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 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0例正常肝组织和50例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 1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HCC)中caveolin 1蛋白和mRNA表达的细胞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强度与HCC的分化程度无关。癌旁肝组织中caveolin 1蛋白和mRNA阳性信号多位于肝窦内皮细胞、肝星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caveolin 1蛋白和mRNA在肝硬化及不典型增生的癌旁组织的肝细胞中呈强表达。在胆管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caveolin 1蛋白和mRNA在胆管细胞性肝癌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HCC;HBsAg和AFP阳性的肝癌患者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阴性患者。结论 HCC中caveolin 1蛋白和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是HCC较胆管细胞性肝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和易发生转移的重要原因;检测caveolin 1表达有可能作为鉴别HCC和胆管细胞性肝癌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2.
研究直肠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直肠癌、15例直肠管状腺瘤及 9例直肠绒毛状腺瘤的MVD。结果表明 ,直肠管状腺瘤MVD低于直肠绒毛状腺瘤 (P <0 0 5 ) ;直肠癌MVD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48例直肠癌患者MVD与其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显示MVD可作为判断直肠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3.
彭绍华  谢平平  厉浩  邓虹  冯德云 《中国肿瘤》2007,16(12):1018-1020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喉乳头状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分子杂交及PCR检测60例喉乳头状瘤、15例喉鳞状非典型增生上皮和10例正常喉黏膜上皮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E6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33.3%(5/15)和80.0%(48/60);瘤组织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蛋白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原位杂交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18E6DNA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40.0%(6/15)和83.3%(50/60);瘤组织中HPV16/18E6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18E6DNA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PCR显示在正常喉黏膜、非典型增生上皮及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10)、46.7%(7/15)和86.7%(52/60);瘤组织中HPV16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上皮和正常喉黏膜(P<0.05),非典型增生上皮中HPV16的阳性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喉黏膜(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可能在喉乳头状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卵巢上皮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在卵巢良、恶性上皮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 (ISLT法 )和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AgNORs)技术检测 8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其中囊腺癌 2 6例 ,交界性囊腺瘤 2 1例 ,囊腺瘤 15例 ,囊腺癌癌旁组织 2 6例。结果 卵巢囊腺癌 ,交界性囊腺癌 ,囊腺瘤 ,囊腺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检出率分别为 92 .3% ,4 2 .8% ,0。囊腺癌组端粒酶阳性率与交界性囊腺瘤 ,囊腺瘤 ,囊腺癌癌旁组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其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年龄 ,肿瘤大小 ,病理类型 ,有无腹水、淋巴结转移 ,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卵巢囊腺癌AgNORs总面积为 0 .92 6 9± 0 .2 0 39μm2 ,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并端粒酶活性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 (rs=0 .910 ,P <0 .0 1)。交界性囊腺瘤组 9例端粒酶阳性的AgNORs总面积为0 .74 83± 0 .0 36 3μm2 ,12例端粒性酶阴性的AgNORs总面积为 0 .5 870± 0 .1381μm2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LSLT法和AgNORs在卵巢囊腺癌的确诊和交界性囊腺瘤与囊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5.
肝纤维化的诊断目前仍以病理检查为主,但病理检查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多在寻找无创伤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此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并与肝病理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增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Ⅳ-C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而血清LN与炎症活动度无关;血清LN及Ⅳ-C水平均与纤维增生呈正相关。提示血清LN及Ⅳ-C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肝纤维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6.
107.
iNOS与结肠癌及其相关疾病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一氧化碳(NO)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mRNA探针,对20例经结肠镜活检、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腺癌进行原位杂交,以显示细胞内iNOSmRNA的表达情况,并与结肠息肉,结肠腺瘤行比较。结果:20例结肠腺癌患者中表达iNOSmRNA杂交信号强阳性(+++)9例,中度阳性(++)4例,弱旨性(+)4例。阴性(-)3例,总阳性率达85%,而结肠息肉和结肠腺瘤则多为阴性或弱阳性,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结肠癌患者的癌细胞表达iNOSmRNA。提示结肠癌细胞自身能产生一氧化氮,而内源性NO产量的多少,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可能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相关性及其与HCC发生的关系。方法:利用端粒酶原位标记法显示端粒酶活性,采用S-P法免疫组化技术的检测bcl-2和p53蛋白。结果:端粒酶在HCC中的阳性率(91.7%)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58.3%)(P〈0.05),端粒酶活性强度与HCC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组织中bcl-2和p53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HCC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uPA及vimentin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及其癌旁组织(88例)与正常肝组织(8例)中uPA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HCC组织中uPA及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56/88)和72.7%(64/88),两者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7.3%和15.9%)和正常肝组织(12.5%和12.5%)(均P<0.0125);uPA和vimentin在HCC中的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及肝被膜浸润有关(P<0.05),且两者在HCC中的表达互呈正相关(r=0.227,P=0.034)。结论:在HCC中,uPA和vimentin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不良临床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10.
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胃癌细胞内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小分子,并与许多疾病过程有关。目前认为,胃粘膜内NO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1],而胃癌细胞自身能否产生NO尚不清楚,鉴于一氧化氮合酶(NOS)是形成NO的关键限速酶,为此本文观察了胃癌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