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小肠CT造影(CTE)检查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不明病因的小肠疾病患者65例,均进行CTE和DBE检查,分析DBE、CTE及两者联合检查对病因的检出率.结果 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消瘦和腹痛患者中,DBE检出率均优于CTE(P<0.01),联合检查检出率均优于CTE或DB...  相似文献   
92.
雄激素对男性性腺功能低减病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雄激素替代治疗对性腺功能低减男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影响 ,探讨雄激素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增加的机制。 方法 :8例原发性性腺功能低减 (Klinefelter综合征 )病人 ,接受初次 5 0 0mg或10 0 0mg十一酸睾酮 (TU)肌肉注射 ,间隔 3个月后交叉剂量第二次注射。注射前后观察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放免法 ) ;在注射前和后的第 4、8周分别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比容 ,酶免疫法测定血清EPO。 结果 :注射TU后 ,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改善 ,血睾酮水平显著升高 ,注射后 1周达峰值 ,维持有效治疗的雄激素水平 (>10nmol/L)超过 6周。血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但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 (P >0 .0 5 )。与治疗前相比 ,注射TU后EPO水平显著升高 ,并维持 8周以上 (P <0 .0 1~ 0 .0 5 ) ;第 2次注射TU仍然使EPO水平升高。 结论 :雄激素替代治疗使性腺功能低减男子EPO水平升高 ,是红细胞生成增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
对近年来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其疗效虽已得到临床认可,但仍缺乏统一的选穴方法及原则。总结文献中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选穴方法和原则,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徐哲  王建凤  冯婷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9):1792-1793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家庭阴道冲洗方式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家庭阴道冲洗方法 ,观察组使用善邦一次性鼻腔冲洗器进行阴道冲洗(两组患者均经护士在医院指导后回家自行冲洗).观察两组患者在冲洗治疗过程中阴道疼痛感,治疗1周后阴道炎症程度和阴道清洁度及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冲洗过程中阴道疼痛感、治疗后阴道炎症程度和治疗后阴道清洁度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4.89、10.13和8.48,P<0.05).观察组治愈94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60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u=2.95,P<0.05).结论 采用新式家庭阴道冲洗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减少患者的阴道疼痛感,使阴道炎症程度和清洁度明显好转,且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湖南、湖北省省部联动县级血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血清免疫筛查检测能力。方法考核湖南、湖北2省竞赛选手制作标准血清标本,间接血凝试验(IHA)的操作技能;制定统一评分细则与标准,分析检测人员操作规范性、IHA定性和定量结果判读得分情况,并对2省检测人员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省检测人员IHA检测技术成绩无差异,总体成绩均值较好,操作规范性和定性结果判读2方面得分均值较高,但定量结果判读得分均较低;不同性别、职称及年龄的参赛选手之间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省部联动县级技术人员IHA定量结果判读能力均较弱,检测技能培训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96.
目的总结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134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提出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的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临床死亡率。方法总结分析134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不断提高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护理技术。结果掌握了老年患者衰竭器官的分布、诱发因素、死亡原因和最佳护理办法。134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率为94%。并发肺衰竭占93%,心衰竭占84%。诱发因素多为肺部感染。结论提前实施预防性护理,对防止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颈间盘突出、椎动脉狭窄对颈神经根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与CDFI检测及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35例经肌电图检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26例,女9例,年龄,34~68岁。其中有22例经CDFI检测。结果 24例肌电图检测有神经根根性损害,男18例,女6例,男:女约3︰1。MRI 2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间盘突出及硬膜囊受压,CDFI检测有椎动脉狭窄的10例,占41.67%。结论椎动脉狭窄及颈间盘突出是颈神经根性损害的主要因素,也是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诊断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8.
对比脉冲序列超声造影成像分析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分析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FFS)与其周围脂肪肝是否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方法应用低机械指数对比脉冲序列成像对比分析52例63个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与其周围脂肪肝的常规超声回声强度、定量分析不同时间点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结果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较其周边脂肪肝常规超声视频强度低,超声造影30,60,120 s增强强度较周围脂肪肝高(P<0.05)。应用超声造影后诊断FFS的敏感性、精确性从63.5%、82.5%分别提高到98.4%,98.6%。结论脂肪肝内相对正常肝区与周围脂肪肝可存在血流灌注的差异,超声造影提高了脂肪肝内FFS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牛膝多糖(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ABPS)及其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ABPS(3个浓度100、200、300μg/ml)及联合5-Fu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及凋亡率,Westem blot检测ABPS对食管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21和p27表达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1)ABPS可以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增殖;ABPS与5-Fu联合应用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两者单用;(2)ABPS作用后的EC9706出现了G0/G1期的阻滞和早期凋亡;其机制可能分别涉及p21和p27基因表达的增加以及bax基因表达的增加和bcl-2基因表达的减少.结论:ABPS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ABPS与5-Fu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将西医动物模型引入中医实验研究其具有结果可靠、认可度高等优点,研究者在实践过程中以模型选择标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模型的中医证候的评价,本研究提出了几个关键方面,这些方面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医研究成果做出突出贡献,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