株,30株利福平/利福布丁敏感(rifampicin-susceptible/rifabutin-susceptible,RIF-S/Rfb-S)株及标准株H37 Rv之间的rpoB全基因序列突变差异.结果 利福平/利福布丁敏感株和H37Rv rpoB全基因未发现突变;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的常见突变位点是531(70.5%)和526( 20.9%).223( 80.2%)株单点突变株分别含有S531L、S531W、H526D、H526Y、H526R、Q513K、Q513P、Q510H、V176F、P287R、Y395C及H404Y单点突变,55( 19.8%)株多重突变株分别以S531L、H526R、H526Y、H526D、D516G和Q513K位点与其他位点联合突变为主.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的常见突变位点分别是516(65.0%)、526( 17.5%)和533( 10.0%).21(52.5%)株单点突变株分别含有L533P、H526L、H526S、S522L、D516V、D516Y和D516F单点突变,19(47.5%)株多重突变株分别以D516V和L533P位点与其他位点联合突变为主.结论 本批标本中,利福霉素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率为100%,利福平/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株与利福平耐药/利福布丁敏感株rpoB全基因单点突变株的突变位置或氨基酸替换类型、多重突变株的突变位置或组合类型以及常见突变位点或其氨基酸替换类型完全不同,rpoB全基因DNA序列分析对临床科学应用利福平和利福布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2.
王丽娟  刘欣  王红霞  刘荧  吕娜  李皓 《中国康复》2019,34(9):473-476
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训练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干预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年龄≥60岁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与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3次,每次30min,共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组MoCA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时间对照组(P<0.01),在治疗6个月、12个月时对照组MoCA值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2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158.6,P<0.01)。治疗12个月后,2组I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的IA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MCI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健康宣教、危险因素控制及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的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减缓认知功能障碍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3.
目的评价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CCTA判定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例同时进行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病人,男13例,女5例,年龄49~76岁,平均(61±9)岁。选择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狭窄率为50%~70%)为靶血管,经ICA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记录CCTA影像数据,计算FFRCT。FFR及FFRCT均以≤0.80表示受累冠状动脉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并需要进一步治疗。以FFR为金标准,计算CCTA及FFRCT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通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Bland-Altman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CCTA狭窄及FFRCT对冠状动脉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18例病人共27段冠状动脉接受评价,以FFR为金标准,FFRCT诊断准确度88.9%,敏感度100%,特异度62.5%,阳性预测值86.4%,阴性预测值100%;FFRCT与FFR呈中等程度相关(r=0.663,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FFRCT与FFR的一致性较好(95%CI:-0.23~0.20),96.3%(26/27)的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3.7%(1/27)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外。FFRCT?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CTA的(分别为0.947、0.500,P<0.001)。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FFRCT能够提高CCTA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缺血方面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4.
[摘要] 目的 比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异丙酚复合异氟烷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40例ASA I~II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异氟烷麻醉组(Iso组)和异丙酚静脉麻醉组(C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1 mg / kg,芬太尼5 μg/ kg,维库溴胺0.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麻醉维持:C组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150 μg/ kg.min)加芬太尼(0.05μg/ kg.min);Iso组在C组基础上,在诱导后至体外循环开始前以及体外循环结束致手术结束时吸入1.0 MAC异氟烷;在劈胸骨前和转流前两组都追加异丙酚1 mg/kg,芬太尼5 μg/kg;肝素化(500IU/㎏)后常规建立CPB。两组患儿麻醉和手术实施过程均标准化。记录两组患儿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监测采集开放静脉通路时(To)、麻醉诱导后10 min(T1)、主动脉阻断后10~20 min(T2)和主动脉开放后10~20 min(T3)4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中心静脉压(CVP);检测开放静脉通路时(To)、主动脉开放后2 h(T4)、术后24 h(T5)血浆肌钙蛋白I(cTnI)含量的变化;观察术后多巴酚丁胺使用情况。结果 Iso组和C组患儿CPB时间(44.5±8.2 min vs 45.8±9.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8.4±7.3 min vs 18.1±6.6 min)、心脏自动复跳率(98% vs 96%)、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4±3.8 h vs 15.5±3.4 h)和ICU滞留时间(30.2±6.5 h vs 32.1±6.9 h)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点的MAP、CVP和HR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患儿在T4和T5时点血浆CTnI含量较T0时点明显增高(P<0.01),但Iso组患儿血浆CTnI含量在T4和T5时点明显低于C组患儿(6.26±2.10 ng/ml vs 8.40±2.28 ng/ml,3.80±1.72 ng/ml vs 6.11±1.65 ng/ml,P<0.05);术后Iso组患儿需要使用多巴酚丁胺的比例和使用多巴酚丁胺的时间与C组患儿无显著差异(30% vs 40%,16.4±14.7 h vs 19.8±18.2 h,P>0.05),但Iso组患儿多巴酚丁胺使用总量显著低于C组患儿(84.6±96.1 mg vs 96.9±100.5 mg, 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麻醉需要,但异丙酚复合异氟烷麻醉较异丙酚静脉麻醉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多巴酚丁胺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大鼠铁调素(hepcidin)表达的变化及川芎嗪对其的干预效应。 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肝素组及川芎嗪组4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3组均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ml/(kg·d),肝素组和川芎嗪组分别给予肝素钠5mg/(kg·d)、盐酸川芎嗪注射液40mg/(kg·d) 腹腔注射, 连续7天。腹主动脉取血后分离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血脂,ELISA 法检测血清铁调素(hepcidin)、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素组及川芎嗪组血脂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hepcidin、IL-1、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肝素组和川芎嗪组血清hepcidin、IL-1、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但肝素组素组下降更为明显。 结论 随着血脂升高,炎性因子及hepcidin呈现高表达状态,应用川芎嗪后hepcidin水平下降,炎性因子表达也下降,说明川芎嗪具有抑制血清hepcidin高表达的作用,这可能与其对炎性因子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某些先天性及代谢性疾病等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SCT)、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以及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在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第二代rFⅧ(Kogenate FS)治疗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用药前进行FⅧ抗体、FⅧ:C活性、血清病毒学(HBV、HCV和HIV)、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于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进行FⅧ:C测定,治疗结束后进行FⅧ抗体和肝肾功能检测。结果 ①采用KogenateFS治疗的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KogenateFS用量12.99~25.00u/kg(平均18.74u/kg),总用量3000~11000u(平均6570u),自治疗至出血停止或出血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为1.5~5.5d(平均3.29d),除1例FⅧ抗体滴度较高者外,其余13例患者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均明显升高,用药前后FⅧ:C活性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显效13例(占92.86%),好转1例(占7.14%),总有效率为100%。②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中,用药前FⅧ抗体阳性2例,其中1例FⅧ抗体〉5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无明显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仍然〉5Bu,但出血症状改善;另1例FⅧ抗体为4Bu,第一次用药后10min和60minFⅧ:C活性显著升高,治疗结束后FⅧ抗体转为阴性。③14例血友病A志愿者患者在应用KogenateFS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无不良事件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第二代rFⅧ(KogenateFS)治疗中国人血友病A患者耐受性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8.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欣  刘先义  胡刚  夏中元 《海南医学》2005,16(8):134-13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时,肺组织内核转录因子-кB(NF-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参附注射液对三者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分成3组:手术对照组(C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参附注射液治疗组(SF组),每组12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1ml/kg)诱导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SF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经静脉泵注参附注射液10ml.kg-1.h-1。活杀取肺及胰腺,光镜观察组织学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NF-кB活性和ICAM-1水平,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肺组织IL-6水平。结果1.病理改变:SAP组胰腺组织和肺组织可见细胞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微血管充血伴血栓形成等变化。但SF组上述病变程度明显减轻。2.SAP组NF-кB活性、ICAM-1和IL-6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SF组(P<0.01),且SF组NF-кB活性和肺组织IL-6水平高于C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NF-кB活性和降低ICAM-1和IL-6水平,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月舒滴丸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缩宫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TR)基因表达及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的影响,阐明月舒滴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雌二醇(Estradiol,E2)和缩宫素(Oxytocin,OT)刺激,复制子宫平滑肌细胞OTR高表达模型,采用RTPCR法,探讨月舒滴丸对子宫平滑肌细胞OTR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法观察月舒滴丸干预对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PGF2α、PGE2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月舒滴丸能明显降低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OTR基因表达,并可以显著降低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PGF2α水平,提高PGE2表达,降低子宫内膜细胞PGF2α/PGE2水平。结论:通过月舒滴丸的干预,可减轻缩宫素的刺激,从而使子宫平滑肌细胞OTR低表达,减少子宫平滑肌细胞对OT的敏感性,并且能够有效调节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前列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0.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中药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模型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IL-23/IL-17)炎症轴的干预作用。方法 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小鼠血清及皮损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凉血活血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皮肤红斑的出现、色泽及浸润范围、鳞屑面积、鳞屑厚度、皮肤增厚均小于同期的模型组改变(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表皮层较平整,角化不全的细胞明显减少,表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皮损蛋白及mRNA检测显示,凉血活血中药组小鼠皮肤中IL-17、IL-23蛋白及IL-23mRNA、IL-22mRNA、孤独核受体γt(RORγt)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凉血活血中药可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炎症爆发的强度及银屑病样皮损的形成,可能与降低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抑制Th17细胞分化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