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研究CD15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CD44v6mRNA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99例HCC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阳性率表达分别为38.4%、36.4%和41.4%。CD15mRNA表达与其蛋白表达一致,与CD44v6mRNA表达关联性密切。CD15mRNA及其蛋白和CD44v6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病人预后相关 。结论: 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2.
肝细胞癌中CD_(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D15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 (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关系 ,以及与nm2 3H 1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分析HCC组织中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 2 3H1mRNA表达。结果  99例HCC中 ,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2 3H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3 8.4%、3 6.4%和 76.8%。CD15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一致 ,与nm2 3H1mRNA表达呈负相关。CD15mRNA及其蛋白和nm2 3H1mRNA表达均与HCC侵袭转移倾向和患者预后相关。结论 检测CD15表达有可能成为HCC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新的病理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C)组织中血管生成与ras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演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方法检测7例正常胰腺、24例慢性胰腺炎、24例胰腺癌组织中CD34、p21ras的表达.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结果CD34抗体染色大部分毛细微血管和单个内皮细胞.最高微血管染色区域(hotspot)几乎总是在肿瘤与周围组织交界的浸润缘和慢性炎症组织,特别是纤维化组织.对照组正常胰腺组织除腺泡的微血管血供外,叶间结缔组织很少能观察到新生血管.p21ras阳性物可见于增生性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及导管腺癌细胞,正常胰腺无表达,癌组织(47.2±9.4)和慢性胰腺炎组织(40.8±7.93)中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85±2.86)(P<0.01).24例胰腺癌组织中p21ras阳性占15例,24例胰腺炎组织中p21ras阳性占11例,两者无显著差异,(x2=1.34,P>0.05).p21ras阳性胰腺癌组织MVD(52.1±8.3)明显高于p21ras阴性的胰腺癌(39.1±4.1)及慢性胰腺炎组织(35.99±3.36)(P<0.01),p21ras阳性的慢性胰腺炎组织MVD亦高于p21ras阴性的慢性胰腺炎组织(P<0.01).结论微血管生成与K-ras突变关系密切,可能是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在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演变中亦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矩形髓内钉 (RIN)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折局部 TGF- β表达的影响 . 方法运用兔胫骨骨折内固定模型 , 将矩形髓内钉和 Ender's钉 (END)、四孔接骨板 (SPL)进行对比 ,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了骨痂中 TGF- β的分布和含量 . 结果骨折早期 , 局部 TGF- β含量 RIN组、 END组和 SPL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 7 d 后 , RIN组 TGF- β含量最多 , END组次之 , SPL组最少 . 同期 TGF- β含量相比 , RIN、 END组和 SPL组组间有显著差异 , RIN和 END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 ; 56 d时三组间 TGF- β含量无差异 . 结论 RIN、 END较 SPL更能促进细胞合成分泌 TGF- β , 有利于胫骨骨折的愈合 .  相似文献   
65.
组织芯片的制备及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组织芯片或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TMA)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Kononen等创立了真正意义的TMA,目前已应用到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以及与cDNA基因芯片相结合,进行高表达基因的定位研究[1~5].本研究将重点介绍组织芯片构建的原则及如何提高TMA切片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p63及其同系物在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63蛋白及其同系物TAp63、△Np6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183例肺癌、30例肺良性病变的石蜡标本,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三种蛋白在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63蛋白及其同系物map63、△Np63三者在肺鳞状细胞癌、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细胞癌的表达具有一致性(r〉0.75,P〈0.01),且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其它类型(P〈0.01);在鳞状细胞癌中△Np63表达率(74.6%)略高于map63(67.2%),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不相关(P〉0.05)。p63、TAp63及△Np63在肺癌旁组织或肺良性病变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纤毛柱状上皮不表达,而只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的基底细胞和支气管腺的肌上皮细胞。结论p63基因在不同类型的肺癌中作用不同,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同系物map63和△Np63在鳞状细胞癌中也呈高表达,其机制有待研究。p63可作为肺鳞状细胞癌与其它类型癌鉴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免症组化ABC方法.对末后随访5年以上的53例肝细胞癌标本进行了雌激素(ER)、孕激素(PR)的检测。结果表明:癌组织及其周围肝组织中ER阳性率为69.81%.PR阳性率为67.92%,ER、PR同时阳性的占62.26%。ER、PR在术后随访2年内肿瘤复发的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40.91%、36.36%,在术后随访5~10年后肿瘤未复发病例中阳性率为90.32%.显著高于复发组。本文ER、PR阳性与肝肿瘤大小、瘤体有无纤维包膜、肝血管内有无癌桂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提示ER、PR阳性的肝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低.存活期长。  相似文献   
68.
选用34例新近手术标本和22例(生存5年以上和半年内复发死亡的各11例)术后获随访的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新近组织阳性率82.4%(28/34),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72.7%(8/11),半年内复发死亡者45.5%(5/11)。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食管癌病期、分化程度有关,对判断食管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K-ras,p53基因表达与人胰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肾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分期、病理类型及预后的关系。采用抗VEGF的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LsAB法)研究61例肾癌组织切片。结果显示:459%(28/61)的肾癌VEGF表达阳性,淋巴结和(或)血行转移的VEGF表达率(778%)明显高于非转移者(326%,P<001);阳性表达者五年生存率(291%)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846%,P<001);Ⅰ、Ⅱ期阳性表达低于Ⅲ、Ⅳ期(P<005);但与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类型无关。VEGF除在癌细胞胞浆和胞膜表达外,尚表达于肿瘤基质血管和邻近肿瘤的正常肾小管胞浆、肾小球和血管内皮及血管平滑肌胞膜。认为VEGF除由肿瘤细胞合成外,可能尚表达于邻近肿瘤的正常肾小管胞浆,VEGF表达有助于肾癌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VEGF可能是肿瘤血管的良好标记物,设法抑制VEGF可望成为肾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