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10.7-2012.7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资料63例,分析比较手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视觉评分(VAS),并观察是否出现再发骨折.结果患者术后3天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未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效预防再发骨折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可降解聚乳酸腰椎间融合器实现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成骨方式。方法:健康9月龄内江猪48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4只,采用聚-DL-乳酸可降解腰椎融合器置入L4/5椎间隙并植骨;对照组24只,采用与融合器相同大小自体骨行L4/5椎间植骨。分别于1、3、6、9、12、18个月时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实验组填充骨与融合器之间没有见纤维组织的长入,在融合器与骨之间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存在;对照组植骨部位见软骨组织与纤维组织交错。术后3个月,实验组中融合器边缘与中央与填充骨和椎体骨接触部分可见明显的胶原纤维、纤维组织、软骨组织交互长入,软骨内化骨形成成熟的骨小梁,但排列很紊乱;对照组中软骨组织逐渐进化为骨组织,骨小梁排列较术后紊乱,部分已钙化成骨。术后6个月,实验组中残存融合器边缘及中空部分仍可见大量纤维细胞、软骨细胞,部分软骨组织已经成骨并钙化;对照组已达到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9个月,实验组已大部分融合,填充骨与椎体间的界限已消失,手术部位仍可见明显胶原、纤维组织,软骨细胞进化为骨细胞;对照组骨性融合,可见大量软骨组织和成熟板层骨形成。术后12个月,实验组基本达到骨性融合,仍可见明显软骨组织和纤维组织,对照组完全融合,且塑形良好。术后第18个月,两组均达到骨性融合,并且塑形良好接近周围正常骨组织。结论:生物降解可降解聚-DL-乳酸腰椎间融合器在猪的椎间成骨方式主要是软骨内成骨和纤维性成骨,膜内成骨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海  员晋  张进军 《中外医疗》2010,29(23):23-23,25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09年31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2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A组)1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B组),比较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早期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有3例骨不愈合。B组完全愈合。Apley's评分A组(3.9±0.8),B组(4.4±0.5)(P〈0.05)。结论针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与传统治疗方法克氏针张力带相比较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更加牢固,能有效地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关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对导致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动力髋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110例接受切开复位,135°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且病历资料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9例,女性81例;年龄55~87岁,平均77.4岁.采用Evans骨折分型:Type Ⅰ-1型8例,Type Ⅰ-2 19例,Type Ⅰ-3 35例,Type Ⅰ-4型47例,Type Ⅱ 1例.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的质量:其中Ⅵ级4例,Ⅴ级31例,Ⅳ级52例,Ⅲ级23例.采用尖顶距(tip-apix distance, TAD)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的位置.选择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复位稳定性、内固定的植入位置作为分析变量,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3.0~24.0个月(平均12.4个月)随访,14例患者内固定失败.内固定失败组平均年龄77.4岁(63~87岁),较骨折愈合组年长8.9岁(P=0.04).骨质疏松轻重程度以及TAD值大小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骨折稳定与否以及后内侧骨皮质对合情况是否良好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好复位与功能复位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6).结论 年龄、骨折类型、骨骼质量、内固定的植入位置(TAD)以及内侧骨皮质复位质量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功能复位并不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对于高龄、严重骨质疏松的不稳定骨折不宜应用动力髋内固定.对于采用动力髋内固定的一般患者应力求使TAD值<25,功能复位即可,但应力求使后内侧骨皮质良好复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TTG基因表达对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构建PTTG-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肿瘤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慢病毒载体,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转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PTTG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转染PTTG-shRNA慢病毒载体后,PTTG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细胞生长显著变慢(均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均P<0.05),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TTG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部反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Gamma钉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61例股骨粗隆部反转子间骨折的回顾和总结。结果 54例一期骨性愈合,平均4.5个月;Gamma钉组5例进行翻修,优良率89.58%;锁定加压接骨板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优良率92.31%。结论良好的闭合复位或小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是基础;根据骨折的分型和骨质情况,选用适合的内固定方法是提高疗效,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Gamma钉更适用于A3Ⅲ型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适用于A3Ⅰ型和A3Ⅱ型骨质疏松骨折。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随着外科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食管癌、贲门癌手术适应证也逐渐扩大,为进一步提高食管癌、贲门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效果,各医疗单位逐渐重视术中对区域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的清扫,不可避免的要损伤食管周围的部分正常组织,而导致部分病人术后出现乳糜胸或淋巴瘘,造成引流量明显增多。如何在术中即发现胸导管或淋巴管损伤,我们在实施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手术结束、生理盐水冲洗后,关胸前,经腹股沟区皮下注射1%伊文蓝溶液,为术后顺利恢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8.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2所省级临床研究所及8个临床医学中心的科研任务。由于医院领导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注重科研基础的培训和人才培养,从而增强了全院的科技意识,提高了整体科技水平,促进医疗工作的全面发展。一、打好基础,重视人才,提高科研实力我院对科技工作遵循“重人才、抓质量,重科研、抓特色,重课题、抓成果”的原则,将重点放在培养人才,创造条件,抓课题前期研究工作上。1.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每年通过推荐、面试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在室性心律失常(V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8例正常人(A组),46例无器质性心脏病VR(B组)及45例器质性心脏病VR(C组)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1)与A组比较,B组SDNN,PNN50,RMSSD,HRVTI显降低(P<0.05-0.01),SDANN,SDNNindex无显差异(P>0.05);C组各项指标均显降低(P<0.01),(2)C组各项指标均比B组显降低(P<0.05-0.01)。提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在VR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HRV减低可作为高危性VR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0.
198 3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 ,我院外科对 5 2 2例伴有明显合并症、心肺功能较差等不适宜开胸的高龄 (>70岁 )胃上部癌患者 ,采用经腹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 73例 ,女 1 49例 ;年龄 70~ 87岁 ;病史 1 5天~ 1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