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基础医学 | 54篇 |
临床医学 | 22篇 |
内科学 | 4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6篇 |
综合类 | 8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252.
目的:研究α-促黑素细胞激素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对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治疗瘢痕疙瘩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取人的瘢痕疙瘩,常规石蜡包埋,同时利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DMEM培养液传代、扩增培养,以细胞形态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瘢痕疙瘩组织中α-MSH的表达,并通过MTT法从细胞生长及增殖特性分析不同浓度的α-MSH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1×10-6~1×10-8mmol/L质量分数的α-MSH可明显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结论:瘢痕疙瘩组织能够表达α-MSH,α-MSH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促生长和增殖作用,其有效质量分数为1×10-6~1×10-8mmol/L。 相似文献
253.
CD15、CD44v6和nm23H1的mRNA在鼻咽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和nm2 3H1的mRNA表达与鼻咽癌 (NPC)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CSA方法 ,检测 6 5例NPC中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和nm2 3H 1的mRNA表达 ,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访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NPC中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和nm 2 3H1的mR 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4.6 %、40 %、47.7%和 5 2 .3 %。CD15mRNA及其蛋白、CD44v6mRNA阳性表达和nm2 3H1mR NA阴性表达与NPC原发病灶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 ,患者 5年内复发转移率高 (P <0 .0 1) ,5年存活率低 (P <0 .0 5 )。CD15mRNA与其蛋白表达和CD44v6mRNA表达呈正相关 ,与 2 3nmH1mR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1)NPC中CD15mRNA表达与CD44v6和nm2 3H1的mRNA表达具有调节和负调节的协同作用。 (2 )CD15、CD44v6和nm 2 3H1的mRNA均可作为预测NPC转移、复发和评估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54.
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caveolin-1)是细胞质膜微囊的功能蛋白,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转运、细胞的内吞以及细胞信号通路调节等功能相关,通过其脚手架区域,在多种信号分子向胞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转移以及凋亡关系密切[1].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探讨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人胆囊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技术检测KISS-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肝脏侵犯13例,淋巴结转移1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和癌旁组织(P<0.05).在胆囊癌中,KISS-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而与胆囊癌的浸润深度、肝脏侵犯及临床分期(Nevin分期)有关(P<0.01).KISS-1在Ⅰ Ⅱ期和Ⅲ Ⅳ期以及V期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57.1%和27.8%,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2).结论 KISS-1的表达降低与人胆囊癌的发生及其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256.
p53与HBV相互作用对7721细胞凋亡及p21启动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HBV与p53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选用7721肝癌细胞系(表达野生型p53,HBV阴性)为靶细胞,应用磷酸钙转染法,将pCMVp53单独或者与野生型HBV质粒(pCMVHBVa)、突变型HBV质粒(pCMVHBVb)共转染细胞,用annexin-V-FITC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各组另与含有p2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21-luc共转染细胞,通过检测荧光毒酶的表达,了解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的pCMVp53质粒转染7721细胞系能够促进p21报告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pCMVp53与pCMVHBV。共同转染时,对p2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与pCMVHBVb共转染时则否。提示HBV在该细胞内的复制能够诱导增强p53的作用并对其下游基因p21的转录有促进作用,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强。 相似文献
257.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周围神经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病理机制。方法:利用改良Allen撞击方法建立脊髓打击损伤模型后,将大鼠分为2组,各20只。神经移植组切取后肢腓肠神经,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去除神经外膜,将其修剪成小段,游离移植于脊髓损伤处,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于术后4、12周,在光镜下观察脊髓损伤段及移植周围神经再生情况,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神经逆行示踪技术进行脊髓神经束的再生评价。分3个时点(1、2、3个月)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脊髓变性,可见瘢痕和空洞,移植组术后12周,损伤区脊髓与周围神经融合良好,可见再生轴突,跨越损伤段脊髓,周围神经无变性。12周时脊髓神经束的再生评价结果提示:神经移植组优于对照组.移植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周围神经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大鼠陈旧性脊髓损伤后,存活良好并可促进大鼠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脚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4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各转染组HepG2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用含p53结合位点p21WAF1胴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转染组细胞p14ARF、MDM2、p53、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HBx及p14ARF脚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无p14\ARF表达的HepG2细胞,单转染HBx及p14ARF组其细胞凋亡率(14.11%、13.72%)、G0/G1期阻滞细胞数(63.62%、61.75%)、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1.25±0.05、1.09±o.06)及p53、p21 WAF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10.66%、57.42%、0.77±0.03)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与单转染p14ARF组相比其p14ARF蛋白表达及上述各项指标(18.61%、66.74%、3.53±0.43)又进一步升高.结论 HBx通过依赖及非依赖p14ARF途径诱导p53表达从而导致激活p21WAF1,进而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259.
目的 :探讨 nm2 3 H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 CSA法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对 94例乳腺癌组织进行 nm2 3 H1 m RNA及其蛋白检测。结果 :nm2 3 H1 m RNA及其蛋白阳性表达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呈负相关。nm2 3 H1 m RNA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结论 :nm2 3 H1对乳腺癌的转移有抑制作用 ,检测 nm2 3 H1表达可作为预测肿瘤转移及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60.
目的探讨CD15s(唾液酸化,LewisX)和p16基因蛋白表达与鼻咽癌(NPC)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析68例NPC组织中CD15s及p16蛋白表达,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NPC中,CD15s抗原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和30.8%。CD15s阳性表达和p16阴性表达与NPC组织学分型、原发病灶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病人5年复发转移率高(P<0.05)、生存率低(P<0.05)。结论CD15s和p16表达与NPC转移和病人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15s和p1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NP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