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患者女,81岁,2009年2月腰扭伤后出现剧痛,持续不缓解。2009年4月来诊。查体:L1棘突压痛,叩击痛。x线片示腰椎严重骨质疏松,T11、L1椎体楔形变(图1)。MRI示T11、L1椎体T1WI、T2WI低信号,脂肪抑制像高信号,椎弓附件无异常(图2)。诊为T11、L1椎体亚急性骨折。  相似文献   
152.
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脊柱肿瘤的外科分区,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15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肿瘤进行分区,根据分区制订手术方案,手术方法有:(1)全脊椎切除5例,(2)椎体切除7例,(3)矢状扇形脊椎切除2例;(4)椎体附件扇形切除1例,9例患者术后局部脊 前路或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和放射痛缓解,骨力改善,有坚固内固定者术后2周在支具(石膏)保护下离床活动。7例良性肿瘤平均随访4.5年,均无局部复发,恶变与转移现象,8例恶性肿瘤平均随访3.4年,1例于术后1年死亡,1例骨瘤患者术后半年局部复发,截瘫症状加重,行二次减压手术,结论:根据WBB脊柱肿瘤外科分区而提出的手术计划是一个积极的探索,本组结果表明脊柱肿瘤切除较彻底,复发率低,近,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3.
下颈椎椎弓根入口处皮质厚度的影像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下颈椎椎弓根四壁及入口毗邻结构的皮质厚度行影像学测量,为临床椎弓根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对8例新鲜颈椎进行DR摄片和螺旋CT扫描重建。在AutoCAD软件中测量CT图像显示的椎弓根四壁及入口处毗邻结构(包括上关节突前壁(ACS)、椎板前壁(ACL)、下关节突前壁(ACI)和横突孔后壁(PCT))的皮质厚度,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斜位DR片示颈椎椎弓根内壁(MCP)、上壁(SCP)、下壁(ICP)皮质较厚,而外壁(LCP)菲薄。统计学分析发现同一颈椎的MCP、SCP、ICP、ACL、ACS和ACI之间的厚度无差别,LCP和PCT皮质菲薄,明显薄于前6项指标。MCP、SCP、ICP、ACS和PCT在C3-7间的厚度无差别,PCTc明显小于其它4项指标。结论:同一颈椎PCT和LCP明显薄于其它各项指标,提示PCT和LCP抵抗外力强度最小,MCP、SCP、ICP和ACS在C3-7间厚度无差别,提示其在不同颈椎间抵抗外力可能一致。颈椎椎弓根钉固定时应该避免靠近PCT和LCP。  相似文献   
154.
目的:探讨兔股动、静脉裂隙宽度(GapWidth,GW)与实际缺损长度(ActualDe-feetLength,ADL)二者的关系。方法:游离组:12只兔股动脉、静脉各24条,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将动、静脉游离15.0mm、25.0mm、35.0mm后锐性横断,测量表观游离长度(ApparentIsolatedLengthApIL),游离长度增大值(IncreasedIsolatedLengthIIL)及裂隙宽度GW的变化,并计算伸长率λ。缺损组:9只兔股动、静脉各18条,实际游离长度(ActualIsolatedLength.AcIL)均为350mm,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切除动、静脉生理状态下的长度ADL5.0mm、15.0mm、25.0mm。测量ApIL、IIL及GW。结果:单纯横断股动静脉,IIL及λ不受AcIL的影响(P>0.05),GW随AcIL的增长呈线性增长:ΔGW=ΔAcIL(1-1/λ);AcIL一定时,ADL对IIL及ApIL无影响(P>0.05),GW随ADL的增大呈线性增长:ΔGW=ΔADL·1/λ。结论:兔股动、静脉在AcIL≤35.0mm时,ADL.ApIL.AcIL.IIL.GW之间存在线性关系:ADL=AcIL-(AcIL+IIL-GW)·λ或ADL=(ApIL-IIL)-(ApIL-GW)·λ(λa=1.58),λv=1.64,IILa=3.85mm,IILv=3.39mm)。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全颈椎(whole cervical spine,WCS)屈伸运动时上颈椎(upper cervical spine,UCS)及下颈椎(Subaxial cervical spine,SCS)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特点。方法 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排除骨性畸形的男性57例,年龄12~84岁,平均(45.9±15.0)岁;女性66例,年龄21~81岁,平均(49.0±15.4)岁。在WCS中立、过伸及过屈侧位数字化X线片上绘制C2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2vertebral body,PEC2)、C6椎体后缘线(posterior edge of C6vertebral body,PEC6)、下颌底线(inferior edge of mandible,IEM)。测量各姿势下IEM与PEC2夹角[即UCS角(angle of UCS,AUCS)]、PEC2与PEC6夹角[即SCS角(angle of SCS,ASCS)]、IEM与PEC6夹角[即WCS角(angle of WCS,AWCS)]。计算WCS由过屈向中立(F→N)、中立向过伸(N→E)及过屈向过伸(F→E)变换时各自角度变化(range of angle,RA)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男性、女性的RAWCSF→N分别为(25.50±11.3)°、(24.80±9.50)°,RAUCSF→N分别为(8.50±8.40)°、(7.70±7.20)°,RASCSF→N分别为(17.0±8.70)°、(17.50±7.50)°,RAWCSN→E分别为(33.30±13.8)°、(39.30±16.90)°,RAUCSN→E分别为(13.70±9.80)°、(15.60±8.20)°,RASCSN→E分别为(19.70±12.0)°、(23.40±13.60)°,RAWCSF→E分别为(58.90±15.00)°、(64.20±18.40)°,RAUCSF→E分别为(22.20±9.30)°、(23.30±8.20)°,RASCSF→E分别为(36.70±15.70)°、(40.90±15.90)°。随机单位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示,WCS在F→N,N→E及F→E过程中,RA主要发生于SCS而非UCS(P0.01);男性RAWCS和RAUCS,女性RAWCS、RAUCS和RASCS在N→F阶段变化明显小于N→E阶段(P0.05),男性的ARSCSF→N与ARSCSN→E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CS在屈伸过程中,部分UCS或SCS出现逆向运动,少数病例屈伸主要发生于UCS。结论总体而言,WCS屈伸主要发生在SCS,但个别病例在UCS。WCS中立位并非WCS、UCS及SCS屈伸的中点,而是靠近屈侧(男性SCS除外)。  相似文献   
156.
目的依据颈椎侧位数字摄影(DR)资料,探讨下颌角(MDA)是否可作为颈椎节段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方法选取57例男性和66例女性的颈椎闭口标准侧位(中立位)及过伸过屈位的DR资料(照射野含下颌骨全部),半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设定C_2/C_3水平为0,每上升半个椎体或一个椎间隙,数字减1,反之加1。定量测量不同体位下上颈椎角(AUCS)与全颈椎角(ACS)及其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过屈位及中立位MDA对应的颈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伸位时女性MDA对应的颈椎节段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比较,各体位下AUCS及A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屈位向中立位及过伸位变换过程中,AUCS和ACS逐渐增大,过屈位到中立位的角度变化均小于中立位到过伸位的角度变化。结论中立位时MDA并非恒定对应于C_2/C_3水平,颈椎屈伸时MDA与颈椎节段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且不局限于1个椎体高度,MDA不能作为颈椎体表定位的恒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收集2例胫骨衰竭骨折延误诊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延误诊治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05及2017-02诊治的2例小腿疼痛而X线片阴性的患者,均为胫骨衰竭骨折而延误诊治。结果病例1在取出左胫骨解剖锁定加压接骨板时近端螺钉断裂,采用环锯开孔取出,3周后正常行走时出现取断钉处疼痛,5周后疼痛缓解DR片复查排除胫骨衰竭骨折,但9个月后DR片发现曾出现胫骨衰竭骨折。例2被自行车撞击左小腿后出现疼痛,DR及CT片未见骨折,下地行走后出现疼痛并加重,行腰椎MRI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但对症治疗无效;行膝关节MRI检查明确为胫骨衰竭骨折,石膏制动后疼痛消失。结论对于骨质异常患者,当正常重复应力下出现局部疼痛但X线片呈阴性时,要考虑到衰竭骨折的可能。如不能明确诊断,要首选MRI检查早期确诊并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58.
目的:通过直立体位下无创性轴向加载的方式,建立一种新型兔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动物模型。方法:24只4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将实验组动物置于特制筒内使之保持直立体位,并自颈部施以600g轴向载荷,每日6h;对照组动物不接受任何处理而常规饲养。在实验开始前及实验开始后4周、8周、12周时对全部动物行X线及MRI检查,观察实验组动物在筒内时腰椎的骨性结构,通过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测量,比较两组动物侧卧位时L2/3、L4/5和L6/7节段椎间隙高度改变;通过髓核相对灰度值测量比较两组动物髓核含水量变化。14周后全部动物处死,取L5/6节段胶冻状髓核组织,应用rtPCR检测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表达水平;取L6/7节段椎间盘连同上、下各1mm软骨下骨,应用HE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动物椎间盘组织结构改变。结果:2只实验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死亡,其对应的实验数据从结果中剔除。腰椎X线片显示,在直立体位负重条件下,实验组兔腰椎形成明显后凸,较侧卧位下腰椎间隙明显变窄,在L2/3节段,直立体位下椎间隙高度为侧卧位时的75.1%(P0.05);在L4/5节段为54.8%(P0.05);在L6/7节段为47.9%(P0.05)。DHI测量显示两组动物腰椎各节段DHI在任何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MRI结果显示,在L2/3节段,实验组与对照组髓核灰度值在任何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L4/5节段,实验组与对照组髓核相对灰度值在12周时开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L6/7节段,两组间在8周时即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Ⅰ型胶原m 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57倍,P0.05);而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35倍和0.43倍,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椎间盘组织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对照组髓核组织与纤维环间边界清晰,髓核内富含均匀分布的髓核细胞;实验组内层纤维环明显增生,而髓核区域相应减小。结论:直立体位下无创性轴向加载方式可显著加速兔腰椎间盘的退变进程,其在发病机理上与人类椎间盘退变更加相似,该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59.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骶移行椎(LSTV)患者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方法 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经脊柱全长片证实为LSTV,CT和/或MRI明确存在间盘突出的腰腿痛患者。查体明确其受压腰骶神经根支配区域的变化规律。不含C-I型腰椎骶化(SZ)和C-ⅢB型骶椎腰化(LZ)。结果 12例SZ和12例LZ纳入研究。12例SZ中,5例C-ⅢB、3例非矩形化型及1例ⅢA型的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下一节段神经受压表现,3例C-IIB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神经受压表现。12例LZ中,10例完全型受压神经呈非LSTV者同节段和/或上一节段神经根受压表现,1例完全型S1~2神经受压呈非LSTV者L4~S2神经受压表现,1例C-IV型受压神经呈现正常个体同神经受压。结论 SZ时,腰神经根呈现正常个体同和/或低一节段神经根功能;LZ时,腰骶神经根易表现出正常个体同和/或高一节段神经根功能。  相似文献   
160.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钢板系统(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治疗,男27例,女42例;年龄53-96岁,平均72.9岁;按照Evans骨折分型:Ⅰ型10例,Ⅱ型21例,Ⅲ型22例,Ⅳ型16例。术前已明确诊断的各种内科系统伴随症的51例(73.9%),观察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7例出院后通过门诊及电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0个月,平均41个月。围手术期发生全身系统并发症17例,死亡4例;手术局部相关并发症12人18例次。其中包括滑动髋螺钉松动后退4例、拉力螺钉穿破股骨头3例、钢板断裂1例;髋内翻5例;深部组织感染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结论: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应用DHS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不应作为治疗首选。应根据骨折分型,结合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充分重视高龄患者系统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护,可以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