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9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篇 |
儿科学 | 60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328篇 |
口腔科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752篇 |
内科学 | 514篇 |
皮肤病学 | 22篇 |
神经病学 | 172篇 |
特种医学 | 2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472篇 |
综合类 | 1771篇 |
预防医学 | 570篇 |
眼科学 | 33篇 |
药学 | 532篇 |
14篇 | |
中国医学 | 525篇 |
肿瘤学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11篇 |
2022年 | 129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20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28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200篇 |
2011年 | 261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60篇 |
2008年 | 261篇 |
2007年 | 306篇 |
2006年 | 310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66篇 |
2003年 | 209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99篇 |
1999年 | 214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162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79篇 |
1992年 | 78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5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是近几年应用到颈椎外科的一项新技术。自1 999年6月~2 0 0 2年1 2月收治6 8例下颈椎外伤,经带锁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6 8例,男4 0例,女2 8例。年龄2 2~73岁,平均4 8 8岁。病程1~4 2d ,平均7 2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0例,车祸伤2 8例,重物砸伤8例,骑车摔伤2例。骨折类型:椎体爆裂性骨折30例,屈曲压缩性骨折2 0例,颈椎前脱位1 8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6 0例。1 2 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下颈椎外伤的患者,若有颈椎脱位,应在术前采用颅骨… 相似文献
82.
99 Tcm-DTPA与131I-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对96例受检者行99Tcm-DTPA与131I-邻碘马尿酸(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与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结果正常对照组GFR为(130.35±18.71) mL/min,ERPF为(600.86±123.44) mL/min,GFR/ERPF为0.225 7±0.055;双肾病变组GFR为(49.71±32.79) mL/min,ERPF为(214.34±145.25) mL/min,GFR/ERPF为0.248 1±0.095;左肾病变组GFR为(98.76±21.19) mL/min,ERPF为(433.45±168.10) mL/min,GFR/ERPF为0.257 7±0.109 3;右肾病变组GFR为(107.55±23.61) mL/min,ERPF为(418.45±121.79) mL/min,GFR/ERPF为0.266 8±0.050;肾移植组GFR为(46.45±28.01) mL/min,ERPF为(156.77±67.27) mL/min,GFR/ERPF为0.282 3±0.115 4.结论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可同时测定GFR与ERPF,评价肾脏功能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 31 P磁共振频谱区分缺血再灌组心肌活力的能力。方法 建立犬缺血再灌注模型 ,用动脉夹将LAD夹闭 ,阻断血流 ,其中 7只犬夹闭 2 0min时解除动脉夹 ,使LAD再灌注为缺血再灌注顿抑心肌组 ,另外 6支犬夹闭 5h再灌注为缺血再灌注梗死组。用 31 P磁共振频谱动态观察心肌高能磷酸盐变化规律。结果 缺血再灌注梗死心肌磷酸肌酸 (Pcr)水平明显减低 ,而缺血再灌注存活心肌 (顿抑心肌 )无明显变化。缺血再灌注梗死心肌无机磷 (Pi)与磷酸肌酸的比值升高 ,而再灌注存活心肌 (顿抑心肌 )无明显变化。结论 31 P磁共振频谱能评价缺血再灌组心肌活力。这个技术临床应用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84.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后产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CAS治疗的137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6.3岁,手术侧颈动脉重度狭窄98例,中度狭窄3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评价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3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后有51例(37.2%)发生低血压。单因素分析提示,与CAS术后低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颈动脉狭窄部位在球部、术前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史、尿素氮、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溃疡斑块、术前存在未控制高血压、术后24 h静脉液体入量,是CAS术后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有溃疡斑块、术前高血压未控制、术后24 h液体入量较多患者,更易发生CAS术后低血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右心系统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病(ICL)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995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ICL患者18例,术前诊断右心房黏液瘤2例,右心房或右心室内血栓2例,肺栓塞2例,下腔静脉和右心房肿瘤3例,下腔静脉占位病变9例.全组经心脏超声、磁共振、螺旋增强CT和血管造影检查.18例ICL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胸部切口,胸腹联合切口或腹部切口行平滑肌瘤切除术.结果 全组无死亡.术后血管超声检查示右心房、下腔静脉、双侧肾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内均未见肿瘤栓子.随访5 ~ 106个月,平均(49±42)个月,1例未完全切除肿瘤患者于术后5个月复发死亡,余17例随访无症状,术后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7例.应用Kaplan - Meier生存曲线计算ICL术后5年生存率为(93±5)%.结论 子宫静脉平滑肌瘤的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中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6.
8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钾浓度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钾浓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16例ACS患者分为AMI组56例和UAP组60例,分别在典型症状(胸闷、胸痛)发生6h内(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测定血钾浓度。结果①AMI组血钾(3.78±0.46)mmol/L,UAP组血钾(4.33±0.4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②AMI组的死亡率为14.3%,UAP组的死亡率为3.3%,两组死亡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较UAP更易发生低钾血症,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88.
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Ross手术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 ,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994年 10月至 2 0 0 2年5月为 7例主动脉瓣病变者行Ross手术。右室流出道重建均采用同种异体肺动脉。其中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11~ 44岁 ,平均 ( 2 8± 10 )岁。 7例均有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伴有中度狭窄 2例 ,二瓣畸形和房、室间隔缺损各 1例 ;7例肺动脉瓣均正常。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3~ 78个月 ,1例 3年后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二次手术死亡 ;其余 6例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无反流 ,肺动脉瓣功能正常 ,左心室舒张末径明显缩小 ,心功能正常。结论 尽管Ross手术技术有一定的难度 ,但其恢复瓣膜性能和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9.
真性和假性室壁瘤与室间隔穿孔同时存在为罕见病例,最近我们遇到1例心肌梗死后真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室间隔穿孔共存的病人,手术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90.
大鼠膀胱ICC样细胞与逼尿肌神经调控关系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形态学上探讨膀胱ICC样细胞在逼尿肌神经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膀胱内ICC样细胞、神经和逼尿肌细胞之间的超微结构关系.通过c-kit免疫荧光染色对大鼠膀胱ICC样细胞进行鉴定,并通过c-kit与PGP9.5免疫荧光双标观察ICC样细胞与神经的结构关系.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ICC样细胞与逼尿肌细胞紧密相邻处可见典型缝隙连接.在局部区域可见ICC样细胞的突起与神经末梢联系紧密.c-kit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大鼠膀胱内ICC样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下层、肌束边缘以及肌细胞间.c-kit与PGP9.5免疫荧光双标显示ICC样细胞与神经末梢在结构上关系紧密.结论 从形态学上看,膀胱内ICC样细胞具备参与逼尿肌神经调控的结构基础,进一步从功能学上予以证实将有助于全面阐明逼尿肌神经调控理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