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急性呼吸衰竭是严重胸外伤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严重胸外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对其治疗经验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3~82岁,平均50.5岁。明显反常呼吸及严重呼吸困难29例,血气胸21例,休克7例,纵隔气肿5例,肺挫伤4例,膈肌破裂合并内脏破裂3例。X线胸片示肋骨骨折均3根以上,且呈多段骨折,其中双侧多根多段肋骨骨折5例;伤侧肺野内均见大小不等的云絮状斑片阴影。股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1mmHg=0.13kPa),PaCO2>50mmHg。…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法通过对2001~2005年以来,收治的5例行外科手术的中叶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认识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并熟悉手术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心肌细胞标记分子和与起搏活动相关的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4(hHCN4)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胞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将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10只),对照组经心外膜注射腺病毒至左心室心尖部,实验组则注射hHCN4重组腺病毒.术后3d内每天描记两组大白兔体表心电图,术后第7天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干并进行双侧或单侧电刺激,以标测电极在心尖部进行起搏(刺激脉宽2~4 ms,刺激电压5~8V,刺激频率20 ~ 30次/s),并记录同步肢体6导联心电图.免疫荧光检测两组大白兔心脏组织和实验组大白兔肝、肾、肺组织的hHCN4表达.膜片钳记录实验组大白兔基因转染后心尖部心肌单细胞动作电位起搏相关离子流If和LCa.结果 术后3d内心电图都没有记录到两组大白兔的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在术后第7天进行颈部迷走神经干电刺激时,实验组大白兔室性逸搏节律的频率明显快于对照组[(60±8)次/min比(42±6)次/min,P<0.05],其室性逸搏节律起源于注射部位附近.实验组大白兔注射局部的心脏组织较对照组hHCN4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其肝、肾、肺组织未检测到该蛋白的表达.膜片钳记录到实验组大白兔基因转染后心尖部心肌单细胞存在起搏电流If和LCa.结论 hHCN4导入心肌可以使通道蛋白在局部过度表达,提高室性异位起搏点的频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入院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猝死提供方案支持.方法 从舟山市人民医院的病历信息系统与远程会诊信息中心的城乡会诊信息系统调取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急性冠脉征患者,以及同期住院的中年ACS患者和老年ACS患者的信息资料,从心电不稳定、泵衰竭和交感神经兴奋、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三大类别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从患者的一般情况、心律失常类型、高血压情况、空腹血糖、甲状腺疾病、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早发心律失常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等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舟山群岛发生急性冠脉征的青年患者共110例,出现心律失常的75例,明显低于同期因ACS住院的老年患者(54.55% vs.70.00%,P<0.01);青年ACS组窦速的发生率最高,与中年ACS组(30.91% vs.21.67%,P<0.01)和老年ACS组(30.91% vs.20.00%,P<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ACS心律失常组与青年ACS非心律失常组、中年ACS心律失常组、老年ACS心律失常组比较,吸烟比例明显增高(78.57% vs.32.5% vs.51.25%vs.55.56%,均P<0.01).建立logistic回归后发现与舟山群岛青年AC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独立相关的危险因素依次是:冠脉病变支数(OR=24.293)、甲状腺功能异常(OR=20.353)、吸烟(OR=1.112)、饮酒(OR=1.039)、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R=1.356).结论 舟山群岛44岁以下的青年ACS患者,心律失常的出现类型以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房颤/房扑为主.冠脉病变支数、甲状腺功能异常、吸烟是造成其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治疗青年ACS患者时,应注重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同时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5.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单核细胞表达CD40L、血小板CD62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降血脂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单核细胞表达CD40L、血小板CD62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组(40例)及常规治疗组(加例),比较观测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小板CD62P、血小板及单核细胞表达CD40L.结果 治疗后2组血小板及单核细胞表达CD40L、血小板CD62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血小板及单核细胞表达CD40L、血小板CD62P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并显示其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6.
37.
超重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危险性相关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重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危险性的关系。方法:1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2组:超重组90例(BMI≥25kg/m2),非超重组55例(BMI<25kg/m2),比较2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及临床特征。结果:超重组较非超重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5);收缩压均随着BMI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超重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增高,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患病率增加,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重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并控制到正常范围,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及分析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状态。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7月于该院进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30例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白介素中的IL-2高于对照组,其他白介素及应激激素均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也均好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波动相对较小,说明此类患者的手术性创伤较小且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估强化门诊戒烟,随访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戒烟效果以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在我院心脏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有冠心病的吸烟患者140例,按1∶1随机分为强化戒烟门诊随访组(随访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70例,分别进行不同干预措施。于6个月后比较2组的戒烟情况、戒烟误区、心血管事件率、门诊医疗费用和生活质量。结果:基线时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每日平均吸烟量、药物使用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统计时,随访组的戒烟率高于常规组(34.29%:5.71%,P<0.01)。同时,2组合计的成功戒烟者与戒烟失败者戒烟前每日吸烟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2比13.39,P>0.05);总心血管事件率低于常规组(21.43%比47.14%,P<0.01);门诊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3 789.34元比4 984.25元,P<0.01);参考(MYO)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强化门诊戒烟随访可以明显提高患有冠心病吸烟患者的戒烟率和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 PTCA和 IC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73例 PTCA和 ICS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价其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73例患者行 PTCA1 1 2次 ,成功率 95 .89% ,68例置入支架 94枚 ,成功率 98.9%。死亡 1例 (1 .4% ) ,心绞痛治疗有效率 96.5 % ,随访 1~ 3 6个月 (2 0 .1± 1 0 .5月 ) ,心绞痛复发率 8.2 %。结论 PTCA结合 ICS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成功率高 ,疗效显著。 PTCA手术并发症和 ICS术后冠脉再狭窄是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