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6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2 毫秒
211.
八厘麻毒素对129例高血压患者快速降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药剂科制备的八厘麻毒素,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均证实有显著的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为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作者对129例高血压病作了临床治疗观察,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12.
粉防己碱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对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健康♂新西兰幼年兔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高脂模型组和粉防己碱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粉防己碱组同时静注粉防己碱5mg.kg-1.d-1。观察各组实验前、喂养6和12 wk时的体重和血脂的变化,及12 wk结束时主动脉壁和心肌小动脉的变化。结果各组相同时间的体重、对照组实验前、喂养6和12 wk后的血脂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模型组12 wk TG、TC、LDL、HDL分别为(1.97±0.83)、(19.22±3.10)(、17.50±2.64)(、0.25±0.09)mmol.L-1,与对照组[分别为(0.86±0.93)、(0.82±0.16)、(1.77±1.78)、(0.40±0.14)mmol.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粉防己碱组[分别为(2.35±0.28)、(20.39±2.94)、(18.52±1.80)、(0.25±0.11)mmol.L-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 wk末,对照组主动脉内膜光滑,表面无纤维斑块形成,模型组动脉壁内膜表面有较多大小不同呈黄色粥样的纤维斑块形成,粉防己碱组内膜表面有奶油色或乳白色变化,但无凸出于表面的纤维斑块。结论粉防己碱不能降血脂,但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213.
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住院期有 10 %的病人实施心脏外科手术 ,但外科血运重建的适应症 ,手术时机、近期和远期效果尚未确定。本文对参加 AMI直接 PTCA二项试验研究 (PAMI- 2 )的 34家协作中心的 110 0例病程在 12小时以内的 AMI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 :12 0例 (10 .9% )作了冠脉搭桥术 (CABG) ,择期手术占 42 .6 % ,急诊手术 5 7.4%。行直接 PTCA治疗 982例(89% ) ,术后再行 CABC者 6 7例 (6 .1% ) ,其中有 4例为直接PTCA失败者 ;未行 PTCA者 118例 (11% ) ,其中有 5 3例(4 4.…  相似文献   
214.
目的研究微量去甲肾上腺素(NA)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为探讨预适应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min,再进行缺氧处理,然后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的线粒体的膜电位,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0.2μg/ml的正常培养液培养10min后,继续培养24h,在不同的时间点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罗丹明123标记线粒体的膜电位。结果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前的荧光强度通过成组t检验,t=5.57,P<0.05;Ⅰ组和Ⅱ组在缺氧处理后荧光强度t=1.03,P>0.05;Ⅰ组和Ⅱ组在24h后荧光强度t=2.10,P>0.05;Ⅲ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6.03,P<0.05;Ⅳ组在12h和24h时间点检测荧光强度t检验t=1.00,P>0.05。结论微量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使心肌细胞对损伤性刺激的耐受力增强,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具体机制是不同的。结果显示在预适应保护效应的晚时相线粒体内有蛋白质含量增加,提示有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215.
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座谈会于1989年12月26~28日在武汉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正式代表98人,列席代表56人.会议共收到论文66篇,分六个专题.采取中心发言与即席讨论的形式,着重介绍临床经验体会,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不同观点进行了讨论。会议座谈内容反映了近几年来湖北省在心律失常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216.
起搏器抑制刺激用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初探邱汉婴,毛焕元,李裕舒,毛方方,王崇全,冯义柏(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武汉430022)安置永久性起搏器后的病人,并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无法得到控制时,行临床电生理检查并采用导管射频消融等方法给予治疗有时是必要...  相似文献   
217.
对33例行右心导管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心脏不同部位的血浆心钠素(plasma 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PANF)水平以及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血管紧张索Ⅱ(angiotensin Ⅱ,AT-Ⅱ),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环磷酸腺昔(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浓度。结果肺动脉处PANF水平最高,PANF经肺循环后浓度降低;PANF与cGMP呈显著正相关;与PRA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18.
心电图Ⅲ导联ST段偏移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明确常规体表心电图ST段偏移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堵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病损部位在LAD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的近端抑或远端 ,8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被分为近端组和远端组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①近端组Ⅰ、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发生率高于远端组患者 (I:5 0 %vs 35 % ,aVL :6 1%vs4 2 % ,P <0 0 1) ;②近端组患者下壁导联Ⅱ、Ⅲ和aVF的ST段压低≥ 1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组患者(Ⅱ :79%vs 2 9% ,Ⅲ :86 %vs 19% ,aVF :75 %vs 4 5 % ,P <0 0 1) ;③作为LAD近端病损的预测指标 ,Ⅲ导联ST段压低≥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86 %vs 6 1% ,81%vs 5 8% ,P <0 0 1)。结论 常规体表心电图Ⅲ导联ST段明显压低是判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AD近端堵塞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19.
本文运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25例经住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用长效硝酸甘油贴剂后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并结合临床,探讨心阻抗血流图评价该药作用的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25例中,男17例,女8例,年龄55.8±6岁。其中8例有心肌梗塞史。长效硝酸甘油贴剂每张面积5×4 cm~2,含硝酸甘油 20mg。外贴于胸部,每日一剂,12天一疗程。于贴药前及贴药后2小时分别测定心阻抗图,并同时观察心率、血压以及入  相似文献   
220.
在使用普通右心导管肺小动脉嵌顿注射双氧水进行左心声学造影获得成功的基础上,近两年来我们又用漂浮导管气囊嵌顿法进行研究,发现左心声学造影效果有所改善,特别对探测有无心内由左向右分流及其水平比较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 本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在6~46岁之间,平均17.2岁。患者中室间隔缺损19例,房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