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8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6篇 |
内科学 | 162篇 |
综合类 | 59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以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s-3)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s,流式细胞术检测人VSMCs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caspases-3 mRNA的表达。 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VSMCs在终浓度为500 μmol/L Hcy的培养液中孵育0 h、6 h、12 h、24 h、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39%±0.47%、2.45%±0.64%、7.58%±1.02%、13.37%±4.71%、17.69%±3.13%,caspases-3 mRNA与GAPDH扩增条带吸光度(A)比值分别为0.24±0.08、0.29±0.10、0.89±0.26、1.37±0.24、1.82±0.53,表明Hcy呈时间依赖性诱导人VSMCs细胞凋亡和 caspases-3 mRNA的表达上调;在终浓度为0、100、200、500、1 000 μmol/L Hcy的培养液中孵育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68%±0.23%、2.79%±0.12%、8.45%±2.41%、13.37%±4.71%、23.75%±5.56%,表明Hcy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VSMCs细胞凋亡。 结论: Hcy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由caspase-3参与的死亡信号通路介导的,诱导人VSMCs凋亡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2.
蝙蝠葛碱对豚鼠缺氧心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蝙蝠葛碱(Dau)对缺氧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测定不同缺氧条件下豚鼠离体心脏流出液中NE含量. 结果显示:Dau组(n=13)停灌时心脏NE释放显著低于对照组(n=11, P<0.01);在低氧灌注,低氧酸性灌注及低氧高钾灌注电刺激时,Dau组(n=12-13)心脏NE释放明显低于对照组(n=11-12, P<0.001). 表明Dau可抑制缺氧心脏NE的释放.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升高与树突状细胞 (DC)的关系。方法 :术前及术后 2d分离 11例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和白细胞介素 4 (IL 4 )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 (B7 2 )的表达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 ;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 ;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 ,并探讨CD86表达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术前比较 ,术后 2d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 ;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 ;经D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 (IL 1β、IL 6、TNF α)增多 ,抑炎细胞因子 (IL 10 )减少 ;同时血hsCRP升高 ,且CD86的表达与血hsCRP水平正相关。结论 :支架术后DC的功能被激活 ,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性反应可能是术后hsCRP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核转录因子NF-κB和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组织NF-κBP65蛋白和原癌基因c-fos及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在血管球囊损伤后新内膜过度增生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血管组织NF-κBP65蛋白和c-fos及c-jun mRNA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结果低、高蛋氨酸组血管组织NF-κBP65蛋白、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0.13vs0.64±0.06(P<0.05),1.50±0.37vs0.64±0.06(P<0.01),1.40±0.21vs1.10±0.15(P<0.05),1.43±0.25vs1.10±0.15(P<0.01)及1.68±0.27vs1.00±0.13(P<0.05),1.71±0.30vs1.00±0.13(P<0.01),高蛋氨酸组也明显高于低蛋氨酸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通过NF-κB通路上调血管内皮损伤后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其促进血管内皮球囊损伤后新内膜过度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5.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分离14例UAP和11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 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UAP者DC表面CD 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经D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增多,抑炎细胞因子(IL-10)减少。结论:UAP者DC的功能亢进,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UAP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6.
目的研究不同缺氧再复氧时间心肌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通信改变情况,以及庚醇(Heptanol,HT)对GJ通信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染料Lucifer yellow CH(LY)不能透过细胞膜,但可以经过细胞GJ在细胞间进行传递的特点,采用细胞划痕技术,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直观地观察不同组别、缺氧再灌注不同时间LY经过GJ流通情况,及HT干预后GJ通信改变情况。结果在缺氧30min时心肌GJ通信明显下降,荧光仅传至划痕附近第二列细胞,正常细胞荧光则传至四列以外的细胞。再供氧1h时恢复到第三列,以后逐步恢复到正常。运用HT后传导明显减慢荧光仅传至第二列细胞,缺氧和再供氧时传导也无明显变化。培养7d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为(120±18)次/min,缺氧30min时,搏动减弱,次数为(56±16)次/min,再供氧1h时,搏动次数为(118±22)次/min,两者差异显著(P(0.01)。当运用HT后心肌细胞搏动明显减弱,约为(64±20)次/min,差异显著(P(0.001)。在缺氧再灌注过程中,HT搏动次数变化不大。结论心肌细胞在缺氧时GJ通透性减低,HT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GJ通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7.
目的 研究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庚醇(heptanol ,HT)对不同时间低氧再供氧心肌细胞坏死、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锥虫蓝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低氧后不同时间再供氧细胞坏死、凋亡情况,观察CVD、HT对其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未给药)正常和低氧30 min时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供氧1 h凋亡指数为27.4%,与正常时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坏死的心肌细胞在再供氧2 h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运用CVD、HT后凋亡指数在再灌注1 h时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55.11%和21.53%。结论 HT和CVD通过不同的作用可以减少低氧再供氧心肌细胞的死亡和凋亡. 相似文献
248.
目的 :研究钙预处理是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及线粒体ATP依赖性钾通道 (KATP)起作用。方法 :3 2只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钙预处理组 (CPC组 )、钙预处理加PKC阻滞剂Chelerythine组 (CLT组 )、钙预处理加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 5 hy droxydecanoate组 (5 HD组 ) ,分别检测LDH及CK的漏出量、心肌ATP含量、心功能指标 (LVSP及±dp/dtmax)。 结果 :与I/R组比较 ,CPC组CK、LDH漏出量明显减少 (P <0 .0 1) ,心肌ATP含量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CLT组及 5 HD组上述各指标 (LDH、CK、ATP、LVSP及±dp/dtmax)分别与I/R组相同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预处理对I/R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滞剂及KATP阻滞剂所取消 ,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KC途径及线粒体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249.
本文研究了在窦律时和心脏起搏时蝙蝠葛碱(Dau)、普卡胺(pro)和利多卡因(Lid)对体表ECG的影响。Dau能明显延长QRS时间,轻度延长QT间期,QT延长主要是由于QRS时间延长所致,而它对JT间期的影响甚微。Pro同时延长QRS时间和JT间期,从而使QT间期明显延长。Lid通过缩短JT间期使QT间期缩短,它对QRS时间无何影响。结果表明,Dau对ECG的影响与Pro和Lid明显不同,而与晚近报道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对ECG的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250.
卡维地洛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第三代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CVD)对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24只,假手术组8只,只开胸,不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另外16只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者又分为对照组8只,未给药;CVD组8只,术前7 d连续胃管给CVD(1 mg8226;kg 18226;d 1),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6 h,处死动物.观察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酶(CK MB)、过氧化物酶(MDA)变化并对心肌进行HE染色及电镜检查.结果: CVD减少CK MB、LDH及MDA的释放.对照组心肌细胞HE染色及电镜检查呈明显片状或局灶性坏死,润盘结构紊乱,大量反应性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于坏死细胞之间;CVD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 润盘结构基本正常.结论:CVD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CVD有抗氧化、减少心肌梗死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心肌损伤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