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CTA为诊断标准的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和在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疑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的65例病人施行CTA检查,明确诊断后直接行手术夹闭或介入治疗,并术后复查.结果:65例头CTA检查发现73个动脉瘤,其中47例单纯依靠CTA检查结果直接手术,而18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CTA显示的动脉瘤形态、大小和术中所见及DSA表现基本一致,无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术后恢复良好52例,生活自理7例,重度残废3例,死亡3例.术后21例有CTA复查结果,均显影良好.结论:CTA具有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可单独作为诊断依据,直接指导治疗,并可作为随访工具.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索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颌骨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过程中牵引间隙新骨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50只,双侧下颌骨截骨安装牵引器后3天开始牵引,每天0.8mm,连续牵引7天后,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l)pIRES-hVEGF165-hBMP2;B组: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l)pIRES-hBMP2。C组: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l)pIRES-hVEGF165;D组:在牵引区注射2μg(0.1μg/μl)空质粒pIRES;E组:在牵引区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5组实验动物均施加电穿孔刺激。各组分别于固定期第2、4、8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和形态计量学分析,测定牵引区新生骨量和新生骨小梁宽度。结果:A、B、C组新生骨量及新生骨小梁宽度明显高于D、E组(P〈0.01)。且A组明显高于B、C组,但B、C组,D、E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脉冲介导的pIRES-hVEGF165-hBMP2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能实现成骨与血供的联合重建,使单一生长因子的效应放大,促进牵引区新骨的生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脊柱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8月对临床不能明确诊断的30例脊柱占位性病变行CT引导下椎体穿刺活检术,在CT扫描监控下,使用骨穿刺活检针,局麻下经椎弓根或椎弓根旁途径取脊柱占位性病变骨质适量,通过变换工作通道方向或用不同直径的骨活检针进行多向多点取材,将钻取标本立即置于10%福尔马林中保存,标本送病理检查及相应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 30例均成功穿刺取材,其中28例获得明确诊断:原发恶性肿瘤7例,脊柱转移性肿瘤13例,化脓性脊柱炎2例,脊柱结核2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神经纤维瘤1例,椎体血管瘤1例,修复性肉芽肿1例;2例未能明确诊断,采取切除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嗜酸性肉芽肿1例,转移性腺癌(肺源性)1例。穿刺活检总的诊断准确率93.3%(28/30)。结论 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于脊柱占位性病变诊断具有安全、活检阳性率高特点,是诊断脊柱占位性病变的理想方法,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定量CT(QCT)体模对本地区正常绝经后女性椎体骨矿密度(BMD)的测量,探讨QCT体模对BMD测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采用2000QCT与QCT3000两种体模及相同的扫描参数,对绝经后1-27年(平均15年)的正常受检者116人行T12-L2椎体QCT骨密度测定。(1)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QCT体模测量的椎体BMD值、T值、Z值的统计学差异,并分别计算出95%的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的参考;(2)对两种QCT体模椎体的BMD值、T值、Z值按年龄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两体模各组椎体的BMD值、T值、Z值,并通过SNK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2000QCT体模BMD值、Z值的均值明显高于QCT3000,而T值的均值则0.05)。结论QCT体模及其软件系统对QCT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他许多因素对QCT测量也存在影响,当使用其结果对骨质疏松症(OP)进行诊断和治疗时,要结合当地该人群及该体模的正常值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影像学评价的价值.方法 收集103例胸部血管成像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分析(VA)、仿真内窥镜(VE)、斜面重组(OR)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分别对肺静脉进行影像学评价,比较分析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影像学评价的价值.结果 VR、MIP显示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较好,但在对肺静脉进行测量时有时较难确定肺静脉孔的位置及测量的起止点;VA能对肺静脉孔及主干自动进行测量,提供的数据信息丰富,但图像处理相对复杂、费时;VE能从心腔内对肺静脉孔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观察和测量,显示其他后处理技术不易显示的解剖结构,但需调节到适合的阈值及观察角度,要求操作者有一定的后处理技术和经验;OR操作简单,能显示肺静脉与左心房的连接情况,对肺静脉的测量相对简单、易行、省时.VA、VE、OR 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孔的测量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静脉的影像学评价各有优势和不足,综合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提供更为全面、精确的肺静脉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成像对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56例腕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容积扫描,所获得数据传递到ADW4.3工作站上进行MPR和VR三维重建,将获得图像与常规CT轴位图像及X线平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VR结合MPR图像能清晰显示腕关节骨折细节,共确诊骨折154处,累及关节面48例,诊断符合率均为100%,高于轴位CT图像(90%,85%)及X线平片(73%,67%),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 VR、MPR图像可全面、准确显示腕关节骨折、脱位及关节面损伤情况,图像直观、立体,对临床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变异及肺静脉孔的大小、形状。方法:收集103例排除影响肺静脉疾病的影像资料,分析肺静脉与左心房连接类型,测量肺静脉孔长短径,计算肺静脉孔指数。结果:标准4支肺静脉占78.6%(81例),上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下肺静脉孔,右上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左上肺静脉孔,右下肺静脉孔长短径大于左下肺静脉孔(P<0.05);右肺静脉孔指数大于左肺静脉孔,左上、下肺静脉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0.05),其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男性肺静脉孔较女性大,男女性肺静脉孔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静脉解剖变异较大,各肺静脉孔大小、形状不同;64层螺旋CT能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及胸外科手术提供肺静脉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78.
肾脏长度及两肾位置高低的CT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成人肾脏的长度及高低一般是在尸体标本上进行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超声、核素扫描、CT、DSA、MRI等影像检查进行间接测量。对于左右肾的位置及长度,长期以来各种解剖学教材均描述为:左肾通常高于右肾,且左肾较右肾长。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腹部CT扫描的病人愈来愈多,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右肾高于左肾及两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伴C2/3先天性融合的上颈椎疾病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时融合椎置钉位置的选择.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上颈椎疾病合并C2/3先天性融合畸形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4~64岁,平均46.5岁.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22例,齿状突骨折6例.均采用后路枕-颈或寰-枢椎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例因全麻下不能复位结合一期经口腔前路松解.术前采用三维CT重建测量C2、C3椎弓根高度及宽度,将椎弓根直径小于4.0mm定义为椎弓根细小,不适合置入椎弓根螺钉;若C2、C3椎弓根钉道直径均大于4mm,根据术中情况酌情选择在C2或C3置钉;若其中一个椎弓根直径小于4mm,则在另一椎体固定;若两个椎体同侧椎弓根直径均小于4mm,则将固定节段延长至C4.随访观察螺钉固定情况.结果:28例患者中,C2椎弓根细小15例(53.6%),C3椎弓根细小6例(21.4%),C2及C3椎弓根均细小5例(17.9%),其中3例(10.7%)为同侧细小.术中融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于C2 7例,C3 16例,置于一侧C2和另一侧C3 2例,因C2、C3同侧椎弓根细小不能置钉固定于C4 3例. 术后所有患者均行CT复查,16枚C2椎弓根螺钉内壁穿破1枚,外壁穿破2枚,占19%;34枚C3螺钉内壁穿破2枚,外壁穿破3枚,占14.7%,均无椎动脉及脊髓神经损伤.24例患者随访1.5~5年,平均3.2年,无内固定断裂松动及假关节形成.结论:C2/3先天性融合患者C3椎弓根细小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2,大部分C2/3融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可置于C2或C3,术前行三维CT重建可为置钉位置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采用胸腰椎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颗粒状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67例,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年行X线片及三维CT薄层扫描,观察支撑体周围颗粒状植骨融合状况,测量伤椎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率。采用改良Brantigan椎间融合标准判定椎间、支撑体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16例患者随访1~4.5年,平均2.2年,术后1周X线片未见支撑体明显移位,56例CT平扫支撑体周围无明显血肿形成。术后3个月48例CT薄层扫描支撑体(钛网/人工骨)与周围植骨有1~2mm左右透亮线,椎管内无碎骨块占位。术后6个月X线片未见椎旁异位骨化,41例CT薄层扫描支撑体周围植骨与支撑体及椎间有连续性骨小梁形成,未见植骨块进入椎体旁和椎管内。术后1年植骨融合48例4分,39例3分,29例2分。12例纳米人工骨支撑体与周围植骨之间仅少量连续性骨小梁形成,存在1~2mm间隙,但周围植骨已骨性愈合,对人工骨形成包裹。3例钛网和4例人工骨支撑体倾斜(在矢状面或冠状面倾斜均小于10°),Cobb角13°~16°,高于平均值9.5°。术后1周和1年椎间高度、Cobb角、椎管狭窄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椎间支撑体周围植骨可增加脊柱力学载荷强度,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椎间植骨融合,从而降低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