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28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4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Femaleisassociatedwithanincreasedriskof torsadesdepointes(TdP)inthesettingofdrugs thatcanprolongtheQTinterval[1-3].Womenare twiceasmanyasmenandtheincidenceofsudden deathfromTdPishigherinwomenthaninmen. Thisphenomenonhasarousedgreatinterest[4,5].It isknownthatmid-myocardium(Mid)hasalonger actionpotentialdurationthantheepicardium(Epi) andendocardium(Endo),whichinducetransmural electricalheterogeneityintheheart.Transmural dispersionofrepolarization(TDR)providesthe substrateforthedevelopmento…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患病率及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便利抽样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COPD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入选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调查贫血、低蛋白血症患病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贫血与低蛋白血症为51.3%和40.8%,对照组为5.3%和3.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轻度贫血30例,中度贫血6例,重度贫血3例;蛋白质轻度缺乏25例,蛋白质中度缺乏3例,蛋白质重度缺乏3例。男性患者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低蛋白血症在不同性别患者患病率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贫血与低蛋白血症患病率对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也是导致COPD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年龄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COPD患者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患病率比较高,性别、年龄为导致贫血的危险因素,年龄为导致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进行预防性管理。  相似文献   
63.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最为常见而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高,就目前医学水平尚无法根治。但如正确掌握治疗方法,对其病理生理变化的各个环节长期的合理治疗及生活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是可以缓解病情及改善症状的。据调查,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每年死于此病及并发症者已近百万,高血压病患者轻中型约占80%左右,这些患者大多数参加工作,其治疗大多数在基层医疗单位或医院门诊进行,对这样的患者,出院指导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4.
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研究及Weibull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包合物的溶出度考察及Weibull模型分析。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含量及溶出度,利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分别计算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和物理混合物的Weibull分布参数。结果:制成的维生素E-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提高维生素E的体外溶出度,溶出过程符合Weibull分布模型,溶出参数r、m、β、Td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β-CYD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维生素E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望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5.
骨病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主要临床特征,也是MM诊断及分期的标准之一.影像技术是检查MM骨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影像技术用于MM的分期及治疗后随访.X射线是传统的放射学技术,应用范围广但分辨率低,将来可能被更敏感的技术如全身低剂量CT取代.磁共振成像(MRI)是评估脊柱受累的金标准,能预测脊椎骨折的风险,区分良性及恶性骨质疏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鉴别治疗后病灶是否存活的最佳方法.MRI及PET/CT还能评估MM的临床预后,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笔者就不同影像技术在MM患者骨病诊断及治疗后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趋势,为ICU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3-2017年综合ICU送检的25057份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细菌种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病原菌69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513株(79.46%),革兰阳性菌710株(10.23%),真菌715株(10.31%),排名前4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31.65%)、肺炎克雷伯菌(15.90%)、铜绿假单胞菌(11.46%)和大肠埃希菌(6.31%)。真菌随着时间变化呈现下降后升高趋势,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呈现升高后下降趋势,而肺炎克雷伯菌呈现下降后升高趋势。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387株,前3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84.21%)、肺炎克雷伯菌(8.22%)和铜绿假单胞菌(4.83%)。5年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率均显著高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P=0),且在2016年检出率达最高,2013和2017年检出率最低;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在2017年检出率达最高,2013年检出率最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院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年份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有所不同,应定期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HMI)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观察HMI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变化。方法: 12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HMI)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假手术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3个月后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非梗死区心肌细胞的APD、Ito、 IK和IK1。 结果: (1)HMI组心肌细胞的膜电容明显高于假手术组;(2)HMI组心肌细胞的APD显著延长,并有早期后除极(EAD)出现;(3)HMI组心肌细胞Ito 、IK,tail和IK1的电流密度分别为(4.03±0.33)pA/pF、(1.14±0.11)pA/pF和(17.6±2.3)pA/pF,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的(6.72±0.42)pA/pF、(1.54±0.13)pA/pF和(25.6±2.6)pA/pF(P<0.01)。结论: HMI非梗死区心室肌细胞Ito 、IK,tail、和IK1的电流密度的降低是其APD延长和EAD出现的离子流基础,而APD延长和EAD的出现,可能在HMI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全民健康形势下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健康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分析上海市闵行区1993—2015年户籍居民死亡及2002—2015年传染病发病数据,评价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闵行区1993—2015年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average life expectancy,ALE)变化、死亡率水平、死因顺位变化及2002—201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发病趋势进行分析。结果1993—2015年间,上海市闵行区全人群ALE从71.78岁上升到83.58岁,提高了11.80岁。其中,男性从67.34岁提高到81.37岁,提高了14.03岁;女性从76.22岁提高到85.89岁,提高了9.67岁。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为755.35/10万,比1993年上升21.45%,比2014年上升2.71%;同年,全人群标化死亡率为196.07/10万,比1993年下降54.17%,比2014年下降0.51%。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户籍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简称代谢病)及损伤中毒,占全人群总死亡数的91.33%。2002-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累计发病人数62 845例,死亡152例。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急剧增长,14年间增长291.98% (Z=10943.83,P<0.001),标化后依然呈上升趋势。2015年传染病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猩红热、梅毒、肺结核和乙肝。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多年来通过整合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全方位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综合防控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