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6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I/R组、吡咯列酮预处理组(预处理组)。I/R组、预处理组于I/R前24 h分别由尾静脉注射相应溶媒(0.9%氯化钠溶液)及吡格列酮(3 mg/kg)。对照组不结扎前降支,4 h后取出心脏;余2组结扎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 h后取出心脏。每组取8只,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测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 p65)蛋白水平的表达;每组取6只,行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结果:①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线粒体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梗死面积明显减少;②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能明显增加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及Bax、caspase-3蛋白的阳性细胞指数(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I/R组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水平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I/R组相比,预处理组能抑制以上水平的过度表达(P<0.05)。结论:吡格列酮预处理可通过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起到抗I/R损伤作用,该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38 MAPK和JNK的mRNA表达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62.
目的:观察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信使核糖核甙(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使血管成形术后新内膜过度增生的机制。方法:将12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10只,低蛋氨酸饮食组(1.2%蛋氨酸),10只,高蛋氨酸组(含2.0%蛋氨酸),10只,喂养4周后,以2F的球囊导管损伤左颈总动脉内皮的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以右颈总动脉作为对照(未行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1小时,处死动物,取颈总动脉,立即液氮冻存备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组织c-fos及c-jun的mRNA表达情况,并做半定量分析。结果:低及高蛋氨酸组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饮食对照组(P<0.01),球囊损伤左颈总动脉各组组织的c-fos及c-ju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损伤的右颈总动脉的(P<0.01),低蛋氨酸组和高蛋氨酸组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P<0.01),高蛋氨酸组的c-fos及c-jun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蛋氨酸组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上调血管内皮损伤后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可能是其促进血管成形术后新内膜过度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63.
蝙蝠葛碱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蝙蝠葛碱系从防已科植物蝙蝠葛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生物碱,经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它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属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但该药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目前尚不了解。最近,我们用蝙蝠葛碱治疗1例预激合并房颤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男,40岁。B型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房室反复性心动过速(AVRT)反复发作20余年,  相似文献   
264.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顿抑现象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运用电场刺激 (频率 6Hz,电压 5V ,脉宽 2ms,持续 1min)诱导离体灌注鼠心去甲肾上腺素 (NA)胞裂释放 ,并通过自身前后两次刺激比较(S2 ∶S1)以判断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状况。结果 :①大鼠心脏缺血 30min后恢复灌注其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neuronalstunning ,神经顿抑 ) ,并随复灌时间的延长 (第 1、5、30分钟 ) ,交感神经顿抑得到逐渐恢复 (S2 /S1:0 .2 3± 0 .0 31,0 .4 1± 0 .0 4 3和 0 .6 2± 0 .0 5 ,均P <0 .0 1) ;②腺苷受体阻滞剂 8 苯基茶碱使缺血后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得到恢复 [(12 8.30± 8.2 9)∶(12 6 .4 0± 8.0 9) pmol/L ,P >0 .0 5 ],而浕2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育亨宾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5 4 .70± 10 .2 7)∶(12 7.5 0± 7.87)pmol/L ,P <0 .0 1];③腺苷受体激动剂 2 苯异丙基腺苷使非缺血大鼠心脏交感神经末梢NA的释放受到明显抑制 (6 1.70± 10 .6 5∶12 6 .30±14 .18,P <0 .0 1) ,而α2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乐定则对其无明显影响 [(130 .0 0± 9.90 )∶(130 .4± 10 .33)pmol/L ,P >0 .0 5 ]。结论 :心脏较长时间的缺血可引起交感神经顿抑 ,且内源性腺苷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5.
本文回顾性地总结153例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接受214例次起搏器治疗的体会,认为:起搏治疗能适当提高心率,是治疗此种病人的有效方法,提高其生命质量;VVI型起搏器虽非生理性,但能基本满足病人需要,提高其生活质量。故目前还不能淘汰;插管径路不宜选用颈外静脉,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埋藏可能为更多医师所采用;国产起搏器急待提高质量,以赶上进口起搏器水平。  相似文献   
266.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现象以及美托洛尔对重构的抑制作用. 方法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组)和美托洛尔治疗组[B组, 10 mg/(kg·d)].各组分别在3个不同的时间点(3 d、7 d、30 d)进行观测.各时间点配以相同只数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作为对照组.测定大鼠心电图,并计算QT离散度(QTd).连续记录大鼠心电图,并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密度.结果 A组7 d、30 d时心肌梗死周围区交感神经密度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增加(P<0.05).B组在第30天时,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支配密度要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组(P<0.05).美托洛尔治疗后各时间点QTd和心律失常评分均比相应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能抑制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降低QTd和心律失常,第30天时,美托洛尔对降低心律失常的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重构介导的.  相似文献   
267.
目的: 研究微量去甲肾上腺素(NA)预处理晚期心肌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为探讨预适应晚期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control,CON)组,缺氧处理(hypoxia treatment,HT)组和NA预处理 (noradrenaline preconditioning,NAPC)组。CON组:不给任何药物干预,也不进行HT,培养24 h;HT组: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培养24 h后直接进行HT 40 min;NAPC组:预先给予终浓度为0.2 mg/L的NA孵育10 min后,继续培养24 h再进行HT 40 min。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标记的线粒体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结果: 3组的FI值通过方差分析比较(F=355.5,P<0.05),HT组与NAPC组的FI比CON组明显降低[(6.24±0.13)%、(6.68±0.22)% vs (8.32±0.19)%,P<0.05)],表明HT组与NAP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跨膜电位明显降低,细胞能量代谢能力下降;NAPC组FI比HT组高[(6.68±0.22)% vs (6.24±0.13)%,P<0.05)],表明NAPC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跨膜电位较高,NA预处理过的细胞能量代谢能力较强。结论: NAPC组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FI较HT组明显升高,表明NA预处理晚时期跨膜电位降较高,NA触发了细胞保护效应,使心肌细胞对损伤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  相似文献   
268.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现象以及美托洛尔对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心肌梗死模型成功后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组)和美托洛尔治疗组[B组,10mg/(kg.d)]。各组分别在3个不同的时间点(3d、7d、30d)进行观测。各时间点配以相同只数的大鼠,只穿线不结扎作为对照组。测定大鼠心电图,并计算QT离散度(QTd)。连续记录大鼠心电图,并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密度。结果A组7d、30d时心肌梗死周围区交感神经密度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增加(P<0.05)。B组在第30天时,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支配密度要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组(P<0.05)。美托洛尔治疗后各时间点QTd和心律失常评分均比相应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抑制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降低QTd和心律失常,第30天时,美托洛尔对降低心律失常的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重构介导的。  相似文献   
269.
胡青  冯义柏 《山东医药》2005,45(17):42-43
利钠肽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具有血管调节功能的多肽类激素。家族成员结构相似,主要包括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等。近十年发现的利钠肽家族的新成员D型利钠肽(DNP),出现在人类血浆和心房肌层,并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中增加,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生物学活性尚在研究中,但目前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70.
尼古丁对缺血心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尼古丁对缺血后大鼠心脏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离体大鼠心脏缺血模型。测定尼古丁加入前后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二羟苯基乙二醇(dihydr oxyphenylethyleneglycol,DOPEG)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1)非缺血条件下,低浓度尼古丁灌注液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无明显影响;(2)在缺血10min后,低浓度尼古丁灌注液组较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及神经肽Y释放明显增加;(3)缺血20min组与缺血10min组相比,神经肽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去甲肾上腺素及DOPEG含量明显上升。结论 尼古丁促进缺血心脏以胞裂(exocytosis)和非胞裂(nonexcytosisin0方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