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6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81.
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已有100余年历史,但其作用短暂常须频繁用药,对患者不便,尤在夜间干扰睡眠。近来国内有应用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的报道,但药品作用仅维持10小时左右。1983年起我们使用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研制的硝酸甘油透皮贴敷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57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82.
经食管调搏心房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的技术已广泛采用。用此法所得结果与传统的心房词搏所得结果尚未见有严格的对比研究。作者于1982年12月~1983年5月在23例“正常”人与病态窭房结综合征患者身上,对这两种检查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83.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TSN)对家兔在体心房单相动作电位(AMAP)及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时电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TSN组各12只。将电极经颈内静脉置入右心房记录AMAP,观察基础状态下、给药后0.5 h及以600次.m in-1心房快速起搏后0.5 h、8 h AMAP及其频率适应性的变化。结果与起搏前相比对照组AERP200 m s在起搏后0.5h缩短21.2 m s,起博后8h缩短21.6m s(P<0.05),且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TSN在基础状态下对AMAPA、AMAPD无明显影响,但使AERP200 m s由(105.9±3.8)m s延长至(114.7±7.2)m s(P<0.05)。起搏后TSN组维持原有的心房肌频率适应性。结论快速心房起搏使心房肌的频率适应性丧失而致电重构,TSN能通过抑制L-型钙通道减轻短期快速心房起搏所致电重构。  相似文献   
284.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分离14例UAP和11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 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UAP者DC表面CD 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经D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增多,抑炎细胞因子(IL-10)减少。结论:UAP者DC的功能亢进,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UAP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5.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后热休克蛋白(HSP70)在心肌细胞的表达以研究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延迟性保护作用.方法24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及实验组(E112h及E24h组),实验组按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到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的时间分为E12h及E24h组,每组各8只.分别检测LDH及CK的漏出量、心肌ATP含量及心功能指标(LVSP及±dp/dt max),用Westem Blot法测量心肌组织中HSP70的含量.结果E12h组HSP70表达较对照组增高,E24hHSP70表达最高.E24h组LDH与CK含量较其它两组低,而ATP较其它两组高(P<0.01),心功能改善.E12h与对照组相应各指标(LDH、CK、ATP、LVSP及±dp/dt max)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24h后HSP70高表达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有延迟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6.
目的 :研究钙预处理是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及线粒体ATP依赖性钾通道 (KATP)起作用。方法 :3 2只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钙预处理组 (CPC组 )、钙预处理加PKC阻滞剂Chelerythine组 (CLT组 )、钙预处理加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 5 hy droxydecanoate组 (5 HD组 ) ,分别检测LDH及CK的漏出量、心肌ATP含量、心功能指标 (LVSP及±dp/dtmax)。 结果 :与I/R组比较 ,CPC组CK、LDH漏出量明显减少 (P <0 .0 1) ,心肌ATP含量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CLT组及 5 HD组上述各指标 (LDH、CK、ATP、LVSP及±dp/dtmax)分别与I/R组相同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预处理对I/R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滞剂及KATP阻滞剂所取消 ,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KC途径及线粒体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287.
本文回顾性地总结153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接受214例次起搏器治疗的体会,认为:起搏治疗能适当提高心率,是治疗此种病人的有效方法,提高其生命质量;VVI型起搏器虽非生理性,但能基本满足病人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故目前还不能淘汰;插管径路不宜选用颈外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埋藏可能为更多医师所采用;国产起搏器急待提高质量,以赶上进口起搏器水平。  相似文献   
288.
血浆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浆脂蛋白 (a) [LP(a) ]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范围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测定 2 5 6例冠脉造影患者的LP(a)、血浆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血浆浓度。结果  ( 1)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大、程度越重 ,其血浆LP(a)水平越高 (P <0 .0 1) ;( 2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P <0 .0 1) ;( 3)血浆LP(a)水平与其它血脂没有相关性。结论 LP(a)与冠脉粥样病变的范围、程度及稳定性相关 ,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89.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顿抑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运用电场刺激 (频率 6Hz,电压 5V ,脉宽 2ms,持续 1min)诱导离体灌注鼠心去甲肾上腺素 (NA)胞裂释放 ,并通过自身前后两次刺激比较(S2 ∶S1)以判断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状况。结果 :①大鼠心脏缺血 30min后恢复灌注其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neuronalstunning ,神经顿抑 ) ,并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第 1、5、30分钟 ) ,交感神经顿抑得到逐渐恢复 (S2 /S1:0 .2 3± 0 .0 31,0 .4 1± 0 .0 4 3和 0 .6 2± 0 .0 5 ,均P <0 .0 1) ;②腺苷受体阻滞剂 8 苯基茶碱使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得到恢复 [(12 8.30± 8.2 9)∶(12 6 .4 0± 8.0 9) pmol/L ,P >0 .0 5 ],而浕2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育亨宾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5 4 .70± 10 .2 7)∶(12 7.5 0± 7.87)pmol/L ,P <0 .0 1];③腺苷受体激动剂 2 苯异丙基腺苷使非缺血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6 1.70± 10 .6 5∶12 6 .30±14 .18,P <0 .0 1) ,而α2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130 .0 0± 9.90 )∶(130 .4± 10 .33)pmol/L ,P >0 .0 5 ]。结论 :心脏较长时间的缺血可引起交感神经顿抑 ,且内源性腺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0.
蝙蝠葛碱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蝙蝠葛碱系从防已科植物蝙蝠葛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生物碱,经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它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属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但该药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目前尚不了解。最近,我们用蝙蝠葛碱治疗1例预激合并房颤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男,40岁。B型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AVRT)反复发作20余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