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5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方法为一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按照PICO原则提出临床问题并转化,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检索年限均为1990—2011年,收集相关高质量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医生经验及患者愿望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9篇,病例报告8篇。结果显示,对于幽门螺杆菌(Hp)(+)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首选Hp根除治疗。对于早期胃MALT淋巴瘤,化疗是有效的一线治疗。对于根除Hp无效的胃MALT淋巴瘤,放疗效果较为明显。化疗后手术治疗并不能提高早期高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单纯化学治疗即可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以上证据并结合患者意愿,对该例患者采用根除Hp三联疗法,治疗4周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Hp、内镜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Hp(+)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首选根除Hp治疗,可有效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小切口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简单上尿路疾病(肾囊肿、输尿管上段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例简单上尿路疾病患者(肾囊肿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5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经腰部小切口,将30°腹腔镜镜头置于切口边缘,并在其辅助下在后腹腔完成手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手术切口为长度4~6cm,平均4.5cm;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为20~70ml,平均45ml;术后住院7~8d,平均7.4d。结论小切口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简单上尿路疾病结合了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使手术创伤减小、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缩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p53基因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防治病理性瘢痕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 选取病理性瘢痕患者30例,将手术切除后弃用的瘢痕组织作为实验组,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性质分为瘢痕疙瘩A组(10例),增生性瘢痕增生期B组(10例),增生性瘢痕成熟期C组(10例).选取普通瘢痕患者及正常皮肤者各10例,分别设为对照D,E组.将每例标本行石蜡包埋后制成3张切片,1张行HE染色,2张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拍照,并计算各组P53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率.结果 P53蛋白的表达:在A,B,C组中,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细胞和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核中;在D组中,主要表达于少部分成纤维细胞的胞核中;在E组中,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层细胞的胞核中.A,B,C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80%,60%,D,E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实验组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P53蛋白呈高表达;而在普通瘢痕及正常皮肤组织中,P53蛋白呈低表达.结论 p53基囚参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且在不同类型的瘢痕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因此,抑制P53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防治病理性瘢痕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
L型淋菌性前列腺炎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型淋菌性前列腺炎63例报告关超,胡永泉,张文兰我院自1991年4月以来,对淋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前列腺液L型淋球菌培养,63例培养阳性。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63例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病程3个月~2年...  相似文献   
75.
为了更好的了解颈淋巴结病理转移状况,我们采用蓖麻油透明的方法,成功地从400多侧颈廓清标本中将大小不等的淋巴结挑捡出来,此方法解决了临床上从新鲜颈廓清标本中取出小淋巴结的困难。同时采用连续切片的方法,也大大降低了转移淋巴结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76.
林麝电刺激采精及其精液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超  关强 《中药材》1989,12(12):16-19
对69头雄性林麝用电刺激采精方法采精167次,成功率79.04%。林麝精液乳白色,微带碱腥味,中性偏碱(pH=7.1129±0.0206)。每次采得精液量0.3440±0.0179ml,精子数为4.6048±0.4630亿个/ml,精子活力0.5207±o.0253,畸形精子率0.2163±0.0169。统计分析表明,同一繁殖季节内不同月份的精液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精液品质与麝香产量也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77.
刘鹏  关超 《海南医学》2016,(10):1650-1653
前列腺癌是男性每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二大致死因。数十年来,雄激素剥夺疗法是治疗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黄金标准,但这种治疗策略仅获得最初的效益,最终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所有的治疗,仅仅相对延长生存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过度表达介导前列腺癌细胞的生存。阻断IGF-1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分化及促凋亡的效应。本文就IGF-1R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及迁移的关系,以及靶向治疗IGF-1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中采用改良保护尿控功能技术的临床效果及经验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5月期间35例在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保护尿控功能的改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保护尿控功能手术技术,观察患者术后拔除尿管后24 h、1周、1个月的尿失禁发生率,同时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score of quality of life,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以及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的变化并进行对比。 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0.6±45.2)min,切除前列腺组织体积为(66.3±32.2)mL,术中出血量为(42.5±10.5)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35.5±7.5)h,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7 d,术后住院时间为(8.5±2.5)d。术中无出现电切综合征、无膀胱穿孔、无中转开放手术、无输血病例。统计拔除尿管24 h、1周、1个月时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1.4%、2.8%、0.0%,较国内外文献统计报道的剜除术后尿失禁平均发生率(22.4%~43.1%)明显降低。术后随访3个月,排尿情况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以及残余尿量(PVR)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保护尿控功能的改良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同时明显降低了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致豚鼠前庭毛细胞损伤特点,并探讨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前庭毛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分别行100mg/(kg·d)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连续肌肉注射7d,第8天全身麻醉下处死豚鼠,取壶腹嵴为观察对象,左耳铺片,硝酸银染色检测毛细胞损伤;右耳冷冻连续切片,DNA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毛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JNK磷酸化。结果:实验组中毛细胞受损,壶腹嵴顶端见凋亡细胞,并在细胞内观察到磷酸化JNK免疫阳性反应;对照组中未见毛细胞损伤及凋亡细胞,未见磷酸化JNK。结论:庆大霉素可以通过诱导凋亡造成内耳前庭毛细胞损伤,同时磷酸化的JNK标志着JNK途径的活化,提示JNK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