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情况,为预防伤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提供的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数据,描述伤害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情况,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道路交通伤害、溺水、自伤等原因导致死亡率变化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总体伤害死亡率从46.22[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40.88~52.12]/10万下降至20.36(95%UI:17.58~23.38)/10万,各亚组变化趋势与总体基本一致。溺水由该人群首位伤害死因下降为第二位,道路交通伤害则成为首位伤害死因,自伤处于伤害死因第三位。各亚组前三位死因与总体基本一致,但排序有所不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和自伤的死亡率均随着时期的推移和队列年份的增加而下降,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溺水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自伤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 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情况在过去30年中整体得到改善,但具体原因导致的伤害死亡在不同亚组中表现有所差异。未来应针对不同亚组伤害的死亡特点,提出针对性政策和干预手段,减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分析思维视觉引导教学在麻醉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院思维视觉引导教学实施时间(2019年3月)为界限,将实施前进行麻醉实习的56名实习生纳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入组的61名实习生纳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培训2个月及6个月时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麻醉操作用时、一次性麻醉穿刺成功率、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及职业态度变化,比较两组培训6个月后的自我评价。应用SPSS 18.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培训6个月时,两组实习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麻醉操作用时、一次性麻醉穿刺成功率、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较培训2个月时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实习生培训6个月时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基础知识、理解记忆、病例分析、突发事件处理)及职业态度评分(行为、语言、积极主动性、应变能力)较培训2个月时明显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培训6个月时的自我评价(学习效率、学习氛围、学习能力、自信度、满意度)得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结论 思维视觉引导教学可有效提高麻醉临床实习生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3.
CT征象预测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用以预测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患者手术时机的特异性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其中手术组18例,保守治疗组33例,由2名主治医师对所有CT图像进行分析及术前评估。评价指标包括梗阻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移行带、粘连带位置、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小肠粪征、腹腔积液共6种CT征象。统计比较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患者CT征象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粘连性小肠梗阻的6种CT征象中,完全性肠梗阻(P=0.031)、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P=0.031)、小肠粪征(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完全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的OR>1,而小肠粪征OR<1。结论 完全性小肠梗阻、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小肠粪征3个CT征象对于预测ASBO患者手术时机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了解运动平板试验(TET)在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81例PCI术患者均在术后进行了TET及冠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金指标,分析计算TET对于诊断IS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及Kappa值。结果TET诊断ISR的敏感性为52.9%、特异性为88.4%、阳性预测率为47.4%、阴性预测率为87.1%;在诊断单支病变的ISR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6.2%、阳性预测率为80%、阴性预测率为92.6%,Kappa值为0.671。结论TET对于评估ISR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单支病变PCI术后的患者中,TET诊断ISR与CAG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临床诊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40~60岁之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乳腺癌的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65岁以上的乳腺癌患者因其生物学特性尤其特殊,被称为老年乳腺癌[2].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7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20次,每次20 min,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液 (EPS)白细胞计数为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NIH-CPSI总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7.75±5.26)和(10.13±4.96) 分,平均降低16.31分,症状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0.78±5.75)和(8.30±4.42)分,平均降低12.51分;对照组NIH-CPSI总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8.55±7.15)和(18.47±6.75)分,平均降低10.12分,症状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9.27±5.75)和(12.55±5.20)分,平均降低7.67分。观察组显效率(69.4%)、有效率(91.8%)分别与对照组显效率(40.9%)、有效率(67.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反馈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及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安全、有效,患者的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评价选择性受β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以利于心衰的治疗获得最佳疗效。方法人选151例慢性CHF患者,按照入选前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分为胰岛素敏感(IS)组和胰岛素抵抗(IR)组,其中IS组97例(64%),IR组54例(3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至少治疗24周(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周分别测定IAI水平,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IAI水平的变化。结果Is组和IR组使用的最大药物剂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12、24周IAI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6月)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CHF,不加重慢性CHF患者胰岛素抵抗,同时也不提高慢性CHF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8.
乡医手记     
毕业生离校的序幕正式拉开,一大早,一向不太性躁的我也匆忙拿着离校手续单离开了寝室去办理有关手续。走在院里曾经熟悉的路上,望着校园匆匆走动的人影,心里自然涌动着一股莫名其妙的感受,是依恋,是惆怅……,三年来,在这里是我走向人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在这里是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这里的人太有感情了,这里的环境太熟悉了,甚至一草一木,然而想到工作的去向,我的心像搁了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总结急慢性胰腺炎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pancreatic sinistral portalhypertension,PSPH)临床处理的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3月32例急慢性胰腺炎引起区域性门脉高压患者的诊疗经过。结果 32例PSPH患者中24例患者接受外科处理,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接受脾动脉栓塞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未接受脾动脉栓塞术脾切除+胰体尾切除患者,术后随访3~25个月,接受外科手术患者无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8例保守治疗患者中1例再发消化道出血症状。结论 PSP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对于无症状PSPH患者应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先行脾动脉栓塞再行胰体尾+脾切除及胃周血管离断术,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但由于临床病例数较少,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创、持续闭式灌洗引流治疗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其相关指标,提高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的诊治水平。 方法2006年10月至2016年10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共对43例(43膝)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关节镜下清创、持续闭式灌洗引流治疗。纳入标准为关节疼痛、积液、体温高于38℃;排除标准为关节液白细胞少于<11×108个/L。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14~71岁,平均(43±12)岁。研究其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指标,包括:体温、膝关节疼痛、活动度、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关节液镜检,关节液一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组织培养。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术后随访平均(22±10)个月,末次随访时KSS功能评分平均(85±11)分,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术后患者体温在术后3~5 d均恢复正常,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明显改善,CRP、ESR、PCT明显下降。术后第3、5、7天关节液细菌培养共3次,均为无菌生长。 结论关节镜下清创、持续闭式灌洗引流治疗膝关节腔感染,病原菌消失快,感染控制可靠,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