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MR三维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 dimension-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3D-SPGR)冠状位快速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B超、CT未明确诊断的不同大小肝占位性病变病例进行常规单次激励快速自旋回波(SS-FSE)定位、轴位自旋回波(SE)T1WI及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平扫后,用3D-SPGR序列冠状位对病灶定位,行冠状位3D-SPGR序列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分别描出病灶和正常肝实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析其强化特征并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的肿块,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后的强化方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不同。结论:3D-SPGR冠状位动态增强对肝脏不同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2.
CT动态增强和CT血管成像诊断活动期克罗恩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灌肠是将灌肠和CT相结合的一种成像技术,虽然传统的钡剂灌肠对诊断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其显示肠壁及邻近的结构欠佳;传统CT口服对比剂不易使小肠充分扩张,塌陷或扩张不充分的病变肠段与正常肠襻不易区分;内镜具有侵袭性,且不能完整显示整段小肠。本研究采用小肠插管技术灌肠使肠管充分扩张后,行CT动态对比增强扫描,得CT血管成像(CTA)及多平面三维图像,观察克罗恩病肠壁及肠外等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碘对比剂小剂量测试团注与增强剂量团注时,腹主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的差异。方法60例心功能正常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例,注射流率分别为4.5 ml/s、3.5 ml/s、4.5 ml/s,每组小剂量团注测试与增强剂量注射流率相同,A组与B组加20 ml生理盐水冲管,C组注射完对比剂后不用生理盐水冲管。另一组20例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D组,扫描方法及参数同A组。碘对比剂浓度为370 mgI/ml及采用电影模式增强扫描。测量每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及增强剂量团注扫描时肝门水平腹主动脉时间-密度曲线,比较两者到达最大强化峰值时间的差异。结果小剂量团注测试峰值到达时间变化范围,A、B、C组为19~24 s,平均分别为(20±2)s、(19±3)s、(22±3)s;D组为24~42 s,平均(28±14)s。增强剂量峰值到达时间A、B、C组变化范围为20~26 s,分别平均为(22±3)s、(21±2)s、(24±2)s;D组峰值到达时间变化范围为26~44 s,平均(32±14)s。A、B、C组小剂量测试团注与增强剂量团注时,对比剂到达肝门水平腹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相差约2~7 s,D组3~12 s。结论64排螺旋CT进行碘对比剂测试小剂量团注与增强剂量团注到达肝门水平腹主动脉峰值时间,不同剂量和不同注射流率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腹盆部Castleman’s病的CT、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腹盆部、经病理证实为Castleman’s病的影像学资料。6例均接受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例同时行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弥漫型1例,CT表现为肝、脾肿大和多发肿大淋巴结。局限型5例,分别位于腹膜后(n=3)、肠系膜(n=1)、盆腔(n=1),CT平扫均表现为单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肿块,其中4例伴有"卫星"灶,2例病灶内可见点状、分支状钙化灶,3例病灶周围筋膜增厚;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显著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强化方式与大血管相似,各病灶内部或周边可见增粗的血管影,其中4例动脉期病灶内可见星状或裂隙状低密度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低密度区逐渐缩小。MRI检查1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与CT相似。结论腹盆部Castleman’s病少见,临床工作中容易误诊,但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CT征象能否准确诊断与鉴别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腹膜后脂肪肉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7例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DCT图像,使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CT征象与两种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肿块与肾脏交界面的肾皮质缺损、肿块内粗大血管、肾动脉分支供血及肿块内血管穿过肾实质走行仅或主要见于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P均<0.01);肾脏向前移位和肿块内非脂肪成分强化结节灶仅或主要见于腹膜后脂肪肉瘤(P均<0.01).钙化、肿块内和(或)周围出血及合并的其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腹膜后脂肪肉瘤中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征象能有效鉴别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腹膜后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66.
小肠多层螺旋CT灌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CT灌肠(CT enteroclysis,CT-E)为小肠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肠内结构,使肠管分段成像,通过重组可显示肠外病变。由于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并具有扫描后重组的能力,CT灌肠已成为传统灌肠的延伸及小肠的CT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7.
MRI定性定量研究脂肪肝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脂肪肝患者可从单纯的脂肪肝转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进行肝移植治疗.定性尤其是定量检测脂肪肝的存在及其程度,可以为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