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改进盐酸羟苄唑原料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拟修订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进行测定,用醋酐替代醋酸汞;通过分析试验过程,确定不确定度来源,计算拟修订方法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线性方程为Y = 38.532 73 X - 0.017 10(r=1.000),取样量在0.0677~0.4207g范围内,测定结果呈良好线性关系;拟修订方法与原标准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新方法相对合成不确定度为0.19%,扩展不确定度为 ± 0.38%。结论: 拟修订方法简单、准确、低毒,可以替代现行标准方法检验盐酸羟苄唑原料含量。  相似文献   
102.
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于右侧胫骨中段造成3mm缺损,术后长腿管型石膏外固定,随机分成A、B2组。术后1周拆除管型石膏后予长腿石膏夹板外固定,对A组截骨部位进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每次30min,每天2次,持续8周;B组带不予充气的气囊作为对照组。术后每2周X线摄片和骨密度(BMD)测试。第10周A、B2组各随机取3只兔子处死,行组织学检查骨痂面积、成骨细胞数。其余兔处死后取双侧胫骨作机械力学测试。结果A组的骨痂面积、成骨细胞含量同期均高于B组。治疗后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组BMD和BMD比率在术后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A组8周时BMD含量已达健侧胫骨同一部位的水平,4、6、8、10周时A组BMD和BMD比率高于B组(P<0.05,P<0.01)。A组力学测试的4项参数平均化为对侧完整胫骨参数值的百分比后比B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促进骨折的愈合,减轻软组织水肿,防止骨缺失,增加骨折愈合后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03.
2005年1月~2008年5月,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加间断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勃起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病机理。方法:雄性 SHR 及同系 WKY 大鼠,夹尾法测量大鼠收缩压(SBP),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检测阴茎勃起功能,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海绵体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HR 组及 WKY 组阴茎勃起次数分别为0.6±0.5和2.4±0.6,差异非常显著。光镜下 SHR 大鼠阴茎海绵体血窦、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布杂乱,血管内皮细胞连续性破坏;其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线粒体退变、内质网扩张,糖原颗粒、吞饮小泡及微丝减少。还可见大量间质组织增生及微血管腔闭塞。结论:高血压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功能,海绵体组织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可能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勃起功能下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年厦门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对16例膀胱癌行改良保留生殖神经的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率情况,为预防伤害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提供的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数据,描述伤害死亡率在1990—2019年间的变化情况,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道路交通伤害、溺水、自伤等原因导致死亡率变化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结果: 1990—2019年,中国5~24岁人群总体伤害死亡率从46.22[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 UI):40.88~52.12]/10万下降至20.36(95%UI:17.58~23.38)/10万,各亚组变化趋势与总体基本一致。溺水由该人群首位伤害死因下降为第二位,道路交通伤害则成为首位伤害死因,自伤处于伤害死因第三位。各亚组前三位死因与总体基本一致,但排序有所不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溺水和自伤的死亡率均随着时期的推移和队列年份的增加而下降,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溺水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自伤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 中国5~24岁人群伤害死亡情况在过去30年中整体得到改善,但具体原因导致的伤害死亡在不同亚组中表现有所差异。未来应针对不同亚组伤害的死亡特点,提出针对性政策和干预手段,减少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马蹄肾结石中临床和教学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3例临床确诊马蹄肾伴肾结石并行PCNL患者,CT检查示结石均2 cm,其中自2015年起的7例患者提取其CT尿路造影(CTU)检查结果,使用三维影像学软件进行处理,以光敏树脂打印3D马蹄肾伴肾结石模型。请同一手术医师于术前根据3D打印模型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做术前规划,并将术前规划及手术实际操作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此外,选择1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根据CT等影像学资料,B组根据3D打印模型完成了对马蹄肾伴肾结石的术前评估测试,并将其分别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成功打印出7例患者10侧的马蹄肾并肾结石模型,同一高年资手术医师使用3D模型预估的穿刺点及穿刺肾盏与实际手术基本符合,穿刺深度,术前评估为(5.85±0.47) cm,实际为(5.90±0.43) c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穿刺点与实际手术相符率为70%(7/10),穿刺肾盏选择,符合率亦为70%(7/10),穿刺深度,术前评估为(6.40±0.75) cm,实际为(5.80±0.43) c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穿刺点及穿刺肾盏与实际手术相符率为100%,穿刺深度,术前评估为(5.75±0.51) cm,实际为(5.80±0.43) cm,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B组比A组更接近于高年资主刀医师的实际手术操作。以上所有穿刺进针角度均为15°。结论:3D打印的马蹄肾伴肾结石模型能够良好地呈现马蹄肾的解剖构造,直观地反映出结石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在马蹄肾PCNL术前预估方案的选择及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提高年轻医师手术水平的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8.
CT征象预测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用以预测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患者手术时机的特异性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其中手术组18例,保守治疗组33例,由2名主治医师对所有CT图像进行分析及术前评估。评价指标包括梗阻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移行带、粘连带位置、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小肠粪征、腹腔积液共6种CT征象。统计比较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患者CT征象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粘连性小肠梗阻的6种CT征象中,完全性肠梗阻(P=0.031)、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P=0.031)、小肠粪征(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完全性肠梗阻和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的OR>1,而小肠粪征OR<1。结论 完全性小肠梗阻、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小肠粪征3个CT征象对于预测ASBO患者手术时机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焉耆马是新疆优良的地方品种,本文对焉耆马产区自然条件、品种形成、品种特征及性能进行了介绍,并根据焉耆马的特点提出今后育种选育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0.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阴茎组织结构和勃起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勃起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20周龄雄性SHR大鼠及同系WKY大鼠各15只,夹尾法测量大鼠收缩压(SBP),皮下注射阿朴吗啡(APO)检测阴茎勃起功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阴茎海绵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Ⅲ型胶原(COLⅢ)的表达。结果:SHR组及WKY组收缩压分别为(205.7±11.9)、(114.3±10.2)mmHg(1 mmHg=0.133 kPa),阴茎勃起次数分别为(0.6±0.5)、(2.4±0.6)次,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SHR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平滑肌及COLⅢ的表达显著高于WKY大鼠(P<0.01)。结论:高血压严重影响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海绵体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可能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勃起功能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