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讨体外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产生的方法及其机制,利用人HLA-G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并与DC共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6、ILT3和ILT4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DC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表达的HLA-G1分子与树突状细胞作用后,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而抑制性分子ILT3、ILT4表达上调。HLA-G1作用后DC异基因抗原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明显下降。结论:HLA-G1分子可以在体外条件下,下调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水平,促进ILT3、ILT4表达,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SD大鼠经一次性尾静脉注射STZ(50 mg/kg)诱导DR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双丹明目胶囊高、中、低组,导升明组,同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连续干预30 d后,生化法检测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检测大鼠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WBV、PV、ESR、HCT、FI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双丹明目胶囊干预后,模型大鼠血糖、TC、TG、LDL-C水平均下降(P0.05),HDL-C上升(P0.05),WBV、PV、ESR、HCT、FIB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双丹明目胶囊治疗DR的机制可能与有效改善DR大鼠血糖血脂紊乱、血液流变异常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本研究采用改良淋巴结显示液(MLNRS)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联合法对胃癌术后标本进行区域淋巴结检查,分析其对病理分期(pTNM)的影响.方法:以46例胃癌术后标本为研究对象.先行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再经MLNRS染色进一步检出淋巴结,所有淋巴结经HE染色诊断是否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微转移.结果:传统法检出淋巴结共1 456枚,HE染色130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检测出63枚存在微转移.标本再经MLNRS染色后又检出1 377枚淋巴结,其中HE染色106枚有转移,无转移者再经IHC法102枚存在微转移.联合检查法淋巴结平均检出数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均较传统检查法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检查方法分组比较,pN分期以及pTNM分期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LNRS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平均检出数,IHC法有助于检测淋巴结微转移,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使术后病理分期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一类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具有特征性的染色体t(15,17)易位,其特点是出血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高,这也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为对APL诱导分化治疗的突破性药物,具有完全缓解率高、出血并发症少等优点。我们动态观察检测了70例APL患在应用ATRA后血小板计数和出血、凝血及纤溶方面指标的改变,旨在探讨其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机制,指导临床减少APL的出血并发症,提高完全缓解率,减少其相关病死率。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发表的有关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疗效评价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利用Revman 5.2分析软件对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包括5 044例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在手术时间上多于后者,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近期疗效等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后者。结论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相比,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术者在临床实践中选择术式时应予以考虑,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收集1999/2008发表的应用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中文核心期刊文献29篇及1篇英文文献,从临床资料、手术结果、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加以整理,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中应用补片的临床疗效进行全面总结。 结果: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具有简单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特别在复发性疝的治疗中显示出极佳效果,从而证实腹股沟疝修补中应用补片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结论:应用补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8.
刘重阳  王勇  刘峥嵘  姚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96-2697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8周,进行开放性对照研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溢乳、闭经或月经推迟稍高于阿立哌唑组.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效相似,体质量增加、溢乳、闭经或月经推迟比利培酮少,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及125I粒子对其表达的影响,以β-catenin为检测指标,评价肝细胞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的方法观察β-catenin在125I粒子照射1,2,4周各组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比较各实验组和对照组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显示照射后β-cateni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与照射前比较明显降低,Western-blot实验显示125I粒子照射后β-catenin蛋白的表达较照射前明显降低(P=0.009),并且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P=0.041)。real-time PCR实验显示125I粒子照射后,肝癌细胞β-catenin RNA明显下降(P=0.000),并且下降程度也同125I粒子照射时间呈正相关(P=0.009)。结论 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存在β-catenin的高表达。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后,β-catenin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程度与125I粒子照射时间呈正相关。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对于HepG2肝癌细胞株具有疗效。  相似文献   
30.
全反式维甲酸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高危MDS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小剂量阿糖胞苷 (LD -Ara -C)诱导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疗效。方法 高危MDS 34例 ,应用LD -Ara -C 10~ 15mg·m-2 ,每 12h皮下注射 1次 ,2 1d为 1疗程 ,间隔 10~ 15d重复 ;ATRA  30~ 6 0mg·d-1,分 3次口服。结果 完全缓解 11例 (32 .35 % ) ,部分缓解 7例 (2 0 .5 9% ) ,6例进步 ,10例无效 ,总有效率 5 2 .94% ;12例 (35 .2 9% )在治疗中或CR/PR后转变为急性白血病。结论 ATRA和LD -Ara -C诱导高危MDS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